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指导是指围绕思想目标,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通过严格教育、严格管理等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素质,最终使受教育者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技兼备的合格人才。中职生一般来说学习、习惯、行为等整体素质较差,中职教育在教会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同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员育人导师制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到德育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我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已三年有余。作为一名育人导师,经实践与研究发现,全员育人导师制实践为中职生的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指导环境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成人必不可少的土壤。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在全校教职工中推行学生养成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管理模式,形成教育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通过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导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教师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指导和生活引导,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全校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学风,校园文化浓厚,学生明理守信,言行规范。有了教师的导育,有了育人环境的净化,学生们的奇装异服没有了、各种不合适宜的发型消失了,展现出来的是整齐干净、青春洋溢的新时期中职生面貌。
二、学生在爱的滋润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更大限度地把老师的爱心、关心、责任心发挥了出来,成为老师与学生密切沟通的桥梁。教师不仅注重教学更注重育人。学生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都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关注,让学生时刻感到他们周围始终被老师的关爱包围着。无论在校学习、在外实习还是放假在家,老师们对他们的爱从未间断过。一次次家访,一次次谈心,体现了老师的责任感,更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三、家校联合的养成教育指导模式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的纽带。导师每月与家长至少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孩子的成长情况,反映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汇报孩子成长中的可喜变化,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所有导师与学生家长座谈交流,这不仅为家长提供了细致的反馈与指导,而且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摸清了学生的思想状况,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得到了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认可。家校的相互联系、沟通,有利于双方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有利于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制定更合理的家校教育方案。
四、巩固养成教育指导效果
养成教育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的一些坏习惯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反复是难免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具有前瞻性,把养成教育工作从细抓、从实抓、反复抓、长期抓,逐步渗透,坚持不懈,不仅考虑到学生的现在,还考虑到学生的将来。对于一些坏习惯难改掉或者好习惯没坚持多久老毛病又犯的学生,作为育人导师,要怀着足够多的耐心,要努力帮助这些迷失方向的学生们找准人生前进的航标,并帮助其划分为若干阶段,一步一步去实现它。明确的目标,给学生带来了前进的动力与勇气,从而有利于他们在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中注意养成好的习惯。在学校实际执行过程中,依据学校学生行为习惯考核标准进行量化,奖优惩差,以优带差,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鼓励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成为社会需要的德技兼备的人才。“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明确了任课教师的育人责任,真正落实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力措施之一。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对推动学校发展、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学生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侯玉华 单位:山东省临清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