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在儿内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2015年8月至2015年10月该院儿科收治患儿共188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对所有患儿进行分组,其中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患儿共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组采用风险管理方式,首先搭建起患儿风险预防,并相应建立风险管理各环节,通过患儿护理满意度以及患儿恢复情况判定两组护理方式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低于干预组,其中干预组为95.45%,对照组为84.09%。结论:在儿内科护理中建立风险管理更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风险管理护理方式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患儿痛苦,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因此,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儿内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风险管理;儿内科护理;临床应用效果
儿内科护理不同于其他科室患者护理,儿内科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无法沟通,很难全面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因此为儿内科护理提升一定护理难度。加之,患儿生病,家长更加担心,对于儿科医护人员要求也相应较高[1]。与其他科室护理相比,儿内科护理风险更高,一时疏忽将会使得患儿出现意外状况,故应在儿内科护理中建立相关风险管理,从风险预防着手,时刻检查医疗器械存在的安全隐患,尽量做好相关预防工作,防止患儿在护理治疗中出现意外状况。此外还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风险管理,以预防为首,管理为主,更加提升护理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基于此,本文研究以本院儿内科88例患儿为例,分为两组,运用不同护理方式,探究不同护理方式应用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2015年8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患儿共188例,其中男101例,女87例,年龄11个月至8岁,平均(4.4±3.1)岁。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探究不同护理方式下护理效果,所有患儿年龄,病程,性别均无较大差别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本次研究遵从所有家属,并在家长同意下实施,94例患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按照护士以及医生要求进行护理,如日常清洁,点滴注射等等.94例干预组患儿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方式,首先制定风险管理机制,拟定患儿住院时间,安排1d内护理内容,护理除了常规清洁以及点滴注射外,建立患儿风险防范意识,当患儿出现意外时,采用紧急管理措施,为患儿争取更多抢救时间,并对患儿体温,心跳等实时监控。
1.3护理效果评判
护理效果主要依据患儿家长满意度及患儿恢复时间,将体质相似,病症相似患儿之间进行对比,查看患儿恢复时间。在住院期间患儿护理治疗后患儿其病情完全痊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状况可将护理判定为显效,患儿病情减轻,相对比住院前明显改善,可将护理判定为有效,患儿住院前后无明显差异,且相关症状加深可将患儿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临床研究,运用SPSS软件,将所有数据填写至SPSS软件之中,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整理其所得结果,最后运用χ2检验,P<0.05说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评判,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低于干预组,干预组护理显著为42例,对比对照组患儿护理显著38例,有着明显优质,与此同时,干预组患儿护理有效为49例,对照组为47例,护理无效干预组为3例,对照组为9例,其中干预组有效率为96.80%,对照组有效率为90.42%,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风险管理在医学中,主要是指在实际护理中,通过对护理环节,护理过程的管理,实施管控整个治疗期间患儿护理进程,通过风险预防,风险管理,降低患儿出现意外事故机率,这种方式也是近些年常用的护理方式,通过对整体护理过程的监控,以便于更好保障患儿生命健康,减少患儿痛苦,缩短患儿住院时间。由于儿内科护理具有一定特殊性质,儿内科护理中存在一定风险因素,其中包括患儿自身因素,社会发展因素,护理管理制度因素,医护人员故在护理中更应注重相关风险的防范[2]。患儿自身因素其中包括患儿对于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因此在护理中出现接触相关医疗器械从而出现受伤现象;社会发展因素其中包括当前家庭过于宠溺孩子,一旦医护治疗护理出现偏差,较为容易诱发医患纠纷乃至事故的发生;护理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个别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相关工作也尚未按照规范实施,使得护理中存在较多问题,影响患儿恢复。进行相关风险管理,首先医护人员应向患儿家属宣教疾病护理常规以及相关疾病注意事项,希望家属尽量配合工作,如在规定时间内禁食、禁饮等行为,为更好保障患儿恢复健康,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3]。其次,医护人员也应适当与家长进行沟通,在沟通中告知患儿用药情况以及患儿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尽量取得家长信赖。再次,风险管理中,为更好服务于患儿,医护人员也应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准,提高自身护理水平,在制定患儿病历时认真填写,充分筹划护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以便于保证护理设定科学性与有效性。风险管理具有良好治疗意义,在本次治疗中,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其中干预组实施风险管理,并取得了良好护理效果,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干预组96.80%,对照组90.42%,因此,风险管理可在儿内科进行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宋娇英,庞泽胜,李粼,等.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132-133.
[2]廖秀梅.护理警示标识在医院小儿腹泻风险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2:1846-1847.
[3]杨素娟,周黎华,李梅.护理标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9:135-136.
作者:王瑶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
相关专题: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 关于会计电算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