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民俗文化活动中非语言符号传播

一、非语言符号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现代符号学理论最早是由19世纪的哲学家皮尔斯发展起来的。其他理论家发展了这一思想,索绪尔把符号学运用于语言学研究,而伯德惠斯泰尔和霍尔等理论家强调的是非语言的形式。在信息时代,非语言符号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伴生物,而且自身也能独立地表示一定的意义。所谓非语言符号,主要是指人类交流行为中以非语言方式呈现的交流符号的总称,是除了语言文字之外,各种作用在人们感官的负载信息的标志或者记号。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赛通过研究发现:各种符号在传递信息内容时所产生的效能可以用“效能I=7%×语词+38%×声音+55%×面部表情”这样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可见,非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其实这些非语言符号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面部表情、手势、行为举止、空间的运用和时间取向等。由于非语言符号的种类繁多,于是对于非语言符号的归纳就出现了很多版本。有按照受者感官的接受方式进行划分的,还有按照传播渠道来进行划分的。笔者在此根据非言语传播的信息来源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1.人体非语言符号,指承载某种思想感情的人体的某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组合呈现的状态或动作。比如人的表情、肢体动作等。2.时空非语言符号,即承载特定意义的时间或空间信息。比如在某个仪式活动中承担特殊意义的一个时刻和人际交流中,表明交流者之间的亲疏关系的交流双方的空间距离。3.实物非语言符号,即承载人们某种感情或愿望的具体实物。比如,表达爱情的玫瑰花。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不仅仅贯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流中,而且出现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之中。对非语言符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减少在文化交往和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我们明确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其他各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使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文化背景来看待和思考问题,减少对文化的误读和矛盾冲突。著名的民俗学家仲富兰在《民俗传播学》一书中提到:民俗语言学家将非语言符号传播的现象称之为“副语言习俗”,副语言习俗是人类共有的传承文化现象,是和言语交际并存、并行的特殊语言习俗。这是堪与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传播”相印合的现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领衔的大量著作出版,从不同的专业出发,都看到了非语言符号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二、民俗活动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悉数我国大多数的民俗文化活动,各种非语言传播符号充斥其中,比如端午节赛龙舟和包粽子,据闻一多先生研究,这两项习俗其实都是由龙图腾崇拜转化来的。图腾作为一个氏族的标识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也是十分典型的非语言符号。人们通过对图腾的认同和崇拜,能够团结群体,维系社会组织。古代的吴越民族就以龙为图腾,一年一度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者树叶里面,一面往水里扔祭祀给图腾神吃,一面自己吃。粽子、龙舟就是承载文化的实物非语言符号,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我们利用丰富的非语言符号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以今年陕西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和上巳节成人礼为例,分析民俗活动中非言语传播及主要的非语言符号的呈现形态。

(一)公祭轩辕黄帝大典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2014年清明节当天,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了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中央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和台湾媒体进行了电视直播,全国六十余家网络媒体也对典礼的盛况进行了直播。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而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清明,政府都会在黄帝陵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尤其是自2008年开始,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一年一度的公祭黄帝典礼,也成为了大众媒介重点报道和社会普遍议论的热点事件。黄帝,作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领袖,不仅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更是具有深厚内蕴的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据记载,最早祭祀黄帝的仪式是在公元前442年,汉武帝时期将祭祖大典推向了历史的第一个高潮。现如今,每年清明节的祭祀黄帝大典逐渐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祭祀和缅怀黄帝的场合。

1.击鼓鸣钟

公祭典礼于5日上午9时50分开始,以取“九五之尊”的含义,代表着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现场击鼓34响,鸣钟9响。34象征着当年黄帝所划之州如今已发展成为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9则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最高礼数。这里的数字包含了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并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属于时空非语言符号。

2.乐舞

告祭乐舞部分是在今年公祭典礼上最受瞩目的。这也是典型的非言语传播。乐舞由礼祭、云祭、龙祭和序礼四个部分组成。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以声音为表现手段,通过有序的组织、按照其特有的章法规律形成动听的旋律,乐舞告祭活动的乐曲是以鼓、磬、编钟等中国古老的传统乐器为元素演奏而成。而舞蹈中的肢体动作,由特定的人体非语言符号构成。身着汉服的女子与身披金甲的武士配合音乐上演了刚柔并济的祭祀舞蹈,一条“巨龙”则在乐舞声中缓缓入场,并在舞动一周后腾空而起,跃入天际。祭祀中的歌舞形象地表达了后人对黄帝时期的伟大作为和丰功伟绩的歌颂。

3.祭品

祭祀活动结束后,祭祀用的水果、花馍等祭品被分送给前来祭祀的群众。按照当地传统,祭品可以给全家带来吉祥好运,添福增寿。黄河流域的花馍艺术是民俗活动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利用花馍这个实物非语言符号将人们的风俗习惯、美好希冀流传至今。人们通过制作花馍,来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老祖先利用这种非言语传播的方式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并承载着自身的美好夙愿。

(二)成人礼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在2014年清明节祭祖大典之后的第二天,来自社会广泛征集的200多名青年男女齐聚西安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北广场,男青年行冠礼,女青年行笄礼,庄严宣誓自己成人,现场游客也共同见证了这场上巳节成人礼大典。青年们通过亲身参与传统成人礼的各种仪式,感悟着“成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赋予青年的责任意识。现在,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对成年人的年龄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就是成年人,此时不仅能够享受成年人相应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虽然对于成年人的法律规定非常简单,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这种角色和身份的转变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在儒家的思想中,“成人”也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人格榜样。在面对这种角色转换带来的压力时,人们便设计出各种仪式来帮助和提醒人们对成人身份的认同与适应。我国华夏族很早就有成人礼,男孩行冠礼,女孩行笄礼。通过这种仪式,使步入成人队伍的年轻人获得心理上的过渡以及对自身应承担的责任的使命感。

1.冠礼和笄礼此次在大唐芙蓉园举办的成人礼仪式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冠礼和笄礼的过程。“冠”和“笄”属于服饰范畴,附着于人体,是一种特别的实物非语言符号,承载着一些特殊的社会意义。在古时不同的年龄身份有相应的服饰装扮,男孩在成人礼时加冠,即象征着自此之后便为成人,他人日后见到戴冠者,不必相问也知道男孩已经成年。笄是我国古代女性一种束发的簪子,女子在未成年时,将头发分在两侧作髻,成年之后,盘为发髻插上簪笄,笄礼的起源很早,由于受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女子通常行笄礼之后,便意味着应承担起一个成年女子对家庭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男女平等思想的认同,现代女子成人礼的举行更多的是昭示女子成年,并需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傩舞

在成人礼中另一个重要仪式就是“打傩”。仪式中,15人戴着鬼怪面具装鬼跳傩舞,从男女青年排成两行的队伍中穿过,成人青年手持木棍击打傩,寓意驱走病魔坎坷,祈福安康。傩的仪式离不开歌舞形式和面具服饰等相关器物,这其中涉及到了多种非语言符号,最主要的就是舞蹈。傩舞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是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汉族民间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舞蹈不能像言语那样清晰准确的传递信息,但是舞蹈却是表达感情最有效的方式。正如《诗·大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三、民俗文化活动中非语言符号传播方式的优势

民俗活动之所以得到了各界的重视,吸引了民众广泛参与,源于民俗活动中有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这些符号不仅蕴含的信息非常丰富,而且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易于被人们接受。在此,我们把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进行对比,分析民俗文化活动中,运用非语言符号进行非言语传播的优势。

(一)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特征对比

1.表意性与直观性

语言符号是一种表意性符号。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它是一种人类特殊的发明物,具有约定俗成或者强制的表意性,以词汇为例,某个词与所指代的事物本身并没有天然的联系,只是被人们赋予某个特定的含义。比如说成人礼中的“冠礼”,用语言符号可以下个定义: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在仪式中由长者为成年的男子戴上冠帽,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定义中,一系列的词汇通过固定的语法组成一个句子,然后通过固定的书写方式进行书面语的表述,或者通过固定的语音进行口头表述,传达一个特定的事物含义。但是,仅凭语言符号本身,我们只能根据一定的想象来获得事物的具体细节。而非语言符号则呈现出鲜明的直观性特点。在大唐芙蓉园的现场,我们看到了“冠礼”的真实演示过程。首先,我们对古代的冠有了具体的形态认识,冠并不像现在的帽子把头顶都罩住,而是利用冠圈上的冠梁,从前到后覆在头顶上,把头发束缚住。冠属于服饰的一种,是一种实物非语言符号,我国古代,不同年龄、身份的人有相应的服饰装扮,男孩在成人礼时加冠,即象征着自此之后便为成人,他人见到戴如此冠帽的年轻男子,不必相问就知道男孩已经成年。戴冠的过程中有很多礼仪,都是典型的人体非语言符号,由若干长者为青年男子戴冠,长者授冠前,要用净水洗手,青年男子要向授冠的长者鞠躬90度行礼,长者予以还礼,反复数次。在此,洗手、鞠躬都召唤着人们内心的神圣感和庄严感。传统民俗活动距离当今社会年代久远,其中很多的服饰、器物等事物与现代社会语境不同,现在已难觅踪迹了,仅凭语言符号,尤其是文字的表意,我们很难去想象更多的场景,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更多地采用非言语传播的方式进行演示和还原,这样有利于直观地去感受传统文化,面向大众去传播民俗文化。

2.单一性与多样性

语言符号只是通过书写形态和语音形态来进行意义的传播,在某个特定的语言中,书写形态和语音形态具有固定形式,而且具有约定俗成性,所以,语言符号的传播形态相对单一;而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形态却具有多样性特点。如前文所述,我们根据非言语传播的信息来源进行分类,可以把非语言符号分为人体非语言符号、时空非语言符号和实物非语言符号。如果按受者的感官接受方式、按传播渠道等多种划分方法还可以将非语言符号划分为更多种类。很多民俗活动中会出现和使用多种非语言符号。例如,在黄帝陵的祭祀大典中,公祭时间(上午9点50分)就是一个时空非语言符号;祭祀舞蹈和全体人员的鞠躬仪式则是人体非语言符号;而祭祀水果、花馍则是实物非语言符号。这些不同形态的非语言符号共同来表达对先祖的崇敬和追思之情,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充分和强烈,更加增进炎黄子孙的凝聚力。

3.理性与感性

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多是通过言语传播的方式来了解民俗文化的,比如阅读关于民俗传统文化的典籍文献,听相关研究者的报告、讲座等。这是一个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通过解读语言符号,实现对信息的记忆和辨析。而非言语传播,是一个感性认识过程,它通过各种非语言符号直接诉诸人的感官,从而引起人内在情感和情绪的呼应,达到对事物的体验和感悟。传播民俗文化,除了通过言语传播方式使人们形成信息的理性积累,更多地需要通过各种非语言符号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达到感悟和体验的目的,这样才能使民俗活动中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融入一个人的内心,形成对文化的深入认同并影响自身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很多民俗文化仪式已不仅是一些专业演员的演示,而是广泛征集普通百姓进行参与和体验,使人们得到了充分的感悟和体验。中国家庭教养观念中强调“言传身教”,“言传”即为通过言语方式传播道理,而“身教”则是长辈通过身体力行的非言语传播方式为孩子们做出示范。这两种方式并用,教育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养成行为规范。尤其是对于幼儿,感性的非语言符号更容易被孩子记住,往往身教甚于言传。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就采用了舞蹈、情景剧等感性的非言语传播方式,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

(二)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媒介适应性对比

在全媒体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尤其是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手段更加全面,可以综合传播文字符号和各种视听信息。尤其是年轻一代,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习惯了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等直接诉诸感官的非语言符号传播信息。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人们传播的语言信息篇幅越来越短,呈现碎片化特征。而在印刷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人们更多是将民俗文化活动的内容、意义等凝练成文字语言符号,载入典籍,进行传播,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文字的意义已经消亡或发生演变,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中,仅依靠典籍文字的传播会带来一定的传播障碍。在新的媒体语境下,通过微篇幅的文字,显然难以完整地反映民俗文化活动的面貌和文化内涵,因此,诉诸人的多种感官,表现形态多样的非语言符号就成了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越来越多地采用现场直播民俗活动、情景剧演绎等方式,运用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还原或演示民俗文化活动,上述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上巳节成人礼大典就是这种典型的媒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影响力,再带动人们阅读相关活动的文字典籍的兴趣。央视的系列公益广告,以动画的方式演绎传统文化礼仪,有的媒体还采用沙画等方式表现传统民俗活动。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非语言符号比语言符号更具有媒介适应性。

四、结语

可以说,只有充分解读民俗活动中的非语言符号,才能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由于非语言符号具有的直观性、多样性、感性等特点,使得非语言符号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和体验,加之非语言符号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环境,要想保留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充分利用非言语传播方式展现民俗活动中的非语言符号,让人们感受和体验非语言符号,并将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作者:成越洋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民俗文化活动中非语言符号传播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36440.html

    相关专题:建筑论文 中氮肥


    上一篇:高校机房管理模式与设计方法
    下一篇:从社会学角度浅析皮卡车的实用性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