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努力将教学、生产、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才能得到相应提高。近几年来,我们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职业技术学校调整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深入开展教学、生产、科研创新活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培育出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技术型;高技能人才;激励性;科研机制
一、紧贴经济建设形势需求,不断创新技术型教学管理体系
众所周知,满足经济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是高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技术学校有着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传统优势,专业课程设置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紧贴社会主义市场实际需求,教育教学内容要体现与岗位需求相一致的特点。创新思路办学,就要结合职业技术学校自身的传统优势学科,坚决摒弃类似于“黑板上纺纱”“教室里织布”“实验室里开车”这种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体系设置上,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把技术教育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牢固树立能力教育为本的办学理念,学校的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岗位都要体现质量考核标准要求,努力形成具有高中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组织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
(一)科学创新和调整教育教学计划。针对前期市场考察的实际,我们为突出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我们将实践与理论课同等对待,在教学课时计划安排中将专业理论课与行为实践课设置由1:0.、6调整为0、8:1,并将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列入技能考核范围,对技能考核不及格者及时淘汰出局,从教育计划设置上较好地确保了实践教学任务的落实。
(二)全面改革设置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如何培养实用技术型教学体系的标准,采取精简、整合、重组和增设等方式方法,科学布局和更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将知识加技能、以能力为主,需要为准的理念贯穿于新课程设计的始终。过去那种课程学科化,知识系统性和严密性的做法,得到了修正,运用现有理论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实现了大幅度提升。
(三)重新确立新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结合传统专业优势,我们围绕新的课程改革考试、考核的内容与方法,突出以岗位需求为考试、考核的基本内容,将知识素质及岗位任职能力的考核,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我们严格依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组织技能考核,适时增设具体岗位专业技能考核内容,考核前组织学生国产化实训基地进行强化训练,成绩合格者,发给国家统一认证的职业技能合格证。坚持考理论与考实践相结合,考笔试与考口试相结合,要求学生毕业时须考取毕业证和专业技能———增强岗位任职的竞争力。
二、紧贴企业具体岗位实际需求,强化技能实践性环节培训
与普通高中等学校教育相比,高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特别是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源泉。为此,我们把切实加强技能和实践性环节培训,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贴近市场需求,我们强力推进产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力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高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从课堂到课堂从黑板到黑板根本不能实现教学目标。随着经济社会多元化的深入发展,许多企业岗位的设置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的趋势,这就决定了高中职教育办学要走出校园走进企业,与企业一起产学实训基地,可选聘企业专职技术骨干兼任实习辅导老师,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移入企业车间,培养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中职教育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和企业的产业优势,要全面探索校企合作,要主动搞好校企联手,熟悉高职人才必备的知识结构,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确保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使职业技术学校真正成为产学研结合的桥梁、校企合作的纽带和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才能领跑于高职人才就业市场的前列。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省内外许多先进企业密切合作,采取2+1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入学的第三年把学生送到经学校认真考察的企业实习,并初步确定这些企业就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企业,学生按岗位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指导。另外也有针对某个企业实点收的学生,根据企业需求,学校进行专业、课程调整,培养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收到良好效果。
三、建立健全激励性科研机制,大力提升师生技术创新能力
高中等职业学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任务,更是创新技术水平实现新技术传承的重要阵地。教产研结合是职业技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方面,一个学校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学术研究氛围的强弱,直接推动着学校师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围绕如何提升职业岗位任职能力来组织教学工作,重点突出实践实用技能的系统化训练,进一步强化对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培训,许多主修理论专业课程融合在顶岗实习中进行教学,理论实践课堂设与企业生产车间相一致,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接受,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在实施教、产、研结合中,多数教师与学生经常置于生产一线,通过反复观察、试验和研究,解决了大量遇到的实际问题与难题,为学校的科研创新技术革新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更好地支持师生开展专业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我们系统制定了奖励标准,鼓励学校教师、学生结合教育培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紧贴教学实际推出优惠政策,对参与技术攻关的教师和学生在时间、设备、资金上予以扶持;待遇上优先考虑,对有科研成果技术创新的教师评职、评先、提薪政策上给予倾斜。教、产、学结合有力促进了学校的科研创新工作,培养了师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科研成果相继形成。
作者:邢海霞单位:河南省驻马店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