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 >

地铁车站设计及建筑心理学的运用

摘要:本文首先简析建筑心理学的基本含义,从实际出发,对当前地铁车站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从而说明建筑心理学引入地铁车站设计中的必要性。最后,从乘客行为引导、创造乘客心理空间两个方面,详细阐述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建筑心理学知识的运用。

关键词:建筑心理学;地铁车站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导致大中型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地铁作为大运量、安全、舒适、快捷、环保的交通工具,新建地铁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措施。21世纪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对城市建筑空间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地铁车站不仅仅作为通勤空间存在,而是作为城市建筑空间一个重要的要素,这就促使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人员的身份,需要从工程师向空间设计师来转变。想要更好的优化地铁车站建筑空间感受,就需要将建筑心理学理念引入车站设计中,更多考虑乘客的心理需求对其行为的影响,更多关注人性化设计,并最终创造出能够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建筑空间。

1建筑心理学的含义

建筑心理学是环境心理学的分支,其以建筑体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物质科学技术手段建造的人工环境,不同于其他艺术品,只是在固定的时间空间内,人们可以具有选择性的视觉可达。建筑是具有强迫性的艺术,存在于人类生活的任意空间,是人类最直接的外界信息来源,而人的内心情绪跟随外界信息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建筑空间极大的影响着人类心理感受。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合理的运用心理学知识,从建筑使用者的角度,结合美学、哲学、社会等,对建筑空间、环境认知进行人性化设计。心理学知识的合理运用是建筑心理学最主要的特征。

2地铁车站设计基本情况

地铁车站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中,建设开发的地下建筑空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内部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全线车站为达到全线统一性设计原则,使得设计中常常忽略了乘客的心理需求。目前,我国地铁车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地铁车站空间形式单一

在城市交通系统当中,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建设过程当中的各个环节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地铁交通系统的最终表现形式,往往是这些关系相互制约的结果。作为交通系统当中的重要环节,车站自然也受到了许多的因素的制约。在实际的工程当中,城市规划、周边用地性质、产权单位配合度、周边地质环境,这些条件都会直接影响地铁车站的站位、埋深、换乘形式等。同时,根据实际的参与人员的意见,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但在对空间形式的选择,主要受到维护机构以及投资方的限制,一般来讲,地铁车站的空间形式,往往是狭长而扁平的。而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车站的形式也基本能够分为暗挖拱形断面与明挖矩形断面两种形式。因此,在地铁空间设计当中,封闭性以及基本的几何形式固定可以说是其最为基本的特点。

2.2存在多元化心理需求与空间标准化的矛盾

从心理需求的角度来看,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有,延伸空间的需要、扩大空间的需要、增强空间流动感的需要。然而,地铁作为全封闭的地下空间,其造价平均为每公里7到8亿,仅地铁车站土建工程造价基本为每平方米1万元。因此,地铁设计的基本理念为,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压缩车站规模,减小车站埋深、降低层高,以降低造价与投资。为了更好的提高地铁车站建设方面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对车站的设计以及施工程序等进行简化。从设计角度以及管理角度来讲,都需要找到有效的设计标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常规车站在布局、风格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统一的标准。这样的情况,使得现如今的地铁建筑空间形式十分单一,而作为地铁车站的设计者,由于直接使用标准化空间布局,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使得设计人,很难从乘客的心理需求出发,做出具有创新性的设计。

3建筑心理学引入车站设计的必要性

长时间以来,地铁都是十分复杂的地下交通工程,是各种复杂关系进行协调的结果。大多数人,都将地铁建筑看做是工程学的分支,主要关注车站的功能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地铁车站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对通勤需要的实现,更要求地铁车站具有艺术性、舒适性、人性化等特点。在车站设计时,建筑设计人应更多考虑,乘客的心理需求对其行为的影响。

4建筑心理学的应用

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人员,不仅仅是工程师,更是空间设计师。在车站设计时,建筑设计师应更多考虑,乘客的心理需求对其行为的影响,更多的关注人性化设计。大部分的乘客之所以选择地铁,是因为地铁的便捷性以及时间的可控性较强,这也说明了乘客希望能够缩短路途的时间,进站的乘客希望能够尽快的达到候车站台,有着较强的目标性。而出站乘客则希望尽快到达地上空间,方位的识别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对于地铁车站这样人流密集性的场所来讲,其最重要的空间设计需求为,设计出具有明确的方向感以及识别性较强的建筑空间。

4.1乘客行为引导

由于在地铁车站当中有着十分密集的人流,同时进入地下空间,缺少环境参照,乘客的定位能力会变得较差,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第一,要对进站出站的路径进行优化;第二,要在车站附近提供适当的驻足空间,并结合相应的景观设置,给乘客适当的环境参照,加强定位能力的感知;第三,应对车站与其他设施的接驳功能进行加强,加强地上与地下信息的沟通;第五,车站的人流密度较高,因此对于火灾情况下的人员疏散要格外关注,人在紧急情况下,具有习惯性,趋光性、从众性的心理特点。习惯性,人有习惯走老路,疏散时,会首先跑向平时经常使用的出入口或楼梯,因此,在设计时,公共区疏散门,最好设置在出站闸机旁,避免疏散客流混乱。趋光性,紧急疏散时,人有趋向于光明和开阔的本能,灯光设计时,需要运用光线的引导,将疏散客流引导向疏散方向。从众性,人在慌乱中,对群体行为具有与生俱来的信任感,地铁车站作为人流密集的地下公共空间,导向设计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指示,尤其是换乘站,客流方向较为复杂,因此导向设计需要清晰简洁,紧急疏散时,地面灯光指示,更方便人们识别,同时也有利于避免烟气吸入。

4.2乘客心理空间创造

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人类对空间有延伸性、扩大性、增强空间流动感的需要。在有限建筑空间内,如何营造大的空间感受,成为地铁建筑设计师,重要的设计任务。在车站空间设计中,利用绿化、导向牌等设计要素,塑造远景、中景、近景,形成不同空间层次,延伸心理空间,可以减小压抑感。同时人的视觉空间有限,但是心理空间是无限的,可以在地铁车站公共区装修中,利用装修材料、灯光效果增强透视感,营造空间的扩大感与深远感。车站公共区,分为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利用经出站闸机,合理分隔空间,可以有效引导客流,同时将公共区为设备区的分隔,设计为半透视型,暗示另一个空间的存在,扩大乘客心理空间。

5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对于交通也有着更高的需求,而这推动了地铁建筑的发展。在未来交通系统当中,地铁车站的空间模式也会发生定的变化。这就需要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多现场调研,多思考,运用建筑心理学的知识,分析乘客实际心理需求,运用技术手段满足乘客多元化的心理需求,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建筑空间。

参考文献

[1]丛强.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心得[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5):205-207.

[2]秦云,董丕灵,俞明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考[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3):9-17.

[3]韩伟强.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1):90.

作者:王岘 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地铁车站设计及建筑心理学的运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gsgl/262962.html

    相关专题:防范金融风险 制冷与空调


    上一篇:中医眼科学教学效果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