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
1.以专业课为依托,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多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其实,完全可以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同时将人文素养知识渗透进去,专业教师应有意识地在专业课的讲授中利用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融合课程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重视教学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对自身的专业有着深厚的学术修养,还要对人文社会学科有着深切的感知和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将人文知识渗透到专业领域,使人文知识与专业知道相互渗透、融合,让学生在获得实用知识的同时,无形中也使得教师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2.加大人文素养教育学习与培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学科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教师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一要素,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和主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才能将这一精神传递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一方面应将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相关内容纳入他们继续教育的范畴,从制度上给予规范和保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习和考核,并与教师考评与职称评定挂钩,从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展人文社科类讲座、培训、研讨会等,定期对教师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3.教师人文素养的自我提升。
教师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一言一行,都会体现出他的人文素养,教师对学生有示范榜样的作用,学生往往对老师怀有敬畏和崇拜之心,生活中有意无意会模仿老师,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但是,人文素养的养成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本人自发、主动地去培养,需要将人文知识内化为潜在意识,外化为外在行为。第一,重视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学会学习,善于读书,研修人文经典,掌握必要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知识,提高文化底蕴,并在不断开展的素质教育实践中,潜心钻研,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第二,教学上,以培养学生德智体和知情意的共生共长为目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健全的人格,教学内容上要基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
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只有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管理下才能得到更深入的发展,才能培养适合时代发展、合乎社会要求的学生。
1.重建教育理念,明确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确立人文素养教育的地位。
培养怎样的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过分追求升学率、就业率,在职业院校中体现为通过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一项技能,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一直忽视教育的隐性功能。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来看,教育的本质更多的应是其隐性功能,通过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教育来实现其全面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应该纠正长期以来的只培养某一方面专长的培养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知人文素养,既具人文素养又有科学精神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使受教育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全面发展的人。明确了职业院校教育的目标,从而要确立人文素养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人文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有效开展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实质性步骤。同时,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也是改革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重要探索和重要思索。重建教育理念,明确职业院校培养目标,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的地位,这是改变教育现状的第一步,只有先从思想上重视,才能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2.构建和完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长期以来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应该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人文素养教育的价值出发,构建和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既要保障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要考虑开课教师和学生的现状,同时还要兼顾特色院校和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及现实可操作性。职业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宜从显性和隐性课程这两个方面入手,其中显性课程主要包括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社会科学与人文知识讲座这四大块课程,而隐性课程是那些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涉及校园文化建设和一些课余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不是只设置就可以,还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学科的比重、实施经典阅读、开展网络课程等方式来深化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指校园物质文化(生产设备、校园环境、标志性建筑、雕塑等)、行为文化(校风、教风、班风)、制度文化(教学、科研等管理制度)、精神文化(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共同价值观、办学风格等)。课余活动主要是有特色的校园社团活动、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职业院校应该同时构建和完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体系,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针对人文课程建立健全考核与评价体制。
只有从制度上给予促进和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人文素养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应该对人文类课程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目前各所高校对于人文素养教育的考评体制基本是以期末考试成绩来确定,而且多以开卷或老师划定范围形式,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所不同,它既不是选择题,也不是问答题,这种考评体制显然难以真正地评估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建立科学的人文素养教育考评机制既要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又可以自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也就是说,对学生人文课程的评价,不仅只停留在考核其掌握或接受人文课程的程度,还应把学生的实际行为等纳入进考评体制中。这一考核与评价机制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以激发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为出发点和归宿;(2)考评应将平时表现占到一个重要位置,改变单纯的期末考试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单纯地听课,单纯地看书,到课程结束的时候,知识还只是书本上的那点知识,所以应该将平时表现纳入考评机制,比如课堂上的回答问题,欣赏某部作品后的感受,对某一现象或历史事件的评论等;(3)考核评价应该是多方位的,不应将其量化、细化、固定化、程序化和模式化,比如可以以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公益活动、文体活动、艺术表演、知识竞赛等的表现作为标准,考评也可以改变老师对学生的考核,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4)考核和评价更应体现人文关怀,不应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压力和负担,比如上课方式既可以必修,也可以是选修或辅修,考试方式既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实践活动,最终的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的综合测评分数。总而言之,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应该是厚重丰满的,人类文明的智慧和传统道德观念都应从教师身上得到彰显和传播,人文精神的博大和美好也应从教师身上得以展示与演绎。社会和高职院校应该为人文素养的传递提供制度保障,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弘扬人文精神,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李慧静 张伟敏 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