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及其内涵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是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相区别的本质因素,文化是人的产物,“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前苏联学者卡冈认为:“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各种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艺术生产的范围,即包括社会的人的能动性形式的全部丰富性。”对于文化的定义,世界上已有上百种之多,最通常的认为是: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人为事物的总和。同时,文化也包含了一切认知和创造人为事物的思维、行为、过程和方式,正如英国文化社会学家阿兰·斯威伍德(AlanSwingewood)所说:“文化是一种实践性的,是以意识、行动与特定的价值观作为基础,然后寻找改变世界的一种手段。”[1]33-34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成因、外化及其产物,在普遍而广泛的意义上,文化是人类通过与外在的、构成创造前提条件的环境相适应所实现的一切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心态和行为样式,以及由这些方式和样式的需要所创造的产品。这就是说文化不仅包括物的方面,而且包括心的方面和心物结合的方面。文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既是人适应自然、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人适应社会、人与人相互联系的结果。文化一旦形成并不断演进、发展,又会制约着包括设计师在内的所有人的心态行为及其与外在环境的关系,构成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们独具一格的生活风尚和行为样式,由此可见,“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人们的意识、价值观、心态结构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构成成分。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精神、风气和文化心理结构或文化心理逻辑,它们属于内在的隐型文化,对应于隐型文化的,是可以直接感知、易于认识到的,常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显型文化。根据文化学观点,通常可以将文化现象区分为四种形态:(1)物质文化:或称器物文化,是人类生产劳动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如工具、器物、建筑和机械设备等。(2)智能文化: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科学技术知识。(3)制度文化:是调整和控制社会环境所取得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的组织、制度、法律、习俗、道德和语言等规范。(4)观念文化:表现在意识形态中的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及文学艺术等精神成果。广义的文化是一种包括以上四个文化层的“大文化”,它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独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而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2设计文化的属性
文化通常表现为人类行为方式以及这些行为意义的符号结构。既然文化的本质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那么与设计本身(既包括设计结果,也包括设计行为)相比,设计文化的领域及其内涵要更加丰富(如图1所示),这主要体现在当代设计是社会性的,它既是通过社会性的流通和销售方式来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消费(消费文化属性),也通过长期社会性的生产进化和文化作用,来影响用户行为和观念(物质文化属性),同时设计本身还是社会性的创造行为(造物文化属性)。在设计“人类化”的过程中,当代设计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社会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物质文化,作为社会化消费的对象———消费文化,作为社会化的设计行为———造物文化。
2.1物质文化
产品作为工业设计的对象和人为事物,是人类生产劳动所创造的物质成果,与人一起共同存在于社会中,其目是为人服务的,其文化首先表现出物质文化的特征,这也是设计文化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那么什么是物质文化?美国耶鲁大学的艺术史系的朱利斯·大卫·普朗(JulesDavidPrown)将物质文化界定为:“对物质文化研究是在特定的社区与社会,通过人工制品探索人们的信念、价值、观念和态度……物质文化这一术语也用来指称人工制品本身。”根据物质文化的观念,人们生活且穿行于一个物质材料的世界,从独木舟到汽车,从城市到乡村,物质产品包围在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周围,人们生活在其中,而不是偶尔遇到的独立领域(ScottLash,2002)。人们的行为、饮食和休闲习惯及他们的价值观念,部分来自于他们所生活的物质环境,来自于房屋空间中所存在的日常规律,或者来自于他们所期望的着装方式[2]26。作为物质文化,设计对人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人也是产品的创造物”,作为社会性的消费者和使用者,要完全脱离现代物质产品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从物质的角度考虑,产品是材料、制造和其他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一部产品的物质文化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这也正是在强调物质技术在现代产品中的核心地位。物质文化的研究主要关注产品的物质技术和表现形式对人的塑造方式,探索产品是如何通过形态、技术与操作方式来引起和培养人们的经验、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情感、审美观、价值观和精神理想,比如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交流和思维的方式,E-mail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信件;通过网络购物,有些女士完全改变了传统逛街购物的方式,也改变了传统购物和挑选产品的观念。同时,转账买单改变的不仅仅是付钱的方式,还有付钱时的感觉和情感———现金交易可能使她们感觉到花钱过多,而转账似乎没有这种体会。在当前产品的设计中,为了向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宣传、推销和创造用户体验,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表现出了多维特征,除了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视觉的(Visual)形式外,产品和服务都具有多元的、综合的自我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诸如综合运用触觉的(Tactile)、嗅觉的(Olfactory)或文本的(Textual)表现形式等。例如,很多用户都使用过传统的产品“换气扇”,无论是在视觉上或操作行为上,都培养了用户类似的经验(如图2)。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正是从排气扇所形成的用户视觉和触觉经验出发,设计了一款CD机(如图3),只要将CD放进去,拉一下垂下来的绳子,就可以开始播放CD。这个过程就好象打开换气扇一样,与换气扇的使用方式一致。当人们凝视这台CD机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换气扇的形象,激发人们对过去某种生活和使用经验的回忆,从而对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同时,用户的身体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特别是脸颊附近的皮肤,感觉似乎格外的细腻和敏感,简直就像等待吹过的风一样等待着播放出来的音乐。
2.2消费文化
设计品的最终目的是消费者的消费,消费是人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在早期社会中,消费主要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和现象,侧重于消费的实用性,即“使用价值”或“有用性”的消费,主要限制在“基本需要”的范围内。随着物品数量和种类的大大增加,人们生活的日益丰裕,在消费活动中,社会和文化的因素日益突出。特别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先后进入了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如何处理因大量生产而堆积的产品是生产厂商和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设计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在丰裕社会背景下,产品消费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而在于产品所蕴含的符号和象征意义,消费已经成为人们身份、地位和品位的标志,人的消费越来越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法国社会学家G·巴塔耶用“彻底的消费(IntenseConsumption)”这一概念来描述这种不论效用而仅以象征意义为目的的消费,这样的消费不追求任何生产意义上的用处,消费的结果是毁灭物的世俗效用而得到某种象征意义。近代美国经济学巨匠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BVeblen)提出的“炫耀性消费”,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Bourdie)提出的“品位”和“审美”消费,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所提出的符号消费等,都不是以消费物品的使用价值为唯一目的,而更看重被消费的或使用的物品的象征意义。因此,在当前社会中,消费不再只是满足基本需要的活动,更确切地说,设计的消费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受文化影响和导向的,这一现象为设计带来了新的方向、风格和式样。人是文化的存在,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人的消费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渗透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人的欲望受到文化的界定,人的需要都是在文化中产生的,设计价值的判断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即使是人的最基本的消费活动,都蕴含着文化的意味,很难脱离文化的语境来抽象地讨论人的需要和消费,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消费习惯、特色和偏好,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而消费产品,如服饰、陶器、家具、建筑等的风格及其转变构成了一定社会生活时代和地理空间的标志,形成独特的识别要素和风格特征,传承和发展着。同时,消费本身体现着文化的功能,折射出消费者的文化品味和社会地位。通过消费可以区隔阶层、性别、年龄和职业,形成社会认同的基础,从而组织社会;通过消费,使个体从群体之中浮现出来,自我意识和人的内在独特性格从他人中脱颖而出。加拿大人类学家麦克可瑞肯(G.McCraken)则直接认为,消费者使用被赋予了文化意义的消费商品,能够表示不同类别的文化、培养一定的生活价值理念、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建构自我概念,并见证和标记社会变迁。产品不只是因为它的功用或使用价值而对人有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赋予了产品意义,构建了产品在意义系统中的价值和地位。随着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消费越来越受到文化的影响,产品消费正在从侧重使用价值的消费走向对符号和象征意义的主观性消费,设计消费也正在成为区分消费者个性特征的基础,这种消费文化的趋势将创造和引导着新的设计潮流和方向。
2.3造物文化
作为动态的文化形式,设计文化不仅包括设计的文化消费,也包括设计的文化创造。造物文化,意指工业设计作为一种社会性和创造性的造物活动,其设计行为具有独特的文化性质,这种性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文化创造与传播的设计目的和设计行为的独特方式。工业设计一词刚开始出现时,便被定义为大规模生产的商品进行外观设计,因此它已经与消费文化的创造紧密结合在一起,设计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消费文化系统中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创新性的服务。当然,工业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创造商业文化,在设计商业化的过程中,设计还需要肩负起支持文化多样性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职责,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如图4所示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设计,其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同时,在色彩上采用了源于中国汉代的漆红,漆红是承载千年中国印象的象征。整个火炬的设计,就是再现和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设计作为区别于艺术与科学的第三种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造物行为,DanielKoh将“设计文化”定义为设计师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思维(Think)和工作(Work)的方式[4],NigelCross则将设计文化定义为设计师的认知方式(DesignerlyWaysofKnowing)。总之,设计作为在特殊文化背景和设计情境下的反思性实践活动,是一种目标导向的问题解决过程,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结构和组织方式。
3工业设计对象的文化结构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ClydKluckhono)提出:“文化是历史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的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该定义表明,文化不仅有其内容,还有其结构。关于文化结构,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层次说,等等。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中,对文化的理解是基于不同的思维角度,对文化的关注点也各不相同。比如在语言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中,文化通常被描述为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的结果,如语言、风俗习惯、宗教、艺术、思想和行为等。而从设计学科的角度来看,众多的领域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Lee等提出了三层次的文化结构:器物层(Artifact)、价值层(Value)和基本假设层(Basicassumptions),与之对应的设计对象的属性表现为功能层(Func-tion)、审美层(Aesthetic)和象征层(Symbolic)。克拉克(Clark)等发展了Lee的文化的层次结构,提出了文化的空间结构模型,认为研究产品文化对象要从如下三个层次着手:外显有形层(OuterTangi-bleLevel)、中间行为层(MiddleBehaviorLevel)和内隐无形层(InnerIntangibleLevel)外显有形层:以具体的可感知的物质要素呈现出来,它是可见的或可触及的符号,如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肌理、结构等。中间行为层:主要包括人类在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或约定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使用方式和生活经验等。行为层是主要蕴含在产品中的,能通过产品的可感知部分折射出来,能通过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的有效分析而获得,但并不直接显现。在产品设计中,行为层体现为产品的功能、使用性、操作性等。行为层次的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可用性。内隐无形层:主要包括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情感特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它是内隐的而不可以轻易感知的产品精神内涵,必须通过对历史地域的文化背景分析和阐释,才能有效获取产品内隐的文化内涵。在设计中产品,文化的内隐层主要体现为产品的文化特质、风格特征和情感体验等。虽然对产品文化的分析可以从不同的结构层次入手,不同的产品文化的表现也可能有不同层次的侧重,但在现实的产品中,优秀产品的文化表现往往是多层次的融合。图6所示的意大利Alessi公司与台湾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发的“满清家族系列厨房用具”,主要是借用身着满清服饰的小人儿的符号对厨房用品的外观(造型、装饰、色彩等)进行设计,从外显有形层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图7所示的是德国设计师NicolasThomkins设计的“DedonYinYang休闲椅”,该设计从中国古典哲学中获得灵感,在外显层面上汲取中国传统的太极黑白鱼图形元素,传递出强烈的动态特征;整个设计由两个高分子聚合纤维编织的座椅组成,古铜为阴,银白为阳,沿着阴阳的交界,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和谐交融,表现出了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同时,圆韵的弧度非常符合人体工学的原则,满足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要求。在文化的表现方式上,该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外显层、行为层和内隐层。该设计最终获得了德国红点奖最高奖项“最佳设计奖(BestoftheBest)”。
作者:彭静昊 吴志军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