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口腔护理方案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病人给予改良后口腔护理,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口臭、口腔溃疡、口腔真菌感染及VAP发生情况、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病人口腔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方案能显著降低机械通气病人口臭、口腔溃疡、口腔真菌感染、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口腔状况。
关键词:口腔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病人一般在机械通气48h后或撤除呼吸机后48h内的时间段,较易因口腔护理效果不佳而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的发病率为18%~60%,且具有高病死率[1]。由于受疾病本身影响和机械通气的原因,护士在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病人护理的过程中,易忽视口腔护理或口腔护理不到位,从而导致VAP和口腔相关疾病的发生[2]。因此,做好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对改善病人口腔卫生和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3]。本研究在常规口腔护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以寻求更方便、更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11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病人在进行气管插管前无呼吸道感染现象;②气管插管前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生素;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间≥72h;④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排除标准:①晚期慢性消耗疾病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②口鼻腔有病变、外伤、畸形及颅底骨折者;③有龋病或义齿者[4]。原发疾病类型为:多发性损伤15例,脑外伤2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7例,其他原因7例。两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均为3d~20d。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为(50.25±4.16)岁。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为(50.19±4.27)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病人本人或昏迷病人直系亲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操作者在进行口腔护理前需戴帽子、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前备齐所需物品,摇高床头30°,病人头部偏向一侧,将其口腔内部的分泌物吸净。②用止血钳夹氯己定液棉球,依次擦洗口唇、牙齿、舌头、口腔颊部及口腔底部,时间≥2min。③操作完毕,让病人取舒适卧位,护理人员整理床单位,并按照相关规定将用物进行处理。口腔护理每日2次,时间分别为07:00和19:00。1.2.2观察组观察组给予改良式口腔护理方法,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操作前,操作者戴口罩、帽子,并严格按照6步洗手法洗手。除某些有特殊要求疾病外,如神经外科脑室引流术和高位截瘫等,均将床头摇高30°,将病人头部偏向操作者,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净口鼻腔内分泌物,用密闭式吸痰管吸净气道内痰液,去除胶带并记录气管导管门齿处刻度。②用儿童牙刷蘸取0.12%氯己定液,依次轻刷病人牙齿、硬腭及舌面,采用螺旋形刷洗咬合面并适当加压。③用注射器取50mL氯己定漱口液冲洗病人口腔,每次冲洗前将气管导管气囊用气囊测压器调节为25cmH2O左右,保持支气管内壁与气管套管外壁或气管插管呈完全密闭状态。口腔冲洗过程中,防止冲洗液随缝隙流入病人肺部,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④口腔冲洗完毕,为病人涂抹护唇膏,放置或更换新牙垫,用胶带将气管导管进行妥善固定,再次吸净套囊及口咽部上滞留物,将导管气囊压力调至最小闭合压力,病人取舒适卧位。⑤操作结束后,整理用物。口腔护理每日2次,时间分别为07:00和19:00。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口臭、口腔溃疡、口腔真菌感染及VAP发生情况,口腔功能状况。VAP诊断标准为:①胸片与机械通气前相比,出现新的炎症病灶或浸润性阴影。②肺实变临床体征和(或)满足以下任意1条者:发病后对病人的肺部或气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分离,发现新的病原体;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为脓性;血常规白细胞伴或不伴核左移且浓度<3.5×109/L或>10.0×109/L;体温>38℃,出现发热;③肺炎发生于呼吸机辅助通气48h后。口腔功能评估:采用口腔评估指南对两组病人的口腔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包括吞咽、口腔黏膜及嘴唇情况等8项指标,每项指标采用1分~3分制进行计分,正常计1分,轻度受损计2分,明显受损计3分,总分为8分~24分,分值越高口腔功能越差。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口臭、口腔溃疡、口腔真菌感染及VAP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2.2两组病人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见表2)2.3两组病人口腔功能比较(见表3)
3讨论
临床上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的难度较大,这是因为口腔护理的通路被气管插管阻挡,同时,护士在口腔护理过程中担心气管插管脱出发生意外,也使口腔护理比较棘手[5],另外,部分护士没有认识到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因此,护士在口腔护理实际操作中只是对病人口腔进行简单的擦洗,导致口腔护理无法发挥作用[6],使得口腔护理效果不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口臭、口腔溃疡、口腔真菌感染及VAP发生情况、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口腔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口腔护理方法中常用棉球进行口腔擦拭,但棉球的摩擦系数小,很难将舌背、牙齿表面及舌苔清洁干净,且难以对臼齿处进行有效的清洁,采用棉球擦拭口腔,清洁效果不太理想。本研究对常规口腔护理进行了改良,换用儿童牙刷擦拭[7],儿童牙刷可将口腔内贮存的革兰阴性菌清除干净,并能彻底清洁牙齿,对改善机械通气病人口源性口臭具有良好的效果[8]。采用儿童牙刷和氯己定液冲洗口腔,能有效减少细菌硫化物分解造成的口臭,减少套囊上滞留物及口咽部的细菌含量,同时复方氯己定液气味芳香能达到清新口气的作用。口腔溃疡是由炎症刺激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致使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形成深至黏膜下层的凹陷破溃造成的,口腔溃疡病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微循环障碍、免疫失调、细菌感染和遗传性因素等,在口腔溃疡的治疗上,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确定的治疗方法。机械通气病人无法经口进食,且其口腔环境湿润温暖,利于各种病原菌、细菌的繁殖和寄居,这种情况下病人的口腔极易产生溃疡。因此,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降低口腔溃疡的发生[910]。VAP重在预防,因此,加强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1]。改良后的口腔护理方法,通过强化口腔护理的机械作用,同时配合氯己定液进行口腔冲洗的护理干预[12],有利于降低VAP的发生率。综上所述,改良口腔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病人的口腔卫生情况,同时还能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护士应充分认识到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的重要性,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科学的口腔护理方法。
作者:张晓琳 张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