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劳动关系新常态下,需重新设计大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体系,以适应劳动关系变化趋势。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企业的调查研究,总结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劳动关系运行的新特点和出现的新问题,探索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策。更加宽泛深厚的理论知识框架、更富柔性的职业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成功应对复杂环境中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劳动关系;新常态;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其特点是中央强力推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换经济增长引擎,促使经济增长从需求侧投资驱动型向供给侧创新驱动型转化,从重增长速度向重增长质量转变。由此,劳动关系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呈现出新常态下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准则国际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社会化、动荡化、劳动争议显性化、常态化、多样化等方面。凡此种种,使高等院校在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方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经济环境新常态
“十二五”后期,我国国内生产要素与约束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产值5.2万元。第二,劳动力成本正大幅提高,并处于持续上升的通道,企业用人成本大大增加。第三,人工成本高企之下,其他生产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传统的、由低人工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第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被集约型增长方式所取代,政府对企业的环保要求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资源环境成本约束在加大,支撑高速增长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第五,国际经济环境态势疲软,各国的经济复苏之路走得并不顺畅,2013年,90%以上的新兴经济体都出现了增长减速,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态势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疲弱的状况。在此背景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相继实施了深度调整政策以应对危机。2015年,虽然各个经济体的情况得到改善,正在努力保持稳定并向好发展,但传统出口优势逐步削弱,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第六,产能过剩矛盾依旧突出,未来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经济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
二、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新变化受
“三期叠加”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经济增长调整远未到位,相当数量的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繁重。天津滨海新区社保局2016年4月至7月组织开展的滨海新区劳动关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表明,目前企业正面临着新的变化。首先,企业2013年到2015年三年间经营状况呈现出下降趋势,其变化情况都明显地体现出新常态的一些特点(见表1)。由表1可知,三年来,无论企业用工总量、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企业年度利润总额都表出现了下降趋势,四项指标的数据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企业的盈利在不断下滑,而用工成本却在逐年上升,更加增加了企业的压力并直接导致了企业用工总量的逐年减少。区域用工总量的减少,是造成区域劳动关系紧张的重要宏观指标,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更应引起重视的情况是,2015年企业人工成本已经占到了企业总成本的27.46%,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而在人工成本中,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占48.10%,保险费用占14.87%,培训费用占12.54,福利费用占0.30%,教育经费占0.33%,住房费用占5.5%,其他人工成本占18.36%。其次,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率,从图1可以看出,尽管企业利润率波动较小,但三年来的趋势也是下滑的。以上分析表明,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新变化有:一是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主要表现在收入下降、订单量也呈下降趋势;二是企业用工成本呈上升趋势,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不断提高;三是利润额持续下滑,利润率也略有降低;四是用工总量下降,劳动者就业稳定性降低;五是劳动关系运行风险增加,劳动争议数量增多,集体争议占比增加。
三、企业劳动关系新常态
经济发展新常态使企业劳动关系运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企业劳动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增长率下降、劳动力供求状况变动、信息技术和现代传媒高速发展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济环境变化使劳动、资本、信息、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和资源重新配置,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劳动过程正在并将继续发生重要变化,企业劳动关系的建构和运行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劳动关系矛盾触点多、燃点低、传导快、交织关联性强且更加多样、多发、多变;另一方面,在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混合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供求状况变动、劳动者代际更替和劳动法律法规日趋完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劳资双方互动博弈也受到新的制约。在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劳动者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的综合作用下,劳动关系呈现出新的复杂化特点。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产业转型、供给侧改革等新形势对劳动关系整体造成不良影响,劳动关系的反应更敏感、更直接、更快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更艰巨。产业转型、供给侧改革等都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宽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新常态下企业内部的结构调整、管理方式变更等因素对劳动关系稳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劳动者须对变化迅速的企业文化有快速适应的能力。第三,企业面临的精细化管理、规范管理等实际问题,必须着力解决。产业升级、企业调整,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就业压力加大等引发了企业不增资、职工不增收、参保缴费不及时或不足额乃至中断缴费、规模化减员等。劳动者需要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一定的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能力,同时,劳动者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善于审时度势迅速调适自己的心态,以应对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变故。第四,在创新创业、众筹、“互联网+”等新经济模式催生的新业态之下,劳动关系主体社会化、多元化,总体更加复杂。劳动者应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能够同时适应多个职业角色的要求,同时胜任多项工作。第五,保障网络平台从业者权益的法律及政策、制度领域目前基本处于空白。“互联网+”服务领域的公司,大多数仅与经营管理者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费用,而一线劳动者即使是全职员工,也极少签订劳动合同,缺少合同给劳动法律关系的认定带来了困难。另外,新业态和新生产方式催生的多种劳动关系方式,使得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传统雇佣关系而更像商业合作关系,为双方劳动关系的定性增加了难度,争议经常出现。这一变化也要求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时注意增加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引入相应的案例,提高学生防范意识。第六,出于绿色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考虑,需要提升改造如化工、冶金、粮油、轻纺等传统产业,供给侧改革正是要求对这些行业去产能。在限产、减产、停产、转产时,劳动关系矛盾容易出现激化现象,劳动争议案件总量高位运行。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劳动就业转移分化,会加大不同群体收入分配差距,势必会增强低收入人群的不公平感。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一些新行业快速发展,新业态快速出现,劳动关系的构建和运行可能没有先例可循,对劳动关系主管部门和企业劳动关系管理部门形成挑战。高等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研究国家产业规划,预测产业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指引,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积极引入能够提升大学生职业快速适应能力的教学设计。
四、劳动关系新常态下人才职业能力特点
(一)交叉融合型能力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变革正在影响用工形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悄然发生着变化,主要有:工业4.0萌芽下,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机器换人”行动大规模推进,大量低端劳动力被机器替换而退出传统行业,而具有操作机器技能的中高端技术人才需求量在快速增大,2015年,浙江省这类人才的求人倍率已经达到了3.47。天津秋季人才招聘市场的情况表明,交叉融合型人才是当前和未来最受企业青睐的人才,这类人才的共同特点是“一体化”:会营销、善服务、懂设计,能够为客户提供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新兴行业用工需求在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数量逐年加大,目前已经占据用工需求的半壁江山,缺人比较严重,其中住宿餐饮业最缺人,2015上半年比下半年行业缺工率提高25%。缺人最为严重的是电商产业,缺乏专业人才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计算机、文案策划、美工设计、物流等相关人才的需求上升。
(二)职业规划能力
在劳动关系新常态特征下,大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要求大学生调整择业观,对职业生涯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准备。“铁饭碗”工作极其难找,到小企业发展不见得比到大企业发展更差,到私企发展也可能比到国企发展更为有利,薪资的高低不再是岗位吸引力的决定性条件,发展潜力成为决定岗位吸引力的关键性指标。经济新常态要求从业者必须拥有扎实的技能和真实的本领,为此,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较为成熟的规划,学习掌握优秀的工作技能,培养社会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应对工作压力的抗压能力等。拥有完整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技能和实实在在的本领,加上成熟的职业规划是应对劳动关系新常态的组合利器。
(三)创业意识和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不系统,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欠佳。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宣传多、效果差,缺少新模式,难以形成新突破,比赛多但取得成果少。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激情有余、素质不足。具体表现在:项目方向选择脱离实际、缺乏创业基础知识的储备、团队合作意识欠缺、项目开展缺少必要的资金来源、欠缺对项目包装的能力、对项目盲目自信、过于注重高科技、忽视市场需求、创业团队延续性问题难于解决等。
(四)职业道德
我国从古至今都注重对人的道德考量。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符在《潜夫论•忠贵》中提出: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典籍都认为道德对于国家的事业和个人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价值观对我国历代都影响至深并传承至今。在当代,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在用人时无不注重个人的修养和道德修为,职业道德在劳动者职业生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类社会组织在人员甄选、配置、提拔时都无一例外地对职业道德提出相应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应该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这不仅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群体的责任和使命,更是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基础。
(五)法律意识
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知法守法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大学生应该做知法守法的模范,同时也需要懂得在必要的时候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庸讳言,社会上有相当数量的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这集中体现在劳动合同签订解除过程中对劳动者利益的伤害,劳动合同存续期间组织各种违规用工现象等。上述种种,轻则对劳动者经济利益造成损失,重则对劳动者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都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倡导和践行的价值观相背离。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对于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把劳动关系矛盾控制或消灭在萌芽状态有积极的作用。五、劳动关系新常态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策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肩负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面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劳动关系新常态的变化,职业教育应充分认识新常态、迎接新常态的挑战,捕捉新常态下的新机遇,适应新常态,服务新常态,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人才市场互联互通的平台,增加技术教育的比重,引导人才培养向切合未来产业需求的中高端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过程中,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应顺势而为,果断调整办学重点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潜力。面向未来,需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升学生的敬业精神、技术能力、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为劳动关系新常态下的社会组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第一,学校的人才培养应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入建设和完善“平台模块式”、“1+X”教学模式。以大学生职业生涯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根本,特别是要主动及时地把握最新人才需求信息,动态更新教学内容,适时完善课程体系,理顺课程的递进关系,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就业主管部门应牵头成立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人才市场、企业协会等机构共同组成的工作组,构建信息网络平台,实时传递社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需求信息,供教育部门和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和办学方向的参考。教育部门应赋予学校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允许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并向主管部门备案。第三,从知识结构、内容、各课程关系、特色教学要求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索,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界定和优化课程内容,使内容更加逻辑化、系统化、明晰化,实现课程及课程间的紧密衔接,完善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采取涵盖现代服务业的宽口径模式。第四,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应强调“文理结合”、“专通结合”和“复合型”教育,加强数学、外语、计算机科学、经济和管理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些自然科学课程以及劳动法律法规、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等与人文素质相关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应包含本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好专业知识的交叉复合,为培养交叉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第五,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按职业或岗位素质需要与培养学生技能的需要设置理论课和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要求,灵活设置选修课程。重视实验、实训、实习课程教学,建立“分层次、多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技能的培养。加大学生学习上的自由度,促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六,应加强学校人才建设工作,建立人才使用制度,理顺各种利益关系,树立“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现代科学用人观,为社会上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广阔的校内才华展示平台。提升创新创业类课程地位和份量,大学生创业培训应纳入正常教学管理,对在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化,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科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劳动关系变化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获取的数据,分析、总结了劳动关系新常态对劳动者职业能力要求的新特点以及劳动关系新常态给劳动关系运行带来的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应增强时代感,做到更宽基础、更加灵活,切合市场变化,使人才能够适应新常态下劳动主体多元化、劳动关系社会化、网络化、虚拟化趋势的培养对策。
作者:张旭军 张楠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