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中学美术教育论文(共6篇)

第一篇:中学美术的创造力

一、培养中学生的艺术兴趣

1.提高学生观察力观察力是学生鉴赏作品的必需能力之一,人类的智慧通过观察、思维、判断、记忆和行动等体现出来。其中,观察力是人最关键的能力,因为一切信息都要靠观察获得。通过观察,人们能了解各种事物,认识这个世界,增长知识,人们的思维和行动都要通过观察的引导。中学生正处在成长期,有强烈的探知欲望,渴望能接触更多的新事物。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用自己的观察获得更有用价值的东西,从而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学生只有会欣赏美,才能喜爱美术。2.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审美教育中,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是终极目标。为了发展理性认识,学生应该拥有感性认识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临摹教学。模仿是人类的一项本能,但教师不能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而应要求他们在模仿中汲取范画的精髓,接收前人所留下的知识遗产。同时,印刷制品很难表现出作品原有的特色,因此临摹教学也只是作为开发学生智慧的工具,教师不能让学生一直临摹下去,否则不仅无法达到开发学生智慧、提高其创造力的目的,还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所以,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中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现在,对于学生的美育手段主要是美术教育。它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是提高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要提高中学美术的教育质量,教师应该面对现实。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点入手:1.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兴趣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我们称之为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的美和魅力;或者参观古代的美术遗产或展览馆,从而让学生有美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通过课本上的优秀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如,教师向学生讲解名师大家的画作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其内心世界,让学生学会领悟艺术的美妙,以此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2.加强知识和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研究周围事物的基本特征,如形态、结构、空间、明暗、质感、立体感等,从而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具体方法有三种:临摹、写生和创作。临摹: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对优美术作品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借鉴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模仿作画。这样对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写生:对于一件事物,学生应该仔细观察,对其形状、体积、空间、明暗、色彩等都要观察到位。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观察和描绘,先从简单的局部描绘开始,再描绘整个物体。写生时,学生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绘画能力、观察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力等。创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练习和临摹,学生有了扎实的基础,对事物的认知和观察能力也提高了,然后教师要让学生知道绘画的要法,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其本质,使学生在对事物认知加深的同时,试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的内心世界传递给欣赏作品的人。3.开设兴趣小组美术的教育肩负传承艺术文化的重任。教师应该把一些有美术兴趣,特别是有一定美术功底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美术兴趣小组。笔者每年都会这么做。经观察发现,在美术兴趣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和切磋的过程中,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都大大提升了。笔者还组织过一些画展,让全校甚至校外的人参观美术兴趣小组的作品。这些实践充分证明了美术应该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开发潜能,提高学习兴趣和绘画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三、结语

中学美术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建立更有效的、有助于开发和提高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新模式,不要只看重专业理论,应该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条件,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创造,而不是模仿和背范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知新事物,抛弃从前随意、刻板的美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的审美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力、鉴赏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给予一定的肯定并鼓励其再接再厉。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仇玉荣

第二篇:中学美术教学问题

1.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

美术教师应改进自身落后的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目标,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美术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小组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对话教学法等。如在教学圆雕作品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先提出问题:“什么是圆雕(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雕塑的知识)?圆雕与浮雕的差别(目的是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再采取分组讨论法,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圆雕作品,引导学生填写欣赏报告;最后,每组选派一位代表,说说心得体会,目的是使学生在体验和欣赏中感受到圆雕的美。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在教学“色彩”时,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与色彩相关的例子,如服饰的搭配就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教师可事先选好各种服饰搭配的图片,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发表个人的看法,教师在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后顺势引出有关色彩的问题。为了解学生对色彩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出个人认为最喜欢的颜色搭配,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不仅能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通过客观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评价,结合学生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日常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整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如学习记录、设计方案、教师对美术作业的评价信息等,然后进行展示,以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建立自评体系,积极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与学生成长评价相互促进的效果。综上所述,学校及美术教师都应重视中学美术教学,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美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真正践行中学美术教学改革,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郑先进

第三篇:中学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一、激发培养兴趣,使创造性思维得以顺利进行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如果失去了兴趣,教师就算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因此,美术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一步,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的火花就犹如星星之火,必定会形成燎原之势。比如,在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色彩的魅力》一课时,为了能更加清楚地展示三原色、三间色以及其他色彩的变化,我特别借来了化学实验用的玻璃试管,把水粉颜料装入试管展示给学生。在讲到“间色”的概念时,我请学生进行演示,指导学生把红、黄、蓝三种原色两两混合,学生都仔细观察着试管中颜色的变化,有的学生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配色方案,课堂氛围十分宽松、愉悦。这时我让学生直接用水粉颜料调出喜悦与悲哀、甜与苦、晴与阴等色彩,学生们的兴趣顿起,很快投入作画,经过学生们的创作,一张张鲜活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眼前。课后,我将优秀作品展示在班级园地中,让学生、老师一起分享。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创造性思维得以深化

在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每个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敢画,经询问才得知他们是怕画不好,怕老师、同学的嘲笑,这是典型的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自信,是人成长道路中不可或缺的品质,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会拥有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在美术课堂中较容易给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以正向的引导。比如在绘画课上,我从不规定绘画手法和题材,这样学生们就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擅长的手法去创作作品。等到作品完成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环节时,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在作品展示台上,一方面让学生先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在评价作品的同时适时地发现总结创造的价值,进而深化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在此环节我也刻意去点评一些相对“差”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找到“亮点”,帮助这一部分学生确立自信心。另外,有一些既没有绘画基础,但又对美术充满热情的学生,老师既要指导他们掌握绘画技巧又要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自卑心理,运用心理战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比如在《装饰画》一课中,有位学生一直低头捂着图画本偷偷地画,一旁调皮的学生就扯过他的本子看,我上前制止了这种行为并打开画本,虽然这个学生的画面不是那么完整,但是能看出他十分地认真,我鼓励并且表扬了这个学生,指导他完善画面。当他的作品完成并代表小组向同学展示后,赢得了一片掌声,他的嘴角也扬起了自信的微笑。从此以后这个学生上美术课表现得十分积极,他的作品还曾获得过市区级奖项。每一位学生对“美”都有不同的感受,肩负美育重任的美术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肯定学生,使学生建立自信,敞开心扉尽情地表现心中的思想,在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使创造性思维得以提高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美术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本身来创设教学情境,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营造一个师生共赢的学习环境。比如,在七年级下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欣赏教学中,欣赏展示王式廓的作品《血衣》,为了能把学生带入到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去,我播放了土地革命时期的视频资料,用适合表达作品情感的旋律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置身于画家的创作情境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准确地感悟作品的灵魂,为下一步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作品“高于生活”做好铺垫。又如,在《春天的畅想》写生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春之美,我利用各种图片、视频和声频手段为学生创造“春”的意境,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展开畅想,完成学习目标。另外,户外写生时,物体和场景的选择要注重一定的趣味性,立体的环境塑造能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得到充分发展,进而促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强化学生个性,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上课时不难发现这么一类学生,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他们在下面旁若无人地画得不亦乐乎,但画出的内容与课堂内容完全不相干。遇到这类个性学生,首先不能扼杀他们的创作热情,其次要正确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美术技法去进行“个性”创作。教师要适时采用灵活的方法,随机应变,强化学生个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其实艺术创作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式,每个学生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视角都不一样,他们表现作品中的形、色、空间就各有其独特的视角。比如,以前教学时,我总是针对大多数学生去设计作业,很少照顾到个体的需要。在学生开始创作时,时常有学生问:“老师,我能不能不画画?我想做剪贴画。”“老师,我忘了带水粉颜料了,可不可以就画铅笔画?”“老师,我可不可以”我觉得不应该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在个别指导下,这些不爱画画的孩子创作的剪贴作品竟十分地精彩,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迅速提升,课堂氛围也十分融洽。由此看来,在课堂中,根据学生提供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教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在美术创作中张扬个性,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总的来说,美术课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陶治情操,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美术教师,必须根据美术教育的实际现状和基本特点,多思考,多探索,积极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势利导地推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索、掌握知识,成长为有思想、能创新的新型人才。

作者:李慧

第四篇:中学美术教育的认识

1.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之要义便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累形象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创作出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新形象。如,学生在物体的形象观察上,不要仅局限于对物体表面的理解,而可以从形状、色彩、造型上发挥想象,并把自己所想象的东西画下来,培养创新精神。在做示范的时候,教师可以打破在黑板上演示的形式,因为黑板演示比较单一,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多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更能具象地了解内容,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和学生建立共同的话题

教师在课前或课后,多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聊一些学生喜欢的话题,如喜欢阅读哪一类书,找到共同话题后,学生对教师自然会有好印象,在以后的课堂中就很轻松、自然了。当然,针对美术课教师可以问一些相关问题,如喜欢哪一位画家或哪一类作品等。

3.评价作品时不要一律“求同”,应该鼓励“存异”

对于“美”,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一味地强调“求同”而不鼓励“存异”,这是不正确的。对于一幅作品的评价,每位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观点,不一定要有统一的答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对作品的看法,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看问题。但是教师要先介绍相关作品的背景资料,这样做对学生具有引导性。

4.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

各种绘画比赛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同时,教师应重视隐形教育对学生美育的影响,如班级板报、走廊上展示的美术作品、学校操场的墙报,这些无不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爱的启迪。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5.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每位学生内心都有自己的想法,主要是学生的个性占主导作用。有的学生倾向于色彩明亮的作品,有的则倾向于色彩暗淡的作品,这是个人的喜好问题,同时也代表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学生的自身特色,引导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美术教育只是一个方面,旨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作者:郑悦雨

第五篇:废弃物在美术教育中的利用

一、来料加工转型升级和美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随着来料加工业的发展,老板发货,经纪人按要求找人加工,做好产品发回老板,这样的模式利润低,工人辛苦,已经不能吸引经纪人。相比利润更高的“来料单工”是来料加工的升级版,其主要特点是经纪人直接从市场经营户或者老外手中承接来料加工订单。但这样的订单对经纪人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按上家的要求准备原材料,并对产品进行打样,所以产品的文化创意和质量并不是所有经纪人短时间能把握好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接单、销售更是对经纪人接单、看样、产品设计等工序的考验。特别是产品设计,除了讲求产品实用性,对产品的外观和媒材选用都有考究。中学美术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培养,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来料加工进行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可以为教师提供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在课程实践中,扩大美术教学资源,在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让更多的农村学生参与开发利用实践,拓展学校教育的空间,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同时,可以为转型升级的来料加工产品设计提供设计创意。

二、来料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利用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调研活动,组织学生走出课堂

深入各来料加工基地,收集来料加工废弃物,并进行分类、整理。婺城区琅琊镇的头花加工基地,其主要加工对象是提供非洲等市场的用来扎头发、美化头发用的头花,主要产品是扎头发用的颜色、花样、面料各异的发圈。废弃物大部分是剪裁剩下的碎布料,体积小而且不规则。婺城区白龙桥镇的假发加工基地,其主要加工对象是提供南美洲等地的假发,用作狂欢时的装饰道具,其主要原材料是塑料纤维。加工是要依据发型需要进行裁剪,很多裁剪剩下的塑料纤维颜色各异,长短不一,色泽光亮,因没有专门的回收部门,且塑料纤维不易在自然环境中分解,加工基地占用了很大的场地用来堆放。金东区的饰品加工基地,饰品加工的原材料主要是玻璃、树脂、塑料等不易分解的材料,所以废弃物也是不易分解的材料,而且因饰品加工的特殊要求,这些废弃物颜色、形状各异,因其大部分是大小、形状不一的颗粒状,更容易散落到自然环境中,形成不易分解的自然垃圾。通过调研浦江水晶加工基地、兰溪无纺布礼品袋加工基地,青田纽扣加工基地等代表性基地,记录来料加工基地的生存状况,包括经纪人访谈、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状况、产品的市场需求、产品的文化创意等方面,并进行归类整理。组织学生撰写调研心得,开展“我的发现”等主题班会,弘扬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

(二)总结来料加工基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现状,有效传递环保意识

由于基地从业的产业不同,其废弃物的回收状况也不尽相同。如袜业基地的丝袜,其主要成分是锦纶和氨纶,在加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勾丝和撕裂,产生的“次品袜”不计其数。但由于小商品市场毛绒玩具的生产需要很多填充物,“次品袜”由于有良好的弹性,被作为毛绒玩具的首选。所以,生产袜子的针织公司,其原本要作为废弃物的“次品袜”,回收公司会自动上门搬运和收购,经再次回收利用,废弃物就变成了可爱毛绒玩具的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很大,袜子看似平常,但经过实际的走访,发现貌似平常的袜子其实非同凡响,它们种类繁多,有纳米袜、经贝壳提炼的高科技袜、植物元素的生态袜等等,这些高品质袜子的开发,需要高科技含量,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开发不同类型的高科技产品。哪怕是废弃的袜子,只要处理得当,也可以变得可爱,让学生认识到小小袜子中也包含着大学问。浦江水晶加工基地的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含有微量的铁、锰、镁、铝、钛等杂质。在水晶打磨、切割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也就是二氧化硅粉尘,人体吸进过量的二氧化硅粉尘,对身体非常有害。但这些产品造型各异,光泽度很好,如何变废为宝,这一环节可以引导树立学生认真学习的价值取向,有效培养学生从我做起、全民参与的环保意识。

(三)分析来料加工废弃物的材质特点,进行开发

利用创意构思头花加工基地的废弃物大部分是剪裁剩下的碎布料,它们当中有绒质的、化纤的、纯棉的,面料材质丰富,花样品种繁多。分析其材质特点,头花产品在设计时可以考虑借鉴韩国的装饰创意手法,对产品设计进行改良加工,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增加头花的市场竞争力。剩余的废弃物,利用其体积小、不规则的特点,可以再设计成布贴作品。假发加工基地的废弃物主要是塑料纤维,由于假发产品的要求,它们当中的很多废弃物有大波浪造型、小卷的拉丝造型等,其颜色鲜艳,光泽度好,有金黄、洋红、鲜绿、粉蓝等各种夸张的颜色。可以充分利用其材质光滑、鲜艳的特点,创意设计综合材料的装饰画或插图创作。饰品加工基地的废弃物基本是树脂、塑料和金属等不易分解的材料,并且颜色、形状各异,再利用可以充分考虑DIY手工设计制作的创意饰品,或者用于装饰画创意设计。废弃物的材质是丰富多样的,结合媒材和作品形式,可以把废弃物进行综合再利用设计,其作品表现是非常有新意的。(四)来料加工废弃物再利用设计表现结合来料加工废弃物的材质特点进行再利用设计,具体表现需要先进行主题构思;确定好主题后要考虑所选媒材与主题表现形式是否恰当;依据媒材材质特点进行相应的图形设计制作;最后是作品整体效果的调整修改。1.主题构思来料加工废弃物的材质丰富,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主题所需的参考图片,通过多媒体、图书馆或者是电影来查找视觉文化图像,可以是夸张的装饰画、活泼可爱的儿童插图等,探究其作品组成的构成规律,再进行设计和借鉴。2.媒材选取来料加工废弃物有针棉制品、塑料、树脂、金属、玻璃等多种媒材,学生已经进行归类整理。确定主题之后要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完整的表现形式必须借助媒材才能实现,如表现粗犷的风景装饰题材,可以考虑针棉制品为主,加上树脂或玻璃等进行点缀,其画面效果是相当丰富的。3.图形设计制作这一步骤主要考虑所选媒材材质特点进行制作。比如,画面是以饰品废弃物为主的,就要利用饰品废弃物颗粒状的特点,进行缝制固定或者粘贴固定。而画面如果表现布贴创意,媒材以布料为主,则可以选择粘贴的制作手法比较适合。但一幅作品往往是某一材料为主,还有别的媒材穿插在内,其设计制作方法往往是多种手段的综合体。4.画面调整修改再利用设计制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修改的过程,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画面关系进行调整修改,从画面构思制作开始直到画面接近完成,必须引导学生至始至终树立理性分析、冷静制作的再利用设计方式。否则,画面留下的缺点,越接近完成就越没法修改,本是优秀的作品就成了有缺憾的作品。

三、来料加工废物的开发利用措施

(一)确立多元文化教育思想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就是要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学习国家主流文化的同时认识和理解社会存在的其他文化。来料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利用,把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充分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事物和发现美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二)认识来料加工废弃物开发利用的社会意义

把来料加工废弃物作为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拓展和扩充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来料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在扩大美术教学资源的同时增强了美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是发挥创造性的摸索和实践,有利于美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来料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在产品的开发创意方面可以考虑产品媒材选用的节能环保,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多元化时代,中学美术教育应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美术教育资源。通过具体感知事物和环境,进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综合学习,可以使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个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坚定的学习信念,在不断反思和总结中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意创新能力。

作者:索奕双 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中学美术的教学内容上

在美术教学的内容上,要正确处理好美术欣赏、绘画以及工艺课程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用现代化的发展眼光重新定位自身,不断吸收外来的先进的适用于学生的美术技能与知识,让中学美术教育的内容长盛不衰,生机勃勃。当下中学美术课程大部分都仅仅局限于绘画,学生学起来也单一枯草,无法激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局限,坚持美术教学多样化的原则,在吸引学生关注、适应学生现实需要的情况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但是中学美术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不能归于专业,内容不宜过难。中学美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名人的优秀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贯彻落实素质教学的方针政策。

2中学美术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上

在中学美术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上,中学美术教师应该坚持启发学生的心智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及实际参与创作的能力,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潜能,为今后学生的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在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了基本的启发式教学之外,还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发挥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自身的美术能力,提高水平。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探究式”就是一种单一的学生主导的学习方式,而是要求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美术教师要慢慢引导学生,让学生的美术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3中学美术教学组织形式上

优化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与课外美术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将课外美术教育作为中学美术教育的组成部分,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与动手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特长。所以中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组织参观、举办美术展览以及开设美术讲座的机会,吸引学生参与。另外我们还可以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开发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空间想象力,为美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提高素质教育,就要求美术教师用新课标理念武装自己,不断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吸收外来的科学的美术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心理感受,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美术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形成一种以美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新格局。

作者:王春凤 单位:南安市石井镇厚德中学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中学美术教育论文(共6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27391.html

    相关专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股票 日化用品批发


    上一篇:知识产权法与公共利益分析
    下一篇:传统文化艺术在平面设计的彰显与体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