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金融》教学的指导思路与目标
1.《国际金融》教学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又要避免纯理论性。在教学实践中,国际金融理论授课的分寸最不容易把握。研究型大学以理论研究为导向,可以把大量的课时用于对纯理论的研讨,高职院校以掌握实务为教学目的,国际金融的理论学习仅满足够用就行。应用型本科国际金融理论部分的教学应介于这两者之间,理论的教学应该要求“扎实”,即理论的科学性准确、实在,但是不要求过深。具体来说,对于一些常用的国际金融理论,学生能够掌握这个理论的假设前提、数理模型的经济学含义,并能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数理模型的详细推导、构成学派等等,就适可而止。应该着重于这些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1]2.《国际金融》的实务教学要以透彻理解原理为基础,以熟练掌握为目的。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精神,在应用型本科的《国际金融》教学中,要特别突出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并结合实践,灵活应用国际金融的专业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对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金融实务,特别是金融衍生交易,教师要分析透彻,使学生首先能从原理上理解清楚,继而就需要借助仿真系统进行大量的实训,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至于衍生工具中的很多理论模型则可浅尝即止。按照上述教学指导思路,应用型国贸本科《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能独立分析和解释国际经济中发生的现实问题;理解并熟悉常用的国际金融实务,能满足国际贸易业务中报价核算、经营风险防范、投融资安排等业务的需要,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现行《国际金融》教材教学内容评述
和欧美的教学方式不同,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往往是由所采用的教材限定的。国内目前影响较大且较为流行的《国际金融》教材主要有四种:一是姜波克编著的《国际金融新编》,二是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三是易纲、张磊合著的《国际金融》,四是刘舒年、温晓芳主编的《国际金融》(第四版)。这些教材已多次再版或修订,各具特色,是众多国际金融教材中的精品。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确定了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和经济可持续增长(长期)条件下的外部平衡,主要工作变量是汇率。内容包括国际储备和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中国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相互冲突的根源问题、次贷危机问题,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年来的新变化等问题。该教材的最新版又以中国国情为基础、以核心变量汇率为工具,构建了中国内部均衡条件下外部平衡的系列调节模型[2],是一部很不错的金融理论教材。但由于理论过深又缺乏实务,显然很不适合应用型国贸本科的国际金融教学。陈雨露从应用经济学视角出发、按照“本土化”要求编写的《国际金融》,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兼顾理论与实务。但其中的“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与国贸专业的《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管理》等课程中的许多内容有重复,加之理论部分也不够简明,以及课时数的约束,该书也不是应用型本科的理想教材,但不排除选用。易纲、张磊合著的《国际金融》分为宏观篇、微观篇、市场篇和体制与政策篇。全书论述严谨、全面,并能结合中国的实践。但学生需要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数学水平,且需要80个课时以上,因此也不适合应用型的教学。刘舒年、温晓芳主编的《国际金融》(第四版)以国际金融基本理论、基本业务、基本技能为主线,密切结合对外经贸实际,深入分析与贸易有关的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衍生金融工具、国际融资等内容。[3]理论简明,实务全面,是国际商务师考试的指定教材。笔者认为,该教材最适合应用型本科教学。但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每个学校会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使用时还应根据教学实际增减内容。综上所述,上好《国际金融》这门课程,首先寄望于有一本适合的教材。尽管国际金融的教材汗牛充栋,但适合于某一特定学校教学需求的教材可能不多。因此,鼓励任课老师积极总结教学经验,编写出符合所在学校教学要求、体现其教学特色及地域经济需求的教材,意义重大。
三、《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优化
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金融》授课大都设计为40个课时左右。我校前几年主要使用刘舒年和陈雨露的教材。通过几年的教学积累,我们将应本国贸《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并编写了教材,基本满足了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的教学需要。按照上述的教学指导思路,笔者将《国际金融》授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设计如下:1.外汇和汇率在搞懂外汇、汇率、标价法这些入门概念后,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影响汇率的主要几个经济因素以及汇率对经济的影响这两方面,这是国际金融分析的基本功,应紧扣金融和贸易的联系来阐明汇率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汇率理论一节主要讲授购买力平价理论,特别是要讲透利率平价理论,因为后面很多外汇交易的学习需要对利率平价理论有很好的理解。其他的汇率理论仅做一般性介绍。至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是属于介绍性的,可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深入钻研。2.国际收支在上述章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及其记账方法。教学重心是要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国际收支、经常收支和汇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关系。国际收支理论可以着重讲授弹性论和吸收论,对于斯旺图和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理论可作为知识性介绍。3.传统的外汇交易这一章是衍生工具的基础,也是整个国际金融实务的基础。对于应用型国贸本科学生而言,笔者认为应该包括的内容有:即期交易、远期交易、套汇、套利、掉期、择期和不同币种的报价换算。教学难点一是有买卖价的银行汇率套算,二是结合利率平价理论讲透套利的原理。4.金融衍生工具这一章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考虑到对外贸易的实际,衍生工具的内容选取了期货、期权和互换三个内容。教学重点是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和习题讲清楚这些衍生金融交易的“原理”。5.外汇风险防范这一章的教学要结合传统交易和衍生工具的知识,重点是应收、应付外汇账款的管理。其实就是如何运用上面两章的知识来规避汇率风险。6.国际金融市场这一章安排了国际金融市场概述、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特点等内容。教学重点一是欧洲货币市场,二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7.国际资本流动内容有:国际资本流动的概述、发展、理论和债务危机。着重讲述当今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危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可做一般性介绍。8.国际贸易融资根据外贸公司常用的融资方法,该章设计的内容有:出口信贷、项目融资、出口保理、福费廷和结构性贸易融资。教学重点是要使学生理解每一种融资方式的运作原理和流程,各当事人的权利和责任。9.国际储备内容有:国际储备的概述、构成、管理和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重点是结合国际收支一章的内容,分析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以进一步巩固国际收支的有关理论。10.国际货币体系这一章设计了五个小节,即:国际货币体系概述、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协定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重点一是讲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双挂钩、特里芬难题)及其崩溃的原因,二是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11.国际金融机构主要介绍IMF、世界银行和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重点放在IMF、世界银行和亚行的性质、使命和贷款特点。12.区域金融合作考虑到笔者所在学校地处中国———东盟自贸区前沿,故专门设计了这一章。内容有区域金融合作概述、最适度通货区理论、欧盟货币一体化的实践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合作。除了介绍最适度通货区理论外,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欧盟、特别是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相关问题。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国际金融》的教学重点内容是“外汇和汇率”、“国际收支”、“传统的外汇交易”、“金融衍生工具”、“外汇风险防范”和“国际贸易融资”六个章节。在课时的约束下,其他章节的教学,教师可以事先指出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学阅读、案例讨论、课堂点评等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值得指出的是,除了优化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重点外,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必须重视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学手段、实验室、课程建设等因素。
作者:陈光春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