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生态观的概述
近年来关于教育理念的研究层出不穷,教育生态观的理念也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和以前沿袭多年的传统教育观念相比较而言,教育生态观是从生态角度出发,着重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自我实现为根本的教育目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上都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它还能体现出因材施教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育生态观不仅体现了教师讲授的过程,而且着重强调被传授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主动的情感教育。教育生态观这种教育观念正成为一种科学的生态教育观念,同时这种教育理念也在以很快的发展速度应用在全社会的其他领域和行业。在教育生态观的指导和带领下,可以更为广泛地开阔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的视野,有利于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
2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2.1价值取向的偏差
教育一方面与受教育者的技能提高必不可分,另一方面它和实施教学的学校也有着必然的联系。知识改变命运,如果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后,没有在社会上获得金钱、权力和相应的社会地位,那么,我们的受教育者对于田径课程教学教育的需求量就会大大减少。目前我国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学过程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或者说是带有某种目的性的教学,那就是对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的最大阻碍。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获得应有的技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为体育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一旦发生偏差,将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也失去了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的真正价值,最终导致我国年轻一代田径专业的大学生的缺失。
2.2教学内容片面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田径课程教学对于田径知识过分强调,而对于田径运动的文化价值、传承思想,以及知识与技能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几乎没有在课程教学中考虑在内,这也是直接导致了学生在社会中无用武之地的现象。其主要原因还是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在田径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中,传授者只看到了“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对于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也没有考虑到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存在,所以说目前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是片面的,也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2.3教学过程传统化思想严重
我国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很长时间了,但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落实情况依然不是很乐观,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比如说目前我国的高校田径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地位”依然还是高高在上,“教学”二字只做到了“教”,忘记了学生的“学”。一线田径专任教师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较深,认为自己认真备课、讲解就是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了,没有和学生之间产生知识传授过程的互动与交流,而学生就像电视观众一样,被动地去接受老师所传授一切。田径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形成应有的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和过程是缺失的。
3教育生态观下的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3.1创造生态教育的良好环境
高等学校的田径课程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生产过程是分不开的,学生在学习田径课程过程中是不断地成长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做到把田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同时这也是田径课程教学需要完成的一个必要的目标。教育生态观的理念是走自然的生态教育路线,高校田径课程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通俗地讲,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出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在互动中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在生态学中,田径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教学过程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互动和反馈信息的情况。
3.2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本
高校田径课程教学必须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这也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在田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和谐”二字,师生共同发展,这是生态教育观的首要要求。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共同进步与发展,充分显示出教师的教学智慧。在现实的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把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教学智慧展现的过程。从生态观讲,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科学合理的选取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自我完善。因此,教师和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两大要素,是相互作用、影响以及并存的。在田径课程教学过程中知识、能力和情感之间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使它们健康、和谐地生态发展,才能够在田径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教学情景的融通共生
每一个生存在社会中的个体都是生态因子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如果生态因子不再作用于个体,那么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个就是生态学里面讲的“限制因子”。田径课程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生态平衡过程,当教学过程被教学情境打破生态平衡之后,教学过程的这个生态系统就被破坏了,教学情景中的这个生态因子达到极限时,教学情景就成为一种限制,也就不利于田径课程教学这个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田径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配合,打造出一种积极生态因子,共同应对教学情景,使之融通共生。生态平衡是一个相对的动态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出现了一些突发事件而导致不和谐的生态因子的出现,就要求教师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很快地解决不同的突发教学情境,实现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知识结构和很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及时发现学生因子的状况,在生态田径课堂中使教学生态因子达到和谐。
3.4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
教育生态观认为,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的意义在于不仅能够使学生科学准确地掌握田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很好地运用到社会实际当中去,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教育,使其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强烈的体育审美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通过田径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其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中,能够很好地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形成较好的思维方式。田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田径知识,还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智力。通过这种智力能使学生对待问题有条不紊地思考,愉快地与别人沟通,提高处理和筛选生活信息的能力,这也是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4结语
随着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田径课程教学要想尽一切办法为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创造出良好的生态教育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教学情景融通共生,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田径课程教学将会出现一种体现生态教育的生机勃勃的状态,也会使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学生喜欢上田径课程。
参考文献:
[1]周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生态课程构建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7(4).
[2]徐兵.田径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在情景兴趣教学模式中的比较[J].湖北体育科技,2014(11).
[3]李修振.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的整合创新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5).
作者:李修振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