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一)生活习惯及社会习俗的差异
生活习惯及社会习俗是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与生活环境、地理气候乃至国家制度息息相关。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对于称呼尤其重视。不同的称呼体现了阶级、辈分以及语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例如:学生在与老师打招呼时应称其为“王老师”或“张老师”,而不会直呼其名。相反,在西方国家老师则习惯学生称自己为“Mr.”或者“Miss”。对于亲属之间的称呼语中西方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由于辈分观念森严,因此晚辈在称呼长辈时要加上对应的辈分;而西方人对长辈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友好的做法也通常会让我们难以适应。除此之外,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在人际交往中适时的推脱、拒绝才能表现出应有的礼貌与客气。因此,中国人在面对别人的赞美和恭维时会表现得较为含蓄,“您太过奖了”“我还差得远”等等。而西方人则会直率大方地以“Thankyou!”来回应对方的夸奖。例如,一位外教在看到中国学生的作业后大赞“Yourhandwritingisprettygood!”中国学生立即回答道“No,no.It’sverypoor.”这一看似谦虚的回答却让外教大惑不解,怀疑自己是不是判断能力出了问题,从而产生了交流障碍。在交际过程中,文化使用不当所产生的误解甚至比语法使用错误更为严重,轻者造成交际失败,重者则会造成感情上的伤害。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而不同语言所起源的文化环境又各有所异。中西方文化在饮食方式上也相差甚远。中国人宴席习惯以圆桌的方式,宾客团团围坐,这种形式在用餐时形成了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西式宴席则采用长桌的形式,宴会的核心在于通过与邻座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
(二)词汇中承载的文化差异
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词汇犹如大楼的基石,构建成了一个个的句子。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话语效果。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想找出两个意义完全一致的词是很困难的。教师在教授英语时,必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才能让学生透彻地掌握词汇背后所传达的文化背景信息。动物词汇在语言使用时出现的频率很高,并且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丰富内涵,一旦使用不当便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语用错误。例如,“狮子(lion)”和“老虎(tiger)”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汉语中用“老虎”表示威猛、勇敢、威严,被认为是百兽之王,相关的成语及俗语有谈虎色变、为虎添翼、虎视眈眈、虎父无犬子、虎啸龙吟等等。在英美文化中,“虎”则用“lion(狮子)”一词来替代,如boldasalion(像狮子般勇猛),majesticasalion(像狮子般威风凛凛),likeakeyinalion’shide(狐假虎威),playoneselfinthelion’smouth(置身虎穴)。不同动物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象征意义折射出了不同民族的性格及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向学生讲解此方面的信息,以避免母语在二语习得中带来的负迁移作用。
(三)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及看法,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尺度和准则等。由于不同国家在历史发展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价值观上也存在着千差万别。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接收了儒学、道教以及佛教等的熏陶,形成了委婉含蓄的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思维方式。西方人则崇尚个体、自由平等,主张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形成了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行为准则。在很多中国学生看来,个人主义是一种带有贬义的极端自私的价值观。英语里面含有大量的反应“自我”文化的词汇,如“self-confidence”,“self-concept”,“self-dependence”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这些词汇加以解释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此类词汇的感情色彩。对于什么是禁忌,中西方国家也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巨大差别。中国人见面时为了表示友好,拉近距离往往在交谈中会问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在西方国家这些则被看做是文化禁忌,若学生不了解这一情况,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则会因涉及这类问题而被误认为侵犯别人隐私。
二、克服知识传递障碍的文化教学策略
(一)加强对书本内容背景知识的介绍
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有着不同于初高中生的优势:他们掌握了满足日常交谈及一般阅读的词汇量,拥有深厚的句型结构及语法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唯一欠缺的是对语言背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仅局限于字面意义,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为了弥补中国学生的这一普遍弱点,大学教师在授课时应加强对背景知识的渗透,增加对文化的拓展,适当转移课堂教学重心,由传统的词汇语法教学逐渐向文化教学转变,扮演好文化导入中介者这一角色。例如,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还应对一些西方特有的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进行节日来源、节日意义、庆贺风俗等方面的背景植入。另外,大学英语教材中常会遇到一些引用于历史或宗教中的典故,英语中的典故大多来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例如,“恋母情结”在英语中翻译成“OedipusComplex”,源自于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神话故事。而“自恋(narcis-sism)”一词则是由古希腊传说中另一个名为“Narcissus”的神仙爱上水中自己倒影的传说演变而来。若不对这些典故及背景知识加以介绍,学生则会感到一片茫然。同时,教师还可对中西方文化加以比较,分析归纳两者之间的共性与异性,深入探讨两种文化的相异之处。从根本上说来,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加强对其他国家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的了解,教师若能对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加以导入必能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思维,加强对书本知识的深层理解。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把课堂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才能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对书本知识的介绍稍显单薄,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地体会。因此,教师要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于现代科技以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教师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穿插一定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接受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官的刺激,加强直观感受,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课方法,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可布置学生针对对应的书本内容制作课件,在课上与其他同学进行资源共享,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体验学习过程中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大多数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还应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适时地推荐英美原著、报刊杂志、学习网站等,使学生不仅能加强文学修养,了解时事,吸收新鲜资讯,还能从中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趣味性强、吸引人的课外活动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拓展和延伸。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配音、英语小品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主动投入到这些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又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从而进行纠正,进一步提高自己。
(三)教师应从自身出发,提高文化素养
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承载着,要想最大限度地提供知识给学生,教师因从自身出发,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吸收最新最全的文化知识,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并充分挖掘教材,把自己吸收的知识充分融入到所教课文中去。
三、结语
不同的文化孕育着不同的语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对文化知识的渗透与灌输,帮助学生克服母语文化的干扰,填补外国文化的空白,从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把语言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作者:曹莉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