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清黄杨木雕所具有的传播价值及意义
(一)符合民族的审美传统
黄杨木雕的题材广泛,除了有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宗教历史人物的题材,还有许多动物家禽、文化名人、花卉植物的题材,更有反映乡土风情、民俗文化的主题,审美角度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
(二)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黄杨木雕被作为一种谋生的技艺,不但属于传统的手工技艺,更是反映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黄杨木雕已成为乐清的特色,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近年来,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不断升温,黄杨木雕收藏价值不断攀升,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至今,黄杨木雕精品拍卖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睐和追捧,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充满潜力的经济价值。
二、乐清黄杨木雕的现状与问题
(一)历史与现状
黄杨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现今收集的资料推断,其创始于宋、元,流行于明、清时期,距今约有九百多年历史。当时黄杨木雕作为立体雕刻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目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陈列室》的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的黄杨木雕作品《铁拐李像》,是至今考证到的最早留下确切年款的作品。清康熙年间的乐清龙档(龙舟)档头、档尾等处的人物、动物雕刻已有相当水平,特别是圆雕技艺运用十分娴熟。二十世纪20年代中后期,名师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品《济癜和尚》参加南洋劝业会荣获优秀奖,之后参加巴拿马赛会又摘得二等奖,这种连续的获奖使乐清黄杨木雕驰名中外。这一时期除了朱子常之外,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颇具影响力的黄杨木雕名家,如王凤祚、叶品芳、叶一舟、叶阜如、葛醇、陈志云、潘阿陆、郑祥奎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受到国家和政府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黄杨木雕这一民间艺术品得到了挖掘和发展,其技艺水平也有了大迈步的提高。其中涌现了一群群富有创新意识的青年艺术家,如王凤祚、王笃材、叶润周、虞明华、叶一舟、叶栋材等。其中,以王凤祚最为著名。这个阶段的乐清黄杨木雕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出现了众多的木雕艺术精品不断在国内外展出并屡屡获得大奖,为乐清黄杨木雕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黄杨木雕呈现了空前的繁荣,艺术思想和艺术技巧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传统手工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受到五金电器的冲击,使得大量的人才流失,而新一代年起人也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看似落后的黄杨木雕中,老艺人的流失和新艺人的断层直接导致黄杨木雕的技艺面临失传。
(二)存在的问题
1.材料受限《博古要览》中注释,黄杨木每年仅长一寸,遇闰年还要停长一年。由于黄杨木生长缓慢,周期长,而黄杨木雕对于材料的要求苛刻,导致材料供应受困。且运输成本及耗损概率较高,黄杨木雕渐渐从民间工艺品转变成了奢侈品。2.人才缺失目前,从事黄杨木雕行业的艺人年龄普遍在60-70岁之间,少数年轻艺人也都超过40岁。黄杨木雕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制作成本高,学艺时间长,经济效益与经商相比没有竞争力,在现如今温州这个“人人争当大老板”的地方,从事黄杨木雕技艺的人为数不多,不时还有退出行业的。即使坚持下来的传承人员也因缺少展示平台而难以脱颖而出,自信心受挫。从艺队伍逐渐消瘦,从而出现断档现象。3.经营模式落后目前,乐清黄杨木雕行业的大量艺人还停留在个人作坊式的手工劳动中,条件简陋且规模小,生意不景气。作坊常设置在自己家中,不成规模。销路狭窄,没有统一的销售平台,对艺人们的创作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黄杨木雕的传承和发展。4.大众文化冲击大现代社会,大众文化以强大的传播力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看电视、上网等大众文化活动占据了人们很大部分的生活空间,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大众文化的影响。黄杨木雕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渐渐变成一种摆设,不被重视并渐出大众生活的视野。
三、乐清黄杨木雕的传承发展策略
(一)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护这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黄杨木雕艺术馆,进行研究、收藏、展示、宣传。设立专门机构,鼓励创作、生产。搭建市场销购平台,开辟黄杨木雕通畅的销售之路。
(二)保护并建立专业的黄杨木雕传承队伍
保护身怀绝技的老艺人,保护黄杨木雕传统手工技艺。重视核心人物,发挥老一代名家育人作用。建立“黄杨木雕人才培养工程”,在相关学校开设黄杨木雕专业或举办培训班,培养专业手工艺传承人才。
(三)提高民众保护意识
通过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挖掘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提升游客对黄杨木雕工艺品的巨大吸引力。同时,将居民纳入到旅游产业链中,参与收益分配,从而形成居民自觉保护文化传统的内驱力。在中小学教学中,增设黄杨木雕手工艺兴趣课,从小培养孩子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作者:陈朵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