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研究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外来文化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批外来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涌入中国社会。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潮进行着不断地接触与碰撞。国民在借鉴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以达到快速发展目的的同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文化中的糟粕也随之而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稳定且思维比较活跃,对待外来事物持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盲目跟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一些大学生只追求物质利益上的满足,导致人际关系异化成金钱关系,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择手段,类似“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错误价值取向在青年群体中滋生。同时,当代大学生对于西方国家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趋之若鹜,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却日渐淡漠。

(二)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

作为养育中国人的文化母体——中国传统文化,多数人知之甚少,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生代更是了解甚少,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因为在步入大学校门那刻起,考高分、拿奖学金、找到满意的工作便是他们学习的直接目的。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以毕业后更好的就业,他们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只讲求“快”“速成”,追求“快餐文化”,从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有些大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对于他们的成长以及追求事业的成功并没有明显的帮助。此外,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习传统文化无处可用的思想也开始植入学生心中,他们认为传统文化在人际交往中很少涉及。由此,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不受重视。

(三)多媒体手段的不当使用。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更是各种新兴媒体使用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多数通过观看电视剧的方式学习名著,较少的会去图书馆借阅纸质书籍,但多数电视剧都对原著进行了改编,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对文化的误读。日前,充斥在荧屏上的各类“抗日神剧”出现很多夸张、雷人的场面,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对大学生是一个误导。当代青年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手机进行“微阅读”,但部分获取的知识过于“碎片化”,同时有些媒体发布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书信”这种古老的交流方式将逐步被短讯、微信所取代,虽然输入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造成了大部分人渐渐提笔忘字。

二、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对策

在多种因素共同的作用下,有些大学生丧失了自我,丧失了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认为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东西(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等)都是好的,都是可纳的,最终导致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因此,探索出一条符合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道路才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国家层面,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目的就是要将中华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和继承,使得广大青少年能够热爱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推向全世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十八大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做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问题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传统文化需要自身的创新。

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形形色色的外来文化,各种文化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与竞争。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吸引更多的外来因子。近年来,中国风音乐颇受人们欢迎,尤其是大学生。这种音乐是以一些中国古代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进行表述,这样的音乐不仅能让人放松心情,更能让人从歌词当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古诗词所独有的意境。所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是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便捷和有效途径之一。

(二)改革教育理念,平衡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工具,在传统文化培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只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才会培养出大学生健全的人生品格。学校要秉着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理念,加大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为只有先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处理专业知识与人格能力之间的关系,达到发展的平衡。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一定的美德,例如:知礼仪、懂礼貌、办事有条理,这些既有助于提高效率,又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但这在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却不受重视,因此需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系统的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课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此外,教师也要做到言传身教,在学生前树立榜样,成为学生人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率先垂范的做中华传融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充分发挥高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必须依靠传媒的力量。一方面传统媒体,如校园广播、校报等;另一方面是现代媒体,如:校园网、微信、新浪微博等,依靠这些新媒体的力量来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或“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通过品读经典、传授经典、经典展演、践行经典等形式,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使得学生能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个人的行为规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为文化会塑造人的行为,大学生在这种传统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会形成相似的行为和人格特质,进行不知不觉的转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结语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的发展为各国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身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更是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积累,努力把自己完善成为既保有优秀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又符合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四有新人。

作者:毕皓 王海龙 单位: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43290.html

    相关专题:公民与法杂志 金属功能材料期刊


    上一篇:矿山维护管理机电设备论文
    下一篇: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育论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