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构主义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转变文化教学理念和改变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师生协作共享、进行交流对话,指导和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异域文化和历史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6)06-0057-02
一、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教学理念和角色的转变
1.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理念的转变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1〕。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学习不是依赖于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和传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起指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按照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观,对于习惯以传统的知识灌输法教授大学英语文化课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时,最困难的莫过于颠覆自己长期固有的传统教学观念,摒弃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在建构主义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从传统教学的独自收集、汇总、整理材料到灌输知识的角色转换为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意识,与学生进行协作交流,站在知识的制高点指导学生的学习,从而取得文化学习的最佳效果。
2.跨文化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教师要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助者和协作者,教师不应该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情景中建构自己的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师要重新确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比较简单,即知识传授者;而按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师的角色已经变得多样化。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为例,首先教师是文化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对大学英语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其次,教师也是文化背景课程内容情境创设的参与者。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手段,充分发挥想象力,创设学习英语文化的情景和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除此之外,教师还是课堂协作学习讨论的组织者。教师是课堂秩序的指挥者,可以组织讨论、调整课堂的气氛和控制上课的节奏。再者,教师还是历史文化信息搜集、汇总、整理的指导者。教师凭借自身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突出重点,而不只是片面地追求数量的堆积。除此之外,教师还是课堂学习方式设计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用探索法、发现法建构知识而放弃死记硬背的方法。“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指导作用,激发学生“联系”与“思考”。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课堂学习形式时,要采用提出挑战性问题法,如多项选择法、判断正误法、纠正谬误法或实际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热情,从而促进学生探究文化的根源和现象,通过在正误纠缠中否定错误、树立正确概念,在分析判断和积极思考中建构知识。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方法和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2〕。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素材和手段创设一种文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他们的潜能和想象力,提高学生进行协作交流的兴趣,从而达到主动构建文化知识的目的。
1.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反对传统教学中“去除”情景化的教学。对于面向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大学英语课,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接触英语文化较少,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更需要教师设计大量富有感染力、生动的情景,形象地给学生直观地展示异国文化习俗、历史风貌,使其仿佛置身于异国文化的氛围中,调动学生所有感官,“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激发学生学习异国文化的欲望和情趣,并联系已有的知识,在开动脑筋、积极思索中建构知识。在设计情景教学的时候,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要重视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利用多媒体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提供更接近真实的情景,图画、电影等都可以成为情景的一部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首先要立足于和教材有关的内容,而不能只顾学生单方面感官的感受而过分渲染气氛。好的情景能恰如其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寓教于兴趣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同时,要避免情景设置过度化或过于娱乐化,还要兼顾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任务安排等。
2.协作共享
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协作共享要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按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始至终重视学习过程的合作性,指导学生并与学生共同协作完成文化资料的搜集分析与汇总、情景的创设、学习结果的评价等整个文化学习任务。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民主的讨论、磋商和交流,建立多层次的教学群体实现协作和成果共享,如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小组之间等。在现代信息媒体发达的时代,教师个人的精力、技术和资源等都是极其有限的,收集的资料也是片面的。一些英语教师计算机处理合成技术水平欠佳,制作合成的图像不形象,创设的情景不生动。历史文化社会知识涉及面广,由教师单方面提供的文化资料信息通常是片面、有限、枯燥、乏味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机会增多,从媒体获得的信息更丰富、全面,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元化,因此,文化学习更需要师生的共同协作拓宽知识面,丰富材料内容。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他们具备娴熟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经过处理可以活化枯燥乏味的历史文化画面、图像资料等。教师要时刻牢记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理念,发动学生多途径收集、整理、分析文化资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分组时,要注意“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此外,教师可以采用成绩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协作共享的热情,把高分给予收集资料最全、分析脉络最清晰、画面做得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小组。
3.对话交流
建构主义认为,对话是协作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手段之一,成员之间要进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要起到“导演”的作用,为学生创造讨论交流的氛围,组织学生交流互动。教师可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对话交流法,让小组成员之间有机会相互借鉴、探讨、交流。通过学生之间提问、互相解答、商讨、辩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达成一致意见,进而提炼和总结出精华。在小组交流中,每个学生拿出搜集到的材料说服其他成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把每组的讨论结果扩展到全班进行交流展示。教师选派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和提出存在的疑问,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然后汇总知识,让全班学生共享学习的成果。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因为历史文化资料五花八门,各个学派众说纷纭,文化习俗由来都有其成因和历史渊源。教师可以创设各种问题情景,把问题引向重点、难点和疑点上。在小组对话交流中,引导学生的思路,扩展他们的思维,找出文化历史知识的成因和根源,把知识横向和纵向串联起来建构成新的知识点,从而获得对历史文化知识更深层的认识,使学生在对话交流中融会贯通。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消除了疑问,抓住了重点,扩展和深化了知识,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全面探究文化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崔艳菊.建构主义教学观与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马跃.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推动英语精读教学法改革〔J〕.中国西部科技,2011,(1).
作者:李秀静
相关专题:气象科技进展是核心吗 失效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