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学科竞赛的主要功能与作用,阐述了搞好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几点要素,并结合我校近几年来电子类学科竞赛取得的优异成绩,介绍了在组织学科竞赛中以本科培养计划为根本,构建学科竞赛培训机制、建设全天候开放式实验平台、加强学科竞赛科学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经验和体会,指出了学科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高校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G4
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家和教育部近几年出台的有关文件都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创新人才提高到战略高度,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已是高校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为此高校展开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讨论,其中将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抓手得到了广泛的共识[1G3].我校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各类学科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早期对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等以立项方式,委托专门的学院(或中心)具体实施.近几年来根据我校教改形势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又增加了一批大学生学科竞赛,目前立项赛事已达34项,在大学生创新设计及人才培养方面不断进行有益探索与实践.本文在总结我校多年的大学生学科竞赛经验、成效基础上,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就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与研究[4G5].
1学科竞赛的主要功能与作用
学科竞赛是一种群众性学科活动,主要以学生所在学科为背景,通过开展自主式学习与创新设计完成作品设计任务.它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有着密切联系,但又不能简单等同,因其独有的特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G8].
1.1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科竞赛是以项目的形式组织与实施的,申报时要求负责单位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具体措施,强调培训的主体内容和课程知识点相结合,在“知识点”教与学过程中,彻底打破教师“满堂灌”和学生“被动学”的现象,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个性发展.为此,我们要求整合相关实验课程,调整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数,并按照竞赛训练知识点,对主要实验课程设计2个左右的创新型实验.同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将大学生科研等计划外教学活动引入学科竞赛训练.目前每年参与电子类设计竞赛训练的学生400余人,主要来自我校电子信息学院、物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的约15个不同专业的学生.
1.2培养大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进步.创新精神是指个体敢于求异、勇于求异的意识倾向,是一种善于创立新思维、新事物的精神面貌.学科竞赛无论在形式或内容等方面都比较符合创新教育新理念,很多的赛题都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一些知识点超出了教材内容要求,显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在实施竞赛培训计划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跨专业进行自主创新设计,跨专业参与电子类学科竞赛,始终强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为提高.目前,代表我校参加全国电子类学科竞赛的学生50%以上都有实用新型专利或发明专利,获学校创新学分数占全校总数25%左右,参与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活动蔚然成风.
1.3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学科竞赛多半是一种团队组合形式参加,在学习、训练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在竞赛训练、学习过程中,参赛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协作意识,懂得了它们的重要性,较长时期的共同学习,加深了师生情、同学情.无论是训练或是竞赛阶段,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无不在理论课堂、工程实践、文书表达、交流互动、协作创新等环节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学科竞赛,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大为提高,目前,在参赛的15个专业中,都有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其中有9个专业的学生获得过全国一等奖,全国一等奖总数40余项.
2搞好学科竞赛的几点要素
大学生学科竞赛既包含了本科教学的普遍规律,同时也具备“所有竞赛”赛事的特殊性.与“所有”的课程一样,有知识点的教与学,同时需要像“竞赛”赛事一样有训与练.总结多年来电子类学科竞赛,我们认为搞好学科竞赛应注重几点要素.
2.1各级层面的关心支持以及科学管理
学科竞赛是一项群体性活动,很多高校将它和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紧密相连,因此势必涉及到人、财、物.在此过程中,需要相关责任学院、中心制定完整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还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这里面有大量的计划外工作量要予以认可;参与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要将年终考核与其挂钩予以肯定;学生大量的课外学习、训练学时应和他们的课程相联系;学生的免修、免考、保研等政策的制定;训练和竞赛期间的耗材费、元器件费等,都需要学校的有关职能部门、学院给予高度的关怀、支持,并协调解决.同时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加强科学管理[9G10].
2.2“理念先进、环境优良、设备齐全”的全天候开放实践平台
电子类学科竞赛的实质是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与创新设计,在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后,将其运用到作品设计中从而完成设计任务,在此期间学生需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进行大量实践活动,而这种时间很多是课余时间,还有很多是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如果按照正常的实验室管理将无法满足学生入室进行自主式学习和创新设计.因此建设一个“理念先进、环境优良、设备齐全”的全天候开放实践平台对于学生学科竞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稳定的教师队伍
竞赛是以学生为主体,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竞赛因其自身的特点需要一大批有专业知识、有实践经验,而且还需要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参与.不仅如此,这支队伍还应相对稳定,应包含较多专业在内.竞赛每两年一次,赛题也变化无穷,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需要教师紧扣理论课程知识点,对赛题不断总结和提炼,同时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特长和习性,并在日常的训练中及时给予指导.
2.4一批有兴趣能坚持的学生参与
电子类设计竞赛从专业培养方案来讲是计划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有着紧密联系,是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按照我校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建设,提出了“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第二课堂”、“学科竞赛”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一批有兴趣、有更高目标追求的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和创新实践的机会,通过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参与的学生除了要有兴趣外,还需要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批有兴趣、有目标追求且能够坚持的优秀学生是取得竞赛优异成绩的根本保证.
3我们的主要经验
电子类学科竞赛主要有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技术邀请赛、模拟电子技术作品设计竞赛、SOPC片上系统专题竞赛等,我们通过对各项竞赛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我校相关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及大学生学科竞赛实际情况进行探索与实践.
3.1以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为根本,努力构建电子类学科竞赛培训新机制
电子类学科竞赛与所有的竞赛一样,要想取得优异成绩,一定要在“技能技巧”和“强度”方面加强训练.我们以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为根本,按照我校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建设提出的“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第二课堂”、“学科竞赛”人才培养体系,将涉及竞赛的几门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提炼,结合工程实际制订了包含理论课程、实验课程、专项训练、专题讲座的竞赛培养方案.同时,我们还根据竞赛的时间节点和本科教学计划,将一些课程在内容方面进行精简,在时间方面提前.例如单片机技术课程,按照教学计划该课程在大三才上,从竞赛角度来说显然太晚.另外长期跟踪分析竞赛题型的基本特征和不同变化,将它们归类总结,并设计成既包含了理论课程知识点,又概括了赛题特点的实验项目,应用在竞赛培训中.
3.2加强开放式实验室平台建设和科学管理
实验室是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实验室是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创新设计的重要平台,实验室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11G12].竞赛涉及内容多、学生来源广,造成实验室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实验室开放则尤显重要,它关系到竞赛培养计划的实施和落实,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和竞赛成绩.在建设开放实验室平台过程中,我们专门规划400m2专用于电子类学科竞赛,其他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按照竞赛培训计划接纳学生,同时力争学校设备处、教务处、相关学院等给予人力、财力及其他资源的支持,相对电子类学科竞赛涉及的实验室,目前完成了50%的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对于学科竞赛也至关重要.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们除执行学校、学院制定的规章制度外,还专门制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开放实验室元器件、耗材管理办法”、“实验教师、技术人员实验教学管理条例”、“学生入室规范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基本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日常实验教学和竞赛培训任务完成.另外,我们还吸引一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参与,采取“研究生助教、本科生助管”的实验室辅助管理模式,弥补了因实验室开放力度大造成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
3.3将学科竞赛与年终绩效考核、质量评估检查及学生利益相结合
目前我校将各类学科竞赛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在年终绩效评定、本科教学质量检查的过程中对培训计划实施、学生参与程度、培训效果和竞赛成绩等进行综合考核.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奖励;认可竞赛培训中产生的计划外工作量;竞赛工作与项目责任单位年终效益挂钩;对参与竞赛指导工作的教师发放工作劳酬等.此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切身利益,如:训练时的相关内容和实验课程挂钩,给予免修、免考;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取得标志性成果;在奖学金评定、保研方面给予加分优惠、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直接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等.
4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已经成为增强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载体,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就电子类大学生学科竞赛而言,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学生学科竞赛归根到底是一个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许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建设轻人才培养的现象没有彻底改变,因此在某些高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二是没有建立完整、科学的考评体系,涉及到工作量计核、教师晋职考核等,学校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相关政策缺乏权威性、统一性,以致影响了学科竞赛;三是部分教师重学轻术的思想较为严重,对竞赛工作敷衍塞责,没有将育人职责放在首位,因此缺乏一批有专业知识、有竞赛经验,同时具有一定奉献精神的教师参与学科竞赛工作,师资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
5结语
多年来我们通过省部级、校级教改项目将学科竞赛与人才培养作为研究重点,努力探索学科竞赛培训计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研究学科竞赛的普遍规律来重新审视我们培养计划中不足之处,以此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并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优异成绩.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我们长期的奋斗目标,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不断研究与探索,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孙盾,姚缨英,范承志.实践教学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23G30.
[2]董健,郭迎.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推动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
3]吴旭,陈仁安,魏德志,等.论高校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12,15(1):5G8.
[4]马传峰.实验室资源的开发与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1G3.
[5]严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07G108.
[6]鲁保富.构建系统、高效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促进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大学教育,2005(8):37G38.
[7]姜风国,王东兴,马国清.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实践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3(2):1G14.
[8]周家伦.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5):9G10.
[9]和雅君,周宇,韩英,等.建立实验室开放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2):23G25.
[10]钟秉林,董奇,葛岳静.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学报,2009(11):22G24.
[11]王海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2):29G31.
[12]张新有,袁霞,潘伟.高校专业实验室开放与实施方案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
作者:单位:杨志东 陈小桥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