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告业务的流失
新媒体对报纸的冲击,不仅是广告的瓜分,更为严重的是读者的流失,一些网友随着阅读习惯的改变,很难再将他们索取信息的主渠道从网络转向纸媒。2014年,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多家综合性报纸发行量出现明显下滑趋势。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传统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仅有图书阅读率同比增加了1.6个百分点,而报纸和期刊阅读率均有下降。而数字化阅读呈现明显增长势头。2011年,网络在线阅读人数比2010年增加了11.1%,人均每天上网时长为47.53分钟,比2010年的42.73分钟增加了4.8分钟。调查还发现,有27.6%的被调查者用手机阅读,比2010年增加4.6个百分点。目前,国人每天手机阅读时长13.53分钟,比2010年增加3.21分钟。报纸的纸质读者在减少,要扩大传播力,需要拓展新媒体领地,提高报社新闻产品在新媒体上的曝光率,增加报社的曝光度以提高知名度。
二、新媒体新报道方式的层出不穷
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特别是网站首页、各种弹窗,是网友获取新闻的主要方式,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首页单条新闻一天点击量动辄上亿人次,阅读量惊人,能对报社新闻产品起到极大的传播效果。“2014年互联网广告预计将占全球广告支出的23.6%,首次超过报纸和杂志广告份额的总和(22.7%)。2016年互联网广告预计将占全球广告支出的28.3%。在中国市场,互联网广告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1.5%,预计2016年将超过43%。”传统媒体若能在新媒体平台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新闻产品,至少能让更多人了解本报,提高知名度,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笔者认为,既然缺乏互联网基因的传统纸媒进行互联网探索屡屡碰壁,不妨在报纸的传统主业——新闻内容上狠下功夫。拥有众多新闻资源的传统媒体,通过重大新闻的多渠道即时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的深入挖掘,通过报纸官网、官博、官微,通过各大门户网站,深度推送自己的新闻产品,实际上能有效弥补报纸发行量减少的损失,争取更多受众。
三、深度挖掘网事新闻
(一)取材于网络热点事件
网络热点事件能牢牢地吸引读者的眼球,如街头出现的警匪枪战。新闻媒体有责任帮助读者去伪存真,通过考证核实,为读者提供事实真相。从《新京报》《羊城晚报》等媒体采写网事新闻的实践经验看,这类新闻往往有极高的转发率。在一些报纸内部,新闻能不能上门户网站首页,主要靠网事新闻,因为网事新闻一直新鲜、热辣。早在10年前,随着论坛的兴起,《重庆商报》《信息时报》等率先在报纸开设网事新闻版,随后国内多家都市类报纸纷纷开设类似版面。这类新闻版面,取材完全来自网络,网络成为记者新闻源,记者从海量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内容,想方设法进行求证核实,追查事情真相,将采访过程和结果呈现在报纸上。例如,自称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在微博炫富,开始没被人发现,后来经过网友转发,逐渐引人关注。在不断转发中,事件逐步发酵,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话题。在转发、议论中,引起媒体关注,派记者进行调查,通过蛛丝马迹逐步拨云见日,弄清事实真相。
(二)注重传统采访,固定版面
从实际操作上看,网事新闻来源于网络,很多采访仅靠电话、网络联系即可解决,采访成本很低。网事新闻传播效果好,但采访成本很低。报社需要更加重视网事新闻的采写,配备擅长调查的记者,专职从事网事新闻的采写。同时,报社应该让网事新闻版面固定化,以形成规模效应,在读者中形成阅读依赖。
作者:尹安学 单位:羊城晚报社
相关专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邮编 制冷与空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