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他们的教育工作是国家的百年大计,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是他们继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而烈士陵园是青少年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革命传统的主要课堂,是增强民族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因此在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几年,频繁曝出烈士陵园被辱事件,而且这些事件的主人公大多都是青少年,这不得不提醒教育者,应该如何正确发挥烈士陵园的教育基地作用,本文将通过阐述我国烈士陵园发展的历史,来讨回答和讨论这些问题。
一、烈士陵园内涵作用
烈士陵园是后人为纪念中国革命先辈们所建设的一系列纪念性建筑的统称,建设这些陵园的目的一是为了纪念,二是为了警示后人。因为每一座烈士陵园都记录这一段光辉历史,并且依托当地文化,烈士陵园又与所在地的历史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烈士陵园的精神文化和历史文化,让这些建筑成为一部浓缩的历史教科书,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见证。
二、我国烈士陵园建设现状
(一)规划建设落后
我国许多烈士陵园的规划建设工作还处在老思想上,只要是陵园都是一个模板刻出来的。当然因为陵园的特殊性,在创新建设上存在局限也是事实。然而除了规划老旧之外,作为公共场所,许多设计也不甚合理。就以孝感烈士陵园为例,在经过2005年的搬迁重建之后,但因为整体规划上的不科学,本应该建成整体的烈士陵园硬生生的分成了两个园区,主要建筑物如:纪念碑、陈列馆、烈士墓地。纪念堂等分处在不同的园区,导致陵园的纪念功能得不到发挥,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有些陵园基础设施不到位,因为毕竟是公共场所,基础设施欠缺,造成陵园坏境问题突出,甚至出现脏乱差,影响烈士陵园的形象。
(二)财政经费及职能管理问题
烈士陵园建设本来是一项公益项目,这也就造成地方在职能管理上,出现推诿问题,不仅如此在许多革命老区和根据地,地方财政实力有限,许多陵园建设不是成为“空中楼阁”,就是因为半途而废变成了“烂尾工程”。例如海南省五指山市革命根据地纪念公园,该公园从2001年就开始筹建,中间历经十多年时间,却因为政府和地方建设方的经济纠纷问题,成为“烂尾工程”。而且在建设之初,政府牵头开始建设,但建设完成之后,管理工作成了“九龙治水”的难题。因为烈士陵园包含了民政、文物保护、园林、旅游、国土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一旦有了问题,又出现“谁都可以管,但谁都不想管”的局面,让陵园管理出现诸多漏洞。
(三)骨灰寄存问题
把烈士陵园当公墓,这是近几年在某些陵园出现的问题。例如孝感烈士陵园曾出现在园中安放病故干部和职工骨灰的情况,这显然不符合烈士陵园的定位。单纯来看,烈士陵园也是“墓地”,但烈士陵园具有特殊性,因为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群众情感方面,烈士陵园虽有墓地功能,但已经不是简单的墓地了。所以在园中安放干部职工的骨灰,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并且还会给群众传递“某某单位职工干部搞特殊化,骨灰竟然进了烈士陵园”的不良印象,造成群众的反感。所以,地方在管理烈士陵园上应该注意调整相关的规定,应该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烈士陵园的保护范围内,安放和修建墓地,以此保证陵园作为景区和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
(四)侮辱烈士陵园事件
近几年,经过网络媒体曝光的侮辱烈士陵园事件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而这些事件的始作俑者恰恰是一些青少年。例如2014年建成的清苑县烈士陵园中,一名少年在园中的纪念碑前做出各种不雅动作,甚至还将一块墓碑踢倒,事件一经曝出,便引来众人的愤慨,声称不要姑息这样的“熊孩子”。又比如2015年网上流传的三男子脚踩烈士铜像的照片,也是令人心生愤怒。在照片中,三名男子爬上了铜像台,有人坐在铜像头部,也有人踩在铜像头顶。而铜像正是2013年,为救火灾牺牲的三名烈士。除了这些情况,陵园被一些不良游客肆意损坏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三、解决陵园发展和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规划提升硬件水平
不科学不合理的规划是建设烈士陵园的硬伤,不合格不够格的硬件不仅降低陵园的整体水平,也会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所以,在规划建设时,应该做到细致全面。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不要有偷工减料的行为,不断提高园区的硬件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园区建设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做好教育基地的本职工作。
(二)创新教育内容增强教育感染力
现在许多烈士陵园在建设上不仅存在相似的情况,而且在教育的形式内容上,也是创新内容较少,这种模式下的烈士陵园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越来越小,更不用说教育了。所以,如何提高陵园的教育感染力,根本上应该从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入手。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了解当前的新形势,把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向社会延伸,运用重大的历史事件与社会活动以及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给烈士陵园增添新的内容,而且在形式上,要改进展示陈列方法,以体验式参观代替以往的教科书式参观,比如可以引进新型的影像技术,将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以更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并努力做到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特别是在一些革命老区,可以让游客身体力行的做一些事情,或者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等。将参观者融入到历史事件中,由一个“旁观者”变成“亲历者”,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这种活动改变了以前的枯燥感,变得有趣味。当然,烈士陵园的严肃性依然是要保留的,所以其中的尺度应该要慎重把握。
(三)完善管理机制做好管理工作
烈士陵园的管理工作可以分为前期建设管理和后期运行管理,前期工作中,主要涉及到建设规划工作,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应该明确,保证陵园的建设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而在建成之后,陵园管理更加类似于景区的管理模式。所以有以下几条建议:第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陵园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工作岗位职责及服务承诺制度,对外公布具体的管理措施,并发布监督方式,例如群众投诉电话和意见箱等等,以此来提高陵园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力求通过环境和服务,为广大的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第二,监管责任应该到位。针对近年来对于陵园中发生的多起不良事件,不仅暴露出某些游客的素质问题,同样也反映了陵园的监管问题。所以,监管责任是保证陵园发挥功能的重要手段,如果青少年在陵园看见此类现象,却没有任何负责人出来阻止,试问这样能达到教育效果吗?不仅不能,很可能还会出现恶性模仿,影响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开展。第三,加强队伍建设。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过去烈士陵园的老招式已经不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了,比如以前学校组织到陵园进行活动,除了献花祭拜就是听老师讲故事,诚然这些形式是必须要走的,因为陵园的特殊性,不可能加入过多的“花样”,但是严肃并不是死板,引入高科技,也是可行的,比如上文提到的影像技术“3D”“4D”等,其实同样可以进入陵园,在保证陵园庄重性的前提下,这些技术是可以使用的,而这就需要人才建设和培养。
四、结束语
烈士陵园是现实窥见历史的窗口,历史通过一块块墓碑、一个个故事在这里重现,只有通过完善陵园的内容文化,推动管理建设和硬件水平提升,这样烈士陵园才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作者:徐玮 单位: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