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4篇)

第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初探

摘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大的施展平台,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本文阐述了高校新闻宣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新媒体崛起背景下的高校思政工作现状,通过策划选题、语言风格、利用互动功能、发挥引导能力等,探索运用新媒体平台助力高校思政工作的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新闻宣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长期以来,新闻宣传工作是高校信息传播、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更是进行舆论引导、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该平台对深化思政教育工作、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与交锋的前沿阵地,承担着重大责任与使命。与社会媒体相比,高校媒体具有受众特殊、针对性更强等特点。师生、校友等的文化水平、生活经历、关注热点等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校园媒体不以营利为目的,是高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功能的有力推动者之一。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平台之一,新闻宣传工作是高校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青年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其具有思想更加独立、自我意识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乐于表现、更强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的特点,但其理想信念还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成型阶段,特别需要夯实思想政治基础。针对这一特点,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需要充分发挥各种校媒作用,尤其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应势而为、乘势而上,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目前,校媒由校报、校电视台、校广播台、校园网等传统媒体和官方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组合而成。校报具有权威性、深度性,纸媒便于人们深入阅读和思考;校电视台、广播台等视听媒体,视听兼备、直观性强;校园网集合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信息发布迅速,直观生动、全面丰富。传统媒体在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与感染力方面,具有既定优势,这是高校新闻宣传对思政教育支撑功能的重要体现。

二、新媒体崛起背景下的高校思政工作

新媒体的崛起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新媒体的出现及发展,不仅创新了信息的传播手段,还改变了青年群体的互动沟通方式,对思政教育的开展与提升起到积极促进、良性联动的作用,可更好地巩固思想教育阵地,持续提升教育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31号文强调:“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成为新宣传平台和渠道,使思政教育以点对点的形式更有针对性,在精神引领、思想塑造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高校宣传工作者要利用好新媒体这块阵地,充分把握其运营特点,将其与传统媒体融合,形成集成优势,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融合共同的竞争力,构建最大化的思政教育阵地。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须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探索互联网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模式,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运用新媒体平台助力高校思政工作的路径

“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具有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的表达特点,形式新颖多样,更贴近青年的语言、社交和阅读习惯,是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阅读方式。但引人注意的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得的信息碎片化,信息的聚敛意味着注意力匮乏,人们的阅读习惯也逐渐碎片化。高校宣传工作者需要引导师生从碎片化信息中系统地获取知识。这对高校宣传工作者的选题策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新媒体为平台,策划和推送一系列接地气、有人气、有思想、有温度、品质兼备的优秀作品,进一步增强新闻舆论的思想性、文化性、趣味性与可读性,有力推动思政教育立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例如微信,推送什么话题、选取什么角度,既使师生感兴趣,又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是个考验能力的问题。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微信通过推送“让博士学霸念念不忘的导师金句”,一方面让学子感受“学霸”的精神力量和成长足迹,另一方面通过具有激励意义的导师话语,展现为师者的师德师风,是对学生更有温度的引导。以新媒体为平台,通过时尚、活泼而幽默的语言风格使思政教育更贴近生活,更有人情味。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传统课堂上灌输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活跃的思维,学生对说教式的思政教育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而新媒体更轻松、更平等的语言环境更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感召式”的宣传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增强宣传效果。同时,宣传工作者要在栏目设置上更贴近师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媒介引导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以新媒体为平台,通过其更强大的互动、评论功能,倾听师生心声,了解师生思政教育情况及发展动态,使高校宣传工作者更有针对性地对宣传内容进行调整。利用新媒体敏锐的“嗅觉”发挥新闻传播的导向监测功能,能够把握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航向,使思政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引导功能,加强对自媒体的引导作用。自媒体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内容因具有隐私性,很难进行舆情监控。但如果一些消息得不到官方消息的认证,任由自媒体传播,就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以讹传讹,尤其是粉丝转发的传播几何效应,更易使师生倾向于相信各类小道消息。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权威发布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这对于高校思政动态的影响非常不利。此时,尤其要注重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引导作用,及时发布权威消息,有针对性地引导舆论。同时,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搭建“两微一端”和众多校院两级微博微信组成的宣传矩阵,利用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变“静态宣传”为“动态传播”,延伸宣传触角,将“说教式”“灌输式”宣传转变为“渗透式”“感召式”宣传,不断增强思想教育的精准性、亲和力及实效性,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网络大V”。

作者:唐晓伟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改革路径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学校内部各制度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求稳趋向、道路的局限及教育活动的客观变化之间的矛盾、制度的单一化等问题是导致其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径;高校;教育制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客观性,普遍缺乏导向性和针对性。制度与教育活动的快速变化、制度和育人之间的矛盾是改革的突破口。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就是要与时俱进地推进制度创新。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才能使制度永葆活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教育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制度层面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实现。

一、建设人文校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能只强调政治性和先进性,忽视人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忽略了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说明这一制度本身存在较大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说明这一制度可持续,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明确以人为本的制度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本质是服务和培养人才。其次,要明确教育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体,即“立德树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坚定的信念、信心、树立正义的理念,只有以“德”领导“才”,才能保证“才”的正确发挥,才能得到教育主体的认可,从而更好地促进“才”的全面发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

二、实现制度多元化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应反映大部分人的利益诉求,制度不能只是“自上而下”的指令式行为,应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践行教育制度的改革。因此,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多元化。第一,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树立全民意识,改变单一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应充分尊重教育主体的制度参与权,获得教育主体对制度的认同和维护,从而保障制度的高效运行。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应坚持开放原则。制度的不确定性较大,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坚持开放和民主。例如,设置反馈机制,广泛征求全校各级部门的意见,使学校既能充分了解师生员工的诉求,又能根据反馈的意见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教育制度。

三、精简制度来源方式

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存在的困难,必须减少泛化现象,精简思政内容来源方式。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是“万能制度”,要更新观念,增强制度理性,客观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扬长避短,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作用。第二,对部分已有但未发挥作用,或起反作用的制度,要予以废止,否则会严重影响制度运行的效率,增加制度运行的成本,舍本逐末。

四、健全制度运行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是一纸空文,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出现错误,必须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运行机制,要培育人们的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要以理服人,使广大师生自觉自愿地接受,为制度的良好运行创造前提条件。在制度运行中,还应具有强制性,迫使人们遵守规范、规则,不存在任何特殊群体;要加强制度监督力度,落实责任制,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加大对违规、违法等不良行为惩处力度,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延续性、连贯性,推进这一制度运行的程序化、规范化。

五、完善制度考评体系

制度考评与制度发展相辅相成,因此,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考评体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评价标准,制度不是工具,不能只看重考察制度的现实作用。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更具合理性,在考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需要的同时,也要考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可操作性及运作成本。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对教育本质的发展,探析制度的发展规律,揭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性”特征,进一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源问题”,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困境,需要在更大的社会系统中,与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及政治制度建设同步进行,要加强党的领导和社会建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7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89.

作者:黄雯雯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第三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后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即:打造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构建新课程体系,加强“第三方”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投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课程体系

现阶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高校作为当代社会的精神高地,只有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大局。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的新变化,探究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十分有必要。

一、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7年年初,教育部印发《关于学习贯穿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同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见》,随后,各省、自治区纷纷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的保障。现代大学生以’95后居多,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心理不成熟,“三观”未成形,极易受到西方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加剧了大学生思想形成的不确定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主动适应新要求,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及相关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为机遇,有的放矢,多措并举,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

(一)打造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

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涵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党的领导,担当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价值观形成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效果。当代大学生特立独行,追求个性,逆反心理及自我中心意识强。如果教师拘泥于说教式、填鸭式教学,就会形成说教“真空”。因此,教师要主动对艰深晦涩、枯燥无味的理论课知识进行二次加工,通过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再现先进典型、借助新兴媒介等方式,使理论课“活起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再次,教师要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当前,网络思维占据生活主导。教育者要主动提高网络意识,掌握网络知识,熟练网络操作技能,充分利用QQ、微信、易班等网络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多样化。同时,教师还需与负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辅导员相互配合,形成“教辅联动”[1],开启全员育人模式。

(二)构建新课程体系

第一,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及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加强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建设,实现课程内容“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利用新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第二,教师要搭建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内外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起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三,构建宽体系课程,实现多元育人模式。高校思想政治课是我们输送给青年学生的思想营养和精神营养,追求营养丰富,品种就不能单一。因此,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及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改革创新

第一,发挥校史思想政治育人功能。高校校史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渗透着思想理念、道德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对师生有启迪、导向和塑造作用,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2]。第二,创作能够代表大学精神气质的校歌、校训。校歌、校训代表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精气神,能够激发青年学子向上向好的发展潜力。第三,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如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优良学风建设活动、文明宿舍、文明教室创建活动、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及团结互助、关爱他人、尊师重教的思想品德。

(四)加强“第三方”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投入

高校要善于借鉴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拓宽“立德树人”的教育场域,完善相关制度措施,鼓励“第三方”(主要指企业师傅)教育投入,不仅要传授技能,还要关注“学徒”的思想,做到“以德育人,以德感人”[3];积极构建校企文化互融互通机制,充分发挥两种文化在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三、结语

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寻求新的路径,有效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和思想觉悟,促进大学生早日成才,早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代长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J].学理论,2016(12):241-243.

[2]蒋旻.发挥高校校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1):34.

[3]朱晓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保定学院学报,2016(5):103.

作者:段培燕 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摘要:“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成功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启迪。高校应紧随时代潮流,客观分析“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育理念,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育人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掌握网络话语权,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契机的各行各业都掀起创新升级的潮流。处于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改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抓时代特征,将“互联网+”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网络载体。“互联网+”载体的应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建构网络育人平台、主动掌握网络话语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一个新的课题。[1]

一、“互联网+”与教育

(一)“互联网+”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互联网+”正式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拉开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序幕。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不仅涉猎广、程度深,而且给人们的学习、生活、思维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指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互联网技术作支撑,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甚至创造出一种行业新形态。人们把“互联网+”跟火、电的发明相提并论,亦可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作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2]互联网可以“+”所有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要根据传统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取长补短,完成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互联网+零售”产生了淘宝,“互联网+餐饮、酒店等”产生了美团,“互联网+通信”产生了QQ。凭借自身“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诠释着“互联网+”时代的独特性:1.“跨界融合”,“+”本身意味着跨界、变革、开放,通过跨界创新,实现重塑融合;2.“创新驱动”,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唯一出路便是创新;3.“重塑结构”,网络信息化、全球化打破原有社会结构,借助“互联网+”重塑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4.“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也是来源于对人性最大限度地尊重;5.“开放生态”,将孤岛式的创新相链接,实现以人性为导向,开放的价值生态;6.“连接一切”,实现互联网与其他事物有层次、有差别连接。[3]63

(二)“互联网+教育”

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简言之,“互联网+教育”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界如何顺应互联网思维的发展趋势,转变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入驻教育领域,其先进的思维和技术是教育发展创新的动力和养料。目前,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微课,主题明确,短小精练,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空间渗透知识理论;慕课,课程丰富,门槛较低,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育效果最优化;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地颠覆,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新趋势,线上课堂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探究,线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研讨、交流,教师答疑解惑、总结讲授,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以此激发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弹幕教学,问题及时反馈,课程应时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等等。“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模糊时间空间概念,跨越传统教育物理空间限制,通过“寓教于乐”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力求达到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

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顺应时代潮流,高校与时俱进,直面挑战,改革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契机

1.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趋于开放共享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和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为补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现大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受发展背景、地理位置、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的影响,各大高校所拥有的思政教育资源却不平衡。“互联网+”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壁垒,“思政大咖”、前沿观点、优质资源不再是某一高校的“镇校之宝”。名师讲堂的网络化,赋予大学生平等享受优质课程的机会,不仅能够进行跨越“校域”的思想碰撞,更能实现学生与“思政大咖”的平等对话,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把握。同时依托“互联网+”不仅突破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倒逼其更新教育理念。“互联网+”的开放性大大拉近了各大高校的距离,优质教育理念的共享,科学教育教学方式的借鉴,从而形成本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2.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自主学习当今大学生朝气蓬勃、个性突出、思想多元,追求标新立异,但同时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塑造尚未形成,在文化价值观碰撞激烈的社会思潮中,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迷失方向。“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流水线式教育模式,学生个体根据自身差异,自主选择网络课程教育,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线上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体验,以生动的教育内容、立体逼真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实现在无外力监督的情况下自主探究学习,完成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3.加速思政教育自我净化能力,丰富思政教学模式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尽管理论层面高,但实际上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效率低下,培养出的大学生易与社会脱节。“互联网+”打开了思政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强调知识信息的人人参与,与时俱进,关注热点,加强思政教育领域的自我净化能力,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为教育领域注入新元素,引发教学模式巨大变革。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弹幕教学等模式成为初探,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云教室,不仅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主体愿望,还提供了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画面,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化。这些教学模式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并为日后的改革创新提供思想启迪,结合思政课程的特殊性,探索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思政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高校思政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1.学生学习深度下降,信息甄别能力有限对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学生学习内容相对固定,信息量较少,复杂性也不高。而随着“互联网+”入生活、进课堂,学习门槛降低,海量化的信息资源无不充斥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模糊时间空间的特性提供了随时随地获取时政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学习广度。然而学习时间、内容严重碎片化,加之学生面对大部分零散、唾手可得的信息通常只是浮光掠影、浏览而过,缺乏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把握,甚至造成学生对信息的片面理解或者彻底曲解,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同时网络信息是一个思想的“大染缸”,如何保障大学生有效获取有用信息、科学思想,拒绝各种落后、消极、反动的消息文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2.冲击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为主,并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面对面”的教育。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渗透,传统教育方式实效性逐渐减弱。首先,“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平等性与扁平化,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自由平等的网络空间表达观点,参与互动,依赖感倍增,思想更加多元;其次,“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信息获取渠道,海量的信息源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动摇了思政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再次,“互联网+”强调用户体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多种网络课堂和网站信息的交互教育,由此突破了思政教育“一间教室”的传统模式。3.课堂师生情感交互减弱,传统育人功能弱化情感交互是情感教学的核心,具体指教师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参与,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并使之处于最佳状态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技能课程教育,主要实施对大学生“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魅力更能调动学生情绪,引导课堂氛围,加强教师情感传达的熏陶感染力,激发大学生政治认同,引发大学生共鸣。而“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更加凸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音像并存,吸引眼球,师生分离的状态相对减弱了线上课堂的现实感染力、亲和力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减少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机会,弱化了传统思政课堂情感育人功能,对于铸魂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互联网+”视域下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不仅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更是对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怎么利用好“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在于怎么运用“+”思维更新思政教育理念。

(一)树立课堂联网的开放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集聚浓厚时代气息的课程,然而有些高校关闭教学楼的无线网络,有些思政教师拒绝学生使用移动网络,因为他们讲的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甚至网上课程更加生动、富有吸引力。面对此种状况一味采用“堵”的形式是无济于事的,进而倒逼高校思政教师要有终身学习意识和时代意识,关注网络热点,熟用网络话语,善用网络平台,主动将互联网引入思政课堂,针对学生兴趣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也加深了学校与社会技术发展的进一步联系。

(二)梳理网络时代的学生观

尽管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但与教育领域的融合相对滞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书本、重实践,网络应用却相对浅显化。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拒绝网络参与的误区,旨在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学生理想信念,完善学生人格,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正确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网络信息,科学对待互联网络,将互联网发展成为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4]185

(三)构建碎片知识的重塑观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开发网络课程和网络平台为主渠道,运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短小精炼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但大学生个体政治理论知识和信息甄别能力有限,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网络信息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辨别、重组,形成正确的政治知识理论体系,这将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多种方式进行碎片化知识的重构,形成完整的政治理论知识体系。

四、“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

运用“+”思维,为“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纵观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尚浅,把握先进网络技术的意识淡薄。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需多管齐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进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一)搭建“互联网+”育人平台,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当前,互联网成为集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于一体的重要平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运用互联网搭建教育平台,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渗透教育。一方面,高校要针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主动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贴吧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定时推送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正能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时开设各类主题教育网站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构建高品质“校媒群”,利用互联网信息海量化、碎片化的特点,进行有效信息的选择、加工、重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平台的建设,运用互联网构建预警反馈平台。建立思政教师的博客、微信群、在线心理资讯等互动平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大数据可变性与真实性的特点,实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关注热点、心理健康,并做好积极引导与干预。[5]

(二)占领“互联网+”网络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当代大学生是不折不扣的网络一代,移动互联网络如影随形,“低头族”“手指族”随处可见,成为“无网不欢”群体的主力。“互联网+”自由、平等、开放的特点,深得主体意识较强大学生的青睐,手指间的拨动就能轻松实现信息浏览、思想传播,方便快捷获取资源的同时也极易在网络舆论中沉溺其中。“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的教育功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其中,突出历史英雄、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校园之星等中华精神的感染力,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培养思政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成为思政教育平台网络舆情的引导者,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制高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另外高校需要建立网络监控系统,通过网络监控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弘扬传播正能量,及时过滤失真、消极的网络信息,做到对突发事件的澄清与舆论引导,牢牢占据网络教育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使大学生在网络教育中也能不断完善人格。

(三)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有机结合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彻底摒弃传统课堂教育,而是取长补短,通过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联动、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互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互动,借鉴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各自优势,优化思政教育手段,实施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首先,课前自学。思政教师根据热点提前布置多个学习主题,学生可根据兴趣差异选择其中之一,通过网络资源库或者各大教育网站,获得相关信息资料、各大高校名师讲解,从而形成知识的初步理解;第二,课堂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选择相同主题的同学分为一组每个组内通过交流、沟通、协作、整合等学习环节,形成本组课题观点,并与全班同学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聆听并记录学生主题学习的困惑与难点,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观察学生的总体表现,并作个性化指导。[6]同时每个同学可以对别组课题发表看法,提出疑问,并用移动网络设备即时解决,也可以构成课下再探索问题。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探讨内容进行及时地引导与解答;第三,课后提升。课后思政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手机APP等形式上传拓展资料,进行网上讨论及训练成果的评价,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状况,方便教师个体关注与指导。同时开展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运用实践经历巩固理论认知,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标。

(四)紧抓“互联网+”时代契机,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互联网+”能否真正嵌入高校思政课堂,关键在于思政教师对“互联网+”时代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能力。第一,高校思政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主动认可并学习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多种网络媒介更新、重塑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避免与大学生之间不必要的“数字鸿沟”,保证双方获取信息元素的同步性;第二,“互联网+”是一个思想的“大染缸”,消极、反动、暴力等负面信息不在少数。所谓正人先正己,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高校思政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提高自身“免疫力”,加深专业知识底蕴,同时提高媒介素养,对当下时政热点做出及时有力的分析,引导大学生筛选正能量,抵制消极负影响;第三,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互联网+”注重用户体验的特性决定了“互联网+”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反思,关注学生思想变化,始终以学生动态为指南,及时进行教育引导;第四,熟练互联网络技术,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研发力。“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网络技术,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快捷准确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状况,并作定时追踪。甚者思政教师还可依据一线教育教学经验,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网络技术开发思政网络教育产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主流意识形态。

作者:张军成 翟幸娟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4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gsgl/276087.html

    相关专题: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cnki


    上一篇:高浓度精细化工废水处理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