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师声乐教育的现状
(一)高师声乐专业人才流失大
高师声乐教育是我国音乐教师培养的主要力量,但在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高师声乐专业人才流失大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严肃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由于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存在滞后性,以专职演员的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毕业后不愿走上从教之路。二是因为高师院校的培养模式与中小学音乐教学脱节,学生毕业后发现已学的技能无法应用到中小学日常教学之中,因此不得不转向其他行业。
(二)课程设置与实际不符
首先高师声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技能训练课占绝对优势,而文化修养类课程明显不足。高师声乐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歌唱能力与声乐理论兼备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然而从当前高师声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不难看出声乐理论的课时远远少于声乐训练课时,这一现象与高师声乐教育的培养方式有关。普通声乐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只具备声乐技巧,但缺乏声乐知识传授的完整体系,从而出现培养出的人才只会唱不会教的尴尬局面。因此以理论引导实践、以实践带动理论的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三)重理论,轻实践
虽然上文中谈到高师声乐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理论课时不足的问题,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却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高师声乐教育以培养实践型教师为主要目标,其中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是当前对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才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然而由于条件设施不足、教师队伍薄弱、教育理念滞后等多种问题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难以运用音乐科学体系与文化的特点来指导教学实践。
(四)教师教学观点存在偏差
现阶段高师声乐教育中教学观点仍存在偏差,其中在对民族声乐重视不够是最为突出的问题。长期以来,高师声乐教育存在“贪大求洋”的思想,教师更倾向于外国作品的教学,然而这种教学观点严重影响了声乐教学质量。首先,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外国作品中咬字发音和演唱技巧对学生来说有不小的难度。其次,如果学生对母语声乐作品都不能表现好,更不用谈自如地演绎外国作品。因此,忽视民族声乐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声乐技巧的提高,更是与音乐教育的育人目标相违背。
(五)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目前高师声乐教育中教学方法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重技术轻文化。当前许多教师对声乐文化的重视性不足,将声乐课程简单理解为一种发声机制和技术的教学,忽略更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元素。这一现象与声乐文化的继承目标相违背,也与素质教育的教育价值取向不相符。第二,重技巧轻情感。声音训练包括情感表达和发声技巧两方面,但大多教师都将重心放在技巧训练上,对学生审美情感的激发和歌唱表现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在将来教学实践中难以适应中小学的课堂节奏。第三,重声音轻语言。传统的高师声乐教育重视生理机能训练,包括呼吸、发声、共鸣等内容,但缺乏对声乐语言的系统研究。现阶段虽然将声乐语言作开设为一门课程,但教学内容局限于词语的“正音”,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声乐语言被轻视的局面。
二、高师声乐教育的改革策略
(一)适应音乐新课程改革和知识转型的需要
教育新理念的树立是新课改和知识转型的第一步。首先,高师教育要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的艺术特点来挖掘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及时革新滞后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艺术审美的提升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成长。最后,高声声乐教育要同时体现学科性和师范性两方面的特点,将培养音乐教育的研究者、思考者、探究者作为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高师教育应扩大原有的教学视野,在传授西方声乐技巧的同时关注中国的本土音乐中的原生态唱法,从而促使声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二)顺应高师声乐教育发展的走向
高师声乐教育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要顺应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主要包含三个走向:第一,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高师声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当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在保证声乐训练课时的情况下增设人文类学科,通过艺术审美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第二,重视学生心理思维训练。当前教师要改变重技巧轻情感的错误观念,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纳入教学评价中。第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先进的科学技术已逐渐渗透到高师声乐教育之中,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先进教学辅助的特点,使之更好为教学服务。例如教师可预先做好不同风格和节奏的歌曲伴奏,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风格来演唱,从而提高学生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三)面向高师声乐教学的目标
高师声乐教育与其他声乐教育相比有自身的特殊性,是融合了音乐审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文化的一种综合声乐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技巧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学科综合知识。因此高师声乐教育改革应紧跟教育目标,全面提升学生“教”、“讲”、“唱”的综合能力。结束语:一专多能是高师声乐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鉴于当前高师声乐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教育改革应顺新课程改革与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韩再红 梁玉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