一、商务英语的重要性与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之必要性
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是高职高专教育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即ESP)的一个分支,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其实质是职业英语。[1]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各国间贸易往来和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培养和储备商务英语人才尤显至关重要。因此,如何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成为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英语技能的培养为主,商务知识的教授为辅,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看似既懂英语又懂商务,其实他们所学到的只是比较笼统的、零散的、缺乏深入的、非系统的商务知识,很难成功应用在实际的商务交际中。[2]由此可见,我国商务英语教学还存在诸多困难与弊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并加以正视解决。因此,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亟待解决的挑战。
二、应用教育心理学提高高职商科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跟实践,我们发现应用心里学教学能够提高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涉及的教育心理学如下:
(一)学习迁移理论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迁移。迁移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时就是正迁移现象。而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时就是负迁移现象。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的心向与定势等都是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现代教育理论需要教师“为迁移而教”,学生也要“为迁移而学”[3]。商务英语专业老师在应用迁移规律来提高教学成效时,可以从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与顺序、注重学生概括能力培养、实施启发式教学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应用迁移规律,将知识点应用到其他学科或者生活中,例如商务英语中的一些交际言语,它与商务礼仪学科是有很多相同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大可以将商务英语的交际言语迁移到商务礼仪学科中,形成学以致用[4]。教师还可以选用由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指定的学习教材。这些教材可提供丰富的商务英语沟通技巧和实用商务英语技能,能够使毫无实践经验的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到商务英语,熟练自身的外贸函电写作等商务英语技巧并提高自己在商务环境下的沟通技能。因此,学生就能够将课程中所掌握的外贸、商务英语学科的具体知识与技能及学习方法进行迁移,较轻松通过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取得一个广受认可的专业技能证书,达到理论学习和使用技能的良好契合。
(二)学习动机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动机理论,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因素,学生只有产生了学习动机,才能形成自主学习,才能提高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目前学习动机应用最多的是培养学生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但如何让学生对商务英语产生兴趣呢,这就需要老师研究学生的兴趣,通常学生对一些流行潮流的事物都会比较感兴趣,对一些游戏也会比较容易产生兴趣,教师大可以将这些元素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商务英语在讲解一些与娱乐相关的知识点时,如“谈谈你对现在娱乐圈现象的看法”,老师可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谈论;老师还可以设计闯关游戏环跟角色扮演,如讲解到“报关”这部分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报关员,其他人扮演需报关办公车辆人员,一同演绎报关现场,在表演过程中也就应用了商务英语,也因为新鲜感,有趣,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采用激励法也能对学成形成学习动机,如对表现好的学生采用奖励的措施,也会让他们渴望学习,以赢取相应的奖励。在课堂上,处处设置能够诱导学生产生学习商务英语动机的玄关,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归因理论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主要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里面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指的是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估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动。近几年,归因理论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对学生行为做针对性的激励或者控制,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动力,并对他们行为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适合他们行为的推动因素,如某些学生的特性是喜欢说话,喜欢表达,老师注意到这种情况后,便可对此类学生采用归因理论,判定该学生对商务英语的社交语言会有一定的兴趣,因此会为此类学生设计这方面的训练,并根据它们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学习其他的内容;而有点学生比较沉默寡言,惜字如金,对于这种性格的原因,老师在他们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看,可以采用看图猜字,让他们把图中的意思通过手势等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让喜欢表达的同学去猜,一搭一唱,在顺着他们性格方向的同时也能引起他们对这类型游戏的兴趣。归因理论是出发点在学生,终结点也要在学生身上,形成有因有果,有始有终的教学形式,让教学方法更为系统化[5]。
作者:章丽芬 单位:泉州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