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图书馆战略合作与协同创新模式思考

1图书馆深度合作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2011年12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两校将在学科建设、教学、人才培养及资源共享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和协同创新。根据合作协议,两校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吸纳对方学校人才、科技优势;同时,双方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双方校园网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互访;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免费接收对方的网上课程,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两校师生服务。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均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同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这两所高校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将为两校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构建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造了管理机制上的前提条件。另外,两校各自拥有不同的强势学科,武汉理工大学含一级学科57个,华中师范大学含一级学科39个,其中25个为两校相同学科。武汉理工大学的32个不同的一级学科以工科类为主,华中师范大学的14个不同的一级学科则以人文社科类为主。重点学科方面,华中师范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植物保护等,武汉理工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因此,两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原则也是以本校的强势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为主,以不同学科结构的资源进行共享将达到互为补充、强强联合的积极效果。由于两所学校存在非常明显的学科互补,其资源共享、双方受益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都非常好。通过两馆的资源共享,可以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从实质上开展战略合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文献实体共享、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书目资源共享、图书馆业务共享、人力资源共享和资金协调共享。两馆可以推动建立以用户需求和服务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持续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资源协同建设出发,进而发展到知识协同服务,最终达到两校人才协同创新的目的。具体实施合作时,需要特别注意文献信息共享机制必须明确高效、共享方式灵活多样、由法律政策提供保障等方面,这样才能保障高校间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效果。如图1所示,两馆及两校可以按照资源协同建设———知识协同服务———人才协同创新的步骤由浅入深逐步实现深度合作,三个层次步步递进,从资源投入到服务投入,让两所学校的科研人员能够同时享受到最大化的信息资源和知识服务,通过协同合作最后得到创新产出,达到战略合作的最终目标。

2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提升

资源共享只是战略合作的第一个层次,两校图书馆之间可以进一步实施知识服务共享的深度合作,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能力构建一个面向两校科研人员协同创新的资源共享和知识服务平台,最终真正实现两校的科研人员协同创新。众所周知,图书馆一直以来在人们印象中就是通过传递文献信息在人与人之间发挥重要中介作用的一个信息中介。但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尤其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早已从以信息为主要中介客体变为以服务为主要中介客体的组织,即从信息中介转变为服务中介。这个服务就是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手段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读者的教学科研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提炼、总结甚至是加工,并用来解决读者问题的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过程。两所高校及其图书馆之间的战略合作,为他们的知识服务乃至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提升都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因为图书馆员(即提供服务的人员)是双份的,知识资源是双份的,读者(即接受服务的人)是双份的,2*2*2=8,因此其服务效果是八倍增长的,这是一个立竿见影并振奋人心的增长速度。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不论是信息资源、时间,还是学习工作、科研行为,都变得越来越碎片化。有统计显示,人们现在平均每六分钟就要打开手机刷一刷微信。读者的注意力变得如此分散,如何才能吸引他们将注意力资源配置到更加有效更加有用的内容上来呢?图书馆可以从知识服务的角度上帮助他们。一旦读者觉得在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平台中能够获得比较全面和满意的用户体验,即能够快速精准地得到可靠性、可用性、可获得性、可找到性、满意度和价值性均被认可的知识资源,他们的学习和科研效率将大大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也将取得长足的进步。社区价值本是互联网行业近十年来曾经炙手可热的概念和投资热点,然而将这个概念移到图书馆的知识服务领域也同样适用且非常有借鉴性。社区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人和内容;在基于图书馆战略合作、资源共享的知识服务平台中,其社区价值就是读者和知识。知识服务平台提供了一个读者与读者互相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两校的师生及科研人员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思维火花,分享感受和经验,这种开放式的参与和互动满足了读者表达的欲望。从内容方面来看,除了读者原创的资源外,图书馆员会利用图书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自身的专业能力为读者提供针对性极强的文献、信息和知识,满足读者对于某一类特定信息的渴求,这样就给读者带来了很高的价值,自然也就体现了社区(即知识服务平台)本身的价值。因此,知识服务+用户体验+社区价值,应该就是现在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所在,而两所高校图书馆的战略合作,将把这种价值放大两倍以上。

3创新性思维从协同中来

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张晓林馆长曾经提出一种新的科学研究形态,即以海量的网络化的知识资源为基础,支持在合作、交互和集成环境下对这些资源的分析、挖掘与试验,由此来支持知识发现和知识评价[1]。一个按照科研生命周期、充分支持各类数字化信息对象、支持多种网络化知识组织与传播形态、支持知识的创造、交流、分析、组织、保存全过程的综合数字科研信息环境,必将日益成为科研本身的基础环境。因此,如上所述,构建一个服务于全体读者的、使他们可以基本自主完成知识的获取、交流、创新、分享的知识环境是知识服务的必然方向。这个面向战略合作、协同创新的知识服务环境基于知识关联及组织、知识发现和读者行为分析,经过对知识与读者需求的精准映射,为每一位读者赋予个性化的知识属性,并由此实现知识获取、知识推送、团队构建与交流、知识分享、知识评价等功能,其根本目的是帮助读者进行目标定位性超强的知识协同和创新。事实上,这样的知识服务环境就是一个开放的知识大环境,随时随地从外界吸收信息并进行专业处理,经过读者的选择、吸收、加工和创新,又将新的知识反馈到知识大环境中,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在这个知识环境中,读者不再仅仅是信息或者知识的获取者与阅读者,不再仅仅局限于独特个性的创造性信息消费的展现,同时,读者更是主动参与到信息构建之中,成为内容创作者和信息贡献者,以求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2]。与此同时,这样由系统和读者共同构建起来并随着读者需求进行持续不断改进的知识环境成为高质量的知识服务环境,是能够让读者需求满足度达到最高水平的知识环境。面向战略合作、协同创新的知识服务环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系统性。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两校共同构建的知识服务环境就是一个由知识、人、信息流构成的系统,其中包含无数个由读者自行组织或系统自动撮合形成的科研团队,即子系统。系统的总体目标就是实现科研读者的知识协同和创新。

(2)开放性。该环境与外界频繁地进行信息交换,并以此来维持一种动态稳定的有序的结构。这种特性符合耗散结构的非线性开放特点,通过子系统的协调和相互效应,使系统由无序混乱状态转变为宏观有序状态。系统中各元素的原始的非平衡的状态和与外界开放式无障碍的信息交换,是系统永远趋于动态稳定的先决条件。

(3)可持续发展,富有生命力。正是由于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服务平台具备以上系统性和开放性两个特点,它才形成了一种充满生机“活”的稳定有序结构,它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是良好的知识创新支撑环境。资源共享是横向合作,使两所学校的所有读者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从信息的广度上达到最大化;深度知识服务共享是建立在资源共享横向合作基础上的纵向的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平台和环境的构建,使读者从信息的纵深度上达到最大化。从广度上来看,由于两馆资源强势互补,互相填补科学领域的空白或弱势区域,确实能够达成共享的最佳效果;从纵深度来看,两馆从事知识服务的馆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也可以交换服务、协同服务,服务精准度和针对性必然会提升。当横向和纵向、广度和深度两者碰撞产生交叉点的时候,创新思维和科研成果应运而生。而这,正是高校之间战略合作的根本目的。

作者:杜莹琦 郭玉强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图书馆战略合作与协同创新模式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50421.html

    相关专题:法学论文 天津市滨海新区邮编


    上一篇:计算机科学教学研究
    下一篇:电力企业项目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