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 >

高校新闻传播课程教学研究

一、教学目标整合与教学过程模块化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整合为通过理论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和初步训练,使学生能够通过新闻传播现实现象掌握本质规律。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学习,可以分解成认识、理解、记忆、应用、掌握等几个阶段。学生认识、理解和记忆知识的阶段应该是以“学”为主的信息处理过程,而应用和掌握阶段则是以“习”为主的技能训练和培养过程。因此,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分解成认知结构建构和创新性应用两大模块。认知结构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图式(scheme,schma)”,在传播学中称为“基模”,词的创造者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1]即图式就是主体对于某类活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或认识结构。根据这一思想,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能容纳各种新知识或者具有容纳各种新知识潜力的认知结构。因此,认知结构构建模块应该是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教学的基础模块,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任课教师通过对知识点间联系和重点、难点的讲解,让学生迅速建立比较完整而且同化和顺应能力强的认知结构。创新性应用模块应该是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提高模块或者是能力模块,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新闻传播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两个模块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整套理论课程的学习方法,自学其他学科理论知识事半功倍,适应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此外,创新性应用模块需要学生自组团队申报选题,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研究方向和思路,并通过改革评价体系和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创新欲。

二、教学内容调整与教学方式高效化

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理论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和知识点相对稳定,这是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总体认知结构的基础。因为“基模的应用在个人层面上是一个自动的、无意识的过程。”[2]而学习却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的可控行为。那么如何将无意识、自动化的心理结构外化成一种可感、可知、可控的思维工具,就是专业教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英国“记忆力之父”东尼•博赞(TonyBuzan)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方法,即“思维导图”(MindMap)。思维导图主要由关联项和连接线构成,模拟人的扩散思维习惯展开,配以形象化辅助记忆图标,是记忆、学习和思维的工具,完全可以作为认知结构意识化的工具。因此,在认知结构构建模块中,需要用5%~10%的课时量将思维导图和快速记忆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那么教师课堂教学只能讲授论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预习中实际遇到的理解难点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具体调整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传统的授课内容是大套餐,那么调整过的授课内容就是小套餐加自助餐,这样的授课形式倒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书、查资料自学,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印证和评价自学成果;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充分备课,以应对学生反馈的问题。此外,在认知结构构建模块中,至少需10%的课时量解释、强调、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回忆和整理认知结构,并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这一学习过程是知识点内化的重要步骤,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起辅助作用。

三、小结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改革研究涉及新闻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系统学等学科,是课程群改革,是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效缩短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时间,开拓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理论课学习职称论文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性和独立性。

作者:孙玉 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新闻传播课程教学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gsgl/187465.html

    相关专题:水产论文 城市交通论文


    上一篇: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情境创新方法
    下一篇:软件工程的多媒体制作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