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种关系被扭曲成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型教学模式,分别阐述了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少教多学”。当前,教师正致力于探索如何更好地构建‘少教多学’模式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模式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学生需要通过不断实践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来训练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数量远远达不到学生阅读训练所要求的阅读量。为此,教师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模式的必要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遵循“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所谓“少教多学”,就是减少教师不必要的教学过程,让初中生自主学习在其学习能力范围内的知识点,给予学生足够的主动权,让学生自主学习。“少教多学”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使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平等的地位。运用“少教多学”的教育模式,既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时间,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的策略
1.教师“少教”冗杂阅读技巧,学生“多学”自主阅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容易造成“填鸭式”教学模式,当没有教师带领学习时,学生很容易出现“不会学习”的问题。而“少教多学”的阅读教学模式则很好地避免了此类现象。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的上课过程中留给学生大量阅读时间,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在阅读课上,教师起到的是“提点”的作用而不是替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例如,在上课伊始,教师给学生规定好统一的阅读篇目,之后的20分钟是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期间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将文章的结构框架、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方便学生梳理思路、阅读理解。同时,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了解学生理解文章时存在的通病。在阅读时间结束后,由教师组织学生阐述自身的阅读学习状况、对文章的心得体会。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教师对阅读文章时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着重强调。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通病,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探讨,再进行细致的补充讲解。在学生阐述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赏,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踊跃发言的积极性。
2.教师“少教”单纯课本知识,学生“多学”阅读拓展能力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模式时也应该符合这一特点。由于目前初中教学存在一些局限性,初中生在多数情况下都被局限在教室中,对于学校之外的一切了解的少之又少,阅历相对较少。针对初中生学习环境的特点以及初中生对于未知事物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更应该做到“少教”枯燥内容,拓展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多学”的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阅读世界名著《飘》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电影《飘》,拓展学生对《飘》中主人公所处社会背景的了解,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再如,当阅读的文章是写桂林山水的时候,可以让去过桂林旅游的学生分享他在旅途中拍摄的照片,讲述他在旅行途中所见到的桂林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特色美食、奇闻逸事。通过这种拓展分享,加深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让班级更具凝聚力。同时,这种分享让学生在学习阅读技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述能力,使学生了解作者是以怎样的方式撰写文章以表达自己的思想。阅读教学是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师的教学重点,但往往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让初中学生掌握语文阅读技巧。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师还将针对如何更好地构建“少教多学”模式适应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苏亚平.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23.
[2]高晓乖.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4):58.
[3]唐逸仙.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6):70.
作者:王林建 单位:莱西第四中学
第二篇: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提问问题及艺术生成研究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学习内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都需要通过阅读来习得。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有效提问推进学生阅读和思考,成为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的提问现状,有效提问的生成和提问的艺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提问艺术
语文是学生接触最早,学习时间最长的学科。虽然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很重要,也是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很必要的学科。但是就考试而言,学生的语文成绩差异不大,因而学生学习语文没有特多的热情和兴趣。在素质教育推进下,我们要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因而,在初中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互动教学。而问题是互动开展的必要原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才会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知识能力的提升。
一、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现状
(一)缺乏对阅读的重视
中学的语文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其教学方法毕竟已经非常陈旧,在思想上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当中更为重视学生对于文章的朗诵以及对文章中一些词汇的理解,不重视学生对于整个文章的理解。不少教师都没有在课堂当中设计问题的想法,其认为只要自己在备课时能够好好的了解课文,就能够在课堂当中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学生。教师的这种拿来思想会使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思想。部分教师为了节省备课的时间,也会将自己教导其他届学生的教案直接用于当届的学生。但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不同,兴趣点也不同。不同的学生应该适应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沿用原来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文章更加迷茫,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不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只是一味的讲解自己所设定的内容,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无法达到过国家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苏教版初中三年级的课本中有《幼时记趣》这篇文章,教师只是讲解了文章的写作内容而没有讲解其写作手法以及文章的整体寓意,促使学生无法理解该文章的写作含义,也自然不会对文章进行行深层次的思考。
(二)提问方式缺乏有效性
部分教师会选择在课堂上即兴提问题。该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但却也会为学生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并且缺乏了问题的有效性。语文阅读课需要向学生们传递很多的信息,但语文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教师如果将所有的时间都浪费到提问上,就会影响到课程的进度,也会分解了整篇课文。部分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设计问题时,为学生遗留了一些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学生对问题本身就缺乏了解,就更加无法从中探索文章中的问题含义了。也有一些教师会象征性的在课后为学生留问题。但该类问题又纵容了学生,该种问题根本就不需要思考,学生就能够很快的回答出来,自然也就不会去文章中寻找答案。例如,在苏教版的教材当中有一篇《春》,教师会问学生:“哪位同学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啊?”一位学生立刻站起来回答道:“朱自清。”该类问题的提问虽然会从一定程度上达到活跃气氛的效果,但却无法引导学生欣赏文章。
二、关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提问艺术的几点思考
为了改变初中语文阅读的该种现状,语文教师应该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深入研究语文阅读课堂中的问题设计。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例如,苏教版语文阅读课本中有这样一篇文章《端午日》,该篇文章中主要描述了国人在端午节时的一些习俗和生活习惯。传统语文阅读课堂当中,教师只会偶尔提问,并且要求学生回答是不是。而转变之后的语文教师要重新设计问题,让学生对该篇文章进行回想,记忆自己家乡在端午节时的一些风俗和习惯。教师的该种设计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更多的端午节习俗,也会对该篇文章产生兴趣。教师还不能仅仅是在课堂上发问,也需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提问。学生能够将自身对于文章的疑虑及时提出,教师就能够在第一时间为学生做出解答。该种形势下,教师与学生增加了更多交流的几乎,教师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其次,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进步,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尽管自己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时代在发展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转变。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问题,如此才能够勾起学生的兴趣。最后,教师还需要变换提问的方式,使语文阅读课堂上的提问不仅仅是提问,也是一种交流,缓解学生面临提问的压力。学生认真了解了课文中的内容,才会沉浸在阅读文章当中。例如,《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篇比较文学化的文章,学生应该利用对该文的学习学会写作,也应该从阅读当中感受到学者们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情感。学生在不了解文章中情感的情况下可以向教师提问,让教师细致的讲解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情感以及写作手法。学生们经过与教师的学习,就能够了解到文章的具体含义以及文学内涵。总而言之,课堂提问对于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非常重要,需要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并积极利用自己所设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生原本觉得学习阅读知识比较枯燥,经过问题的调节,学生也能够感染语文阅读课堂上的气氛,从而了解到阅读文章的特点,并且培养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通过问题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够使学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文章当中,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的从阅读文章中汲取知识,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成.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课外语文,2015(06)
[2]钟能.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提问关注点研究[J].广西教育,2015(25)
作者:孙建国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岔河九年制学校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策略
摘要:个性化阅读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是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还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批判,推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故此,对个性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详细的探讨,旨在提高教师阅读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教学
个性化阅读是指师生之间从多重角度形成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阅读的体验感,尊重学生对阅读的反馈意见,从而有助于师生之间在思想和心灵上形成良性的互动,便于教师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由于个性化阅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因此,具有自由性、批判性、创造性等特点,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主动积极的自我反思,启发学生从多层次的视角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本文就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
一、创设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课堂,营造师生互动的阅读氛围
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要以情感教育为基础,语文阅读的核心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情感的碰撞和交流,只有自己对文章内容感同身受,才能在教学中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所在。通常教师会选择以情激境,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的情趣,在仔细阅读和字字斟酌之间体验阅读带给学生情感上的收获。例如,教师在教授《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课前播放了一首有关亲情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以此激起学生对亲情的共鸣,为课文的阅读和讲解埋下浓厚的感情基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散文讲述的父亲送作者到火车站为他买橘子的情景,留给作者最深刻的印象便是父亲替他买橘子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作者用朴素的文字细腻地描写出父亲对儿女真挚的爱,这种爱没有轰轰烈烈,而是渗透在平凡的事件中,体现父亲对儿女的关爱之情,令人感动。教师对于作者在写作时运用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学会如何在阅读中收获语文写作知识和提升阅读欣赏水平。
二、通过定位阅读,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阅读
精神层面的阅读注重学生情感价值的提升和阅读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通过定位阅读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增强教师、文本和学生之间的多重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以便完成定位阅读的目标。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文章《春》时,将阅读主题定位为:“拟人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语言效果”,体会:描写小草的生长用“偷偷地钻出来”、描写各种花竞相开放用“赶趟”形容、把对风的描写比拟成“母亲的手”等语句的精妙之处。使学生在掌握拟人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外,还能体验这种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给学生的精神方面带来阅读上的愉悦。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在阅读中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升阅读的鉴赏能力。
三、个性化的阅读与生活化的教学融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融入阅读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经常熟悉的案例或者是与文章有联系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灵感,提升自己的领悟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风筝》这篇文章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工具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视频展示有风筝的故事,勾起学生对事物有关的想象,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中,通过文章中对小时候关于风筝事件的描写,体会作者对小兄弟“虐杀”而无怨恨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作者自省的精神。由此,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描绘自己生活中有关风筝的故事,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四、构建多元化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为学生的阅读指引方向
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多样化,还要标准化,不仅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还要加强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思维方式的发展。此外,阅读教学中还要侧重学生个体性差异的具体表现,如,想象力、听说读写、观察力以及对文本的感悟能力,以此作为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标准,为调整学生个性化阅读策略提供依据。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不仅要贯彻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策略的调整,不断刺激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阅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成为滋养学生精神升华的沃土,成为不断创新阅读的有效途径,完善阅读评价体系,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多层次化的解读过程中重塑人文精神、完善人格,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宝寿.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4):133.
[2]杜代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111.
作者:李元学 单位:新疆农十二师三坪农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