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流转,促进经济发展
农民以土地入股方式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社,大部分土地被集中后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探索与实践,让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农业农村活力迸发,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在土地流转和美好乡村建设的结合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农村集中区和新社区可使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流转土地可利于从事特色规模农业生产,使城区农业告别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不断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农业产业规模经济及效益的提高。
2加强流转管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是市场化经济行为,是一个涉及面广、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就是要求在坚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有效形式。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切实提高对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重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土地承包权稳定不变与搞活土地经营权的关系,正确处理土地流转与实现农民增收的关系,把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及流转现状
3.1当前农村土地经营方式主体特点。目前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仍然是乌苏农业经营主体方式。以市场为导向,改变土地经营方式,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土地经营达不到适度规模,普遍存在种植方式及品种不统一、各环节管理不统一、病虫害防治不统一等现象。同时,不利于各种大型农机具使用,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施展不开,水、肥、种子等浪费量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农业机械化和社会化生产,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另外,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现有土地上,影响土地增效和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空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3.2流转现状。农村土地主要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番茄、水稻、瓜菜等农作物。土地流转面积大致按二轮土地承包面积为标准,流转比例大致在3.4%左右。流转后的土地均用于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暂时还无改变用途用于林业、渔业或非农经营等问题。据农业部统计,全国通过各种方式流转土地面积达1亿余亩,占全部家庭承包经营面积13%左右。从地区看,南方高于北方,经济发达地区比例较高。比如上海已达53.7%,浙江达到25.9%,最低的是甘肃仅为1.4%,中部地区大致在10%~20%区间。流转比例高的省市地区主要以“转包、转让、出租”等形式流转,且多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合作社,作为土地流转的重要载体,进行规模化经营或者以合作社为中介对外转包或出租。资料表明,城镇化、工业化高水平地区,土地流转快、比例高成为趋势。可见,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任重道远。加快经营权等流转,对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效益最大化,获得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加快规范、有序的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然而,今天没有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一系列先进农机具和先进技术无法施展,就没有农业的机械化,也没有农村经济发展的快速化。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坚持平等自愿的原则,合理流转。
作者:杨斌 单位:梅河口市解放街道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相关专题:税收执法督查案例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