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
1.开设民族文化的相关课程。黔中作为多民族地区,有丰富的民族情韵,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利用民族文化,并把富有黔中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体育、民族节日等内容引入校园,通过对这些民族艺术的学习、欣赏和创作,对这些民族文化能够有效地得以发展和传承。例如,通过学校教育将黔中苗族蜡染、银饰工艺,屯堡地戏、花灯等民族民间艺术引入课堂,为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2.加强民族特色文化的研究。各级研究机构应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引进人才,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形成民族文化研究的浓厚氛围。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综合性、交叉性的民族特色文化的研究,例如,黔中文化、屯堡文化、地质文化、旅游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相关研究,尽力把每一个特色文化项目打造成精品,注重树立黔中特色的文化品牌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推动黔中特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也可以扩大黔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3.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黔中应结合黔中旅游发展的实际,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将开展地域文化教育与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结合起来,采用“校企联手,双向互动”的思路,加强与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通过聘请民间艺人课堂教学,为黔中乃至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蜡染、刺绣、雕刻、山歌演唱、民族舞蹈、地戏表演等应用型专门人才。此外,还可以支持和鼓励参与文化用品开发、民间艺术开发和文化产业建设,发挥艺术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为民族特色文化产品提供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服务。这样不仅可以为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服务,还可以把知识优势转换为文化产品,增加当地老百姓的收入,为民族文化教育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二、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它包括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生活在黔中的人民给黔中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是黔中巨大的精神财富。如何将这些文化遗产转化成现实的精神或物质财富,有效利用这些文化遗产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这是值得黔中人慎重思考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应转变观念,增强危机意识,积极创建行之有效的文化保护机制,实施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确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可持续发展。1.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有形的文物形式存在,它是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物质承担者。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黔中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文化遗产,如普定县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黔中文庙、王若飞故居、关岭古生物化石群以及黄果树瀑布、龙宫、格凸河等自然文化遗产。为了增强黔中的文化底蕴,必须加强黔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以黔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主线,以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黔中文庙、王若飞故居等为重点,积极推进黄果树申遗的步伐,对现有的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非物质的形态在群众中广泛传播,这种以传统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化对地方发展产生惊人的影响力。在社会现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黔中的一些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严重,民间传统艺术技艺濒临灭绝。因此,我们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掌握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等,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形式进行记录、储存和整理;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档案库和数据库,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3.加强制度化和法制化保护。制定有关地域文化资源保护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例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检查等相关制度,根据法律规范严明执法和严格监管,增强从业人员的维权保护意识,大力推进文化遗产的依法保护,促进黔中地域文化产业市场的有序发展。此外,增强从业人员的维权保护意识。对从业人员进行《知识产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掌握与文化创意相关的法律知识,使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维权知识,在知识产权遭到侵权时,懂得寻求相应的法律缓助。
三、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推动力。对于珍贵的、原生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黔中民族文化,要通过创新制度,创新载体,创新形式,激活文化资源的生命力,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保护。[2]首先,文化理念创新。一般来说,民族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上的不发达往往导致文化发展上的落后。因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为了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对于黔中民族文化资源开发问题上,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落后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如屯堡文化开发上,只注重局部利益而忽略整体利益,只追求当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只讲开发而不讲保护,或者只保护不开发,这直接影响屯堡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想有效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就必须摆脱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利益观和发展观。也就是说,在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时,不能片面认为对民族文化资源应给予绝对的保护,以此否定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也不能一味抱着金饭碗乞讨,只有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才能发现文化资源为人类造福的潜在价值。[3]只有尊重当地民族文化传统,把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才能使人们从文化产业建设中得到实惠。此外,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沿海发达城市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经验,充分考虑地域文化资源的承受能力,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做到系统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从而避免项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确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性转化。其次,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文化管理是以文化为基础对企业所实施的管理,它主要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通过对黔中民族文化资源的调查发现,一些政府部门在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过多地采用引导和扶持等行政干预,这导致许多文化产业并未真正进入商业市场轨道。为此,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建立健全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4]这样可以划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限,理顺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使文化管理部门做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第三,文化产品设计创新。文化产品设计创新并不是全部抛弃以前的东西,而是在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基础上加以研究,在题材选择、设计上进行大胆创新,着重从传统文化、外来文中吸取营养,从异地文化中找到精华,体现出文化元素、民族要素和时代因素。根据顾客不同的需求,采取差异化战略,采用适当方法进行设计生产,开发具有黔中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如通过设计创新,提高黔中工艺美术品、蜡染、雕刻、刺绣等各类旅游商品的工艺水准和包装水平,使产品充满文化创意,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四、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政策推介
对于地域文化资源而言,其保护与开发应该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强化的关系。只有对民族文化资源实施有效保护,通过对文化资源合理的产业化开发,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才能有效地协调产业开发与文化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使之形成良性的利益互动。1.加强文化人才建设。在文化人才建设中,要努力建设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者、民间艺术家、旅游人才队伍,通过吸引、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等方法全面提高文化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开发能力。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文化企业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提供资金用于对员工分层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和创新水平;民间艺术家要转变观念,在不损害自己利益前提下,作为政府或企业组织的专项培训和讲座的主讲人,对从业人员进行传道授业,使传统民间手艺后继有人并发扬光大。2.实施民族文化产业工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黔中实施民族文化产业工程过程中,必须按照省推进的“六个一批”文化工程,对黔中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努力发掘黔中民族文化资源的内涵,积极推进现代技术在民族文化领域中的应用,,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项目建设,积极开拓广阔的民族文化产业市场,努力推进出版、印刷复制、影视制作和文化产品批销等产业中心,重点建设一批大型影视制作、动漫、音像电子、印刷复制和演艺等产业示范基地。[5]规划建设黔中特色民族文化市场,建立一批文化产业中介机构,为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3.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政府对民族文化的扶持主要在于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力保障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在加大民族文化产业资金投入的同时,要注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只有加强建设农村和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切实保障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创建良好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使民族文化资源更好地转变为文化资本,才能增强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因此,黔中市政府及各县区政府应落实国家和省优惠配套政策,对民族文化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在利税提留、土地租赁、信用贷款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对文化产业园区、民族文化示范基地,享受与省级文化产业园、文化基地同等的优惠条件。同时,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申报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对进入民族文化领域的民营企业,在土地租赁、投资核准、信用贷款、税收提留以及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给予比国有文化产业更灵活、更优惠的政策待遇。4.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市场。黔中是贵州省西部的黄金旅游线,有响誉中外的五A级黄果树风景旅游区、龙宫风景旅游区,有名震四方的屯堡文化,有鲜为人知的布依风情,有充满神韵的格凸河等。要构建黔中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必须以旅游业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提升黔中的旅游文化竞争力。因此,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大主导力度,紧紧围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对旅游形象、旅游产品和旅游营销进行规划,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相应的支持,做大做强黄果树、龙宫两个5A级国家旅游景区,提升旅游文化品牌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政府需扶持和培育一批本地文化骨干企业,加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通过对黔中各种民族文化资源创意包装或积极经营,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两者之间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拓宽旅游文化产业市场,实现民族文化的价值提升。
五、结语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黔中作为黔中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保护不够、开发不够,文化产品在市场中所占份额比例较小,文化影响力不够,严重制约着黔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加强黔中民族文化资源的宣传,多措并举,积极努力,奋发进取,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积极促进黔中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实践行动,提升黔中民族文化软实力。
作者:陶文彩 单位:安顺学院
第二篇
一、当前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现状研究
1.现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历经几百年的科技革命历程。在短暂的社会转型期巨变中,西风东渐,中国社会也经历着各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冲撞融合。为了对当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的民族文化认知和自信度有一个确切的了解,本文作者对所在学校不同年级、不同院系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6份,有效率为95.3%。问卷内容涉及对关于中国传统工艺,艺术,民族风情,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方面的认知,认可,和践行度调查,及其在涉及当代生活衣、食、住、用、行,以及精神文化消费方面对中西方文化的认可和接受程度。2.问卷结果。该图表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积极和消极并存。积极方面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比较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心珍视民族文化并愿意在行动上去参与弘扬民族文化;部分同学虽然不太了解传统文化,但是愿意通过学习去了解和践行中华文化。消极方面则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缺失和对民族文化的消极中立态度。很多同学表现出对民族文化认知的缺乏,却依然没有动力,没有愿望去了解和践行民族文化。图2反映出除了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之外,大部分学生对西方的网络科技,食品安全,教育方式和影视资源呈认可并接受的态度。有近70%的大学生认为在看完一部西方流行电影之后,自己对待生活的认识会有一些改变,但思想会比较充实。这说明在当前网络条件下,很多西方文化观念以影视,娱乐等形式给国内大学生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两个图表反映出虽然中华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认可度较广,但主要只停留于意识阶段,不愿意去付诸行动去发扬和实践,总体呈现出严重的民族文化自信缺失状态。3.民族文化自信缺失原因分析。1)拜金主义使文化处于被“戏谑”的尴尬境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利益和物质的追求似乎成为当代社会的共同目标。之前信守的“先人后己,重义轻利”的思想被遗忘在城市的角落,使文化也处于被“戏谑”的尴尬境地。一些走秀的电视节目也纷纷追赶时尚的潮流,宣称“理想”成了超人的“内裤”,不能随便展示。以及近期普遍流行的“屌丝文化”,使文化成为供人调侃,娱乐的对象。2)迎合社会潮流而产生的文化“庸族、低族、媚族”现象。转型期的社会形态下,容易出现一些真正适应时代变化,引领时代潮流的典范,也会造成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机遇而郁闷不得志。为了迎合社会潮流,使自己快速跻身名人致富的行列,涌现出大批像芙蓉姐姐、凤姐、小沈阳等以“自嘲,自谑”等方式曲解中国文化的“低族、媚族”现象。3)西方意识形态影响下否定中华文化的“文化西化”现象。据调查,约有60%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方式接触到各种西方信息和文化。互联网和电子科技的发展普及,将西方的意识形态带入中国,给国人思想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以美国“三片”———薯片,芯片,影片[4]为主要方式的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造成了明显的民族文化自卑和文化西化现象。具体表现在对西方节日愈发重视,对中国传统节日愈发冷淡;对西方教育向往憧憬,对中国教育一概否定;对西方影视津津乐道,对中国娱乐节目嗤之以鼻等等。4)没有精神依靠而产生的“文化失语”症。在调查中有一部分学生既不满意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也不愿意加入“西化”阵营。在文化认可和践行中更多地表现为“无所谓”的文化中立态度。这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文化失衡或文化遗失现象。很多学生在社会巨变中找不到心灵的归宿,无文化可依产生一种“文化失语”或“文化焦虑”症状。具体表现为对韩国成功申遗“端午节”礼仪事件的气愤和无奈,对法国高价拍卖中国“兽首”淡漠和无助,以及对于西方各种媒体对中国事件进行歪曲宣扬的无奈和麻痹心理。
二、培养民族文化自信的几个途径
当前大学生中普遍的民族文化缺失现象除了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干扰之外,与中国民族文化自身建设失衡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说到:高校教育必须围绕其四大功能展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与传承。[3]高校要注重在学生中开展民族文化自信教育,使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得以提高。1.在信念中坚定民族文化。青年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快速了解社会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形成阶段,对多元文化的鉴别能力欠缺,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干扰和影响。高校应当帮助学生坚定民族文化信念。通过营造良好的民族优秀文化氛围,提供途径鼓励更多的学生学习了解民族文化,表扬勇于实践、乐于践行民族文化的大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的情操。同时,高校应当联系家长与社会,共同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随时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力量,进而自觉的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信念。2.在吸收中发展民族文化。在当前西方科技、文化、信息无孔不入的情况下,完全杜绝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是不可能的。高校教师应当帮助并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西方知识和文化,并教会他们以正确的态度、辩证的思想去认识、了解、看待中西方文化。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与意识面前懂得扬弃和坚守。在吸收西方文化优点的基础上发展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具有更强大的包容力和发展空间。3.在创新中传承民族文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缺失的很大原因就是文化发展创新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停留在过去的辉煌里,没有与现代社会接轨。高校作为创新与传承文明的载体,应当以更积极的态度,现代的方式将古老文明创造性的推广传扬开来。以高雅,自信,正义,积极的态度传承民族文化。本文作者在淮海工学院展开的每年一度的国学知识竞赛,就是用现代的舞蹈、音乐、手工等途径以歌舞、晚会、小品、影视等现代舞台表演方式在学生中进行选拔并表演,使选手和观众都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传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学生中取得较好的反响。4.在实践中践行民族文化。物质利益的驱使使很多人心中的道德标杆失衡,使传统的助人为乐的道德标准受到了挑战和考验。高校应当承担起践行民族文化的重任,创造条件和机会去弘扬正义,传递民族文化正能量。使符合社会道德,弘扬正义的传统文化和文明行为,得到良好的践行和认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去传递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展示民族文化自信。像淮海工学院在内的很多高校暑期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民族正义和真善美的民族精神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在帮助社会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心中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使民族精神传播的更远更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思想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因而成为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根基。坚守民族文化自信,才能使国家永远强大,无坚不摧。要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着眼将来”[1]。即以客观的姿态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肯定和坚守,以开放的胸怀对外来文化的甄别与吸纳,以创新的方式弘扬和传递民族文化的精髓,以实践的态度将文明与文化自信落到实处。相信在大学生中进行的民族文化自信教育,一定能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将来有更大的感召力和传染力。
作者:张长胜 单位:淮海工学院 法学院
第三篇
1研究设计
1.1目标文化词汇的选择选取本研究的目标词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民族名片是最主要的参考标准,这些民族名片都将作为目标研究词汇。第二,参考国内英文网站对贵州、贵州少许民族文化的宣传报道情况。这些网站包括《中国日报》(英文版)贵州频道、人民网(英文版)、新华网(英文版)、CCTV-英语频道等。经过筛选,本研究选取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词共有35个,大致分为10大方面。地名:贵州、贵阳、遵义。旅游景点:黄果树大瀑布、梵净山、西江千户苗寨。饮食:茅台、糯米饭。节日:“六月六”、摆手节、吃新节、白族团圆节、壮年、仫佬年、羌年。少数民族名称: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侗族、彝族(人口列前五位)。歌、舞、戏剧艺术:芦笙、侗族大歌、粑槽舞、猴鼓舞、黔剧。文学艺术:彝文献、水书。少数民族建筑:风雨桥、鼓楼。手工艺:苗族刺绣、布依族蜡染。体育、医药、信仰:独竹漂、瑶族药浴、回族清真寺、满族花塚。这些词汇基本可以代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全貌。1.2检索方法首先,参考相关文献,确定这些目标文化词汇的英译。其次,在COCA中对这些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词汇进行逐一检索,统计各文化词汇在COCA中出现的总频数,在各类语料中出现的频数,在每5年时段内出现的频数以及相应的百万标准化词频。由此可以确定某一目标词汇在哪一类语料、哪个5年区间段中出现频数最多,这些数据是定量分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在美国接受情况的基础性材料。为了保证检索结果的准确性,笔者会参照语境和相关搭配去除不符合要求的频数。
2检索结果与分析
检索结果表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美国社会传播极其有限。美国出版物/新闻机构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缺乏连续性。在选取的35个文化词汇中,只有贵州、贵阳、茅台、侗族、鼓楼这5个词汇有检索结果。苗族、土家族、彝族这几个词虽有少量检索结果,但无法确定和贵州有直接关系。贵州出现的总频数为39/0.08(前者为原始频数,后者为每百万标准频数,也就是每百万词中出现的频数,顺序高低排列以标准频数为准),其中杂志和学术中出现频数较多,分别是14/0.15和13/0.14。出现最多的年度区间是在2005-2009,频数是23/0.23。笔者将贵州与同处西南的云南、四川、重庆、西藏做了对比。云南出现总频数是178/0.38(为贵州的4.75倍)。四川出现总频数为311/0.67(为贵州的8.37倍)。重庆出现总频数是231/0.50(为贵州的6.25倍)。西藏出现频数为1796/3.81(为贵州的47.6倍)。贵阳作为省会城市,出现频数是4/0.01。同为西南省会城市的昆明出现总频数是54/0.12(为贵阳的12倍)。成都出现频数为88/0.19(为贵阳的19倍)。拉萨出现频数为210/0.45(为贵阳的45倍。可以看出,贵州和贵阳在美国受众群体非常有限,与同处中国西南的其它省市和省会城市相比也有一定差距。MaoTai有一个检索结果,Moutai有两个检索结果。茅台在美国社会知名度不高折射出中美酒文化的巨大差异。中国酒文化以白酒为中心,美国酒文化则以软性酒为主,因此美国政府对烈性酒(包括白酒)的进口和销售有极其严格的规定[2]。侗族和鼓楼各有7次,均出现在2008年5月《国家地理》杂志推出的一期中国专辑,素材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贵州省黎平县地扪侗寨体验生活时所写的《时光边缘的村落》一文。
3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在美国传播有限的原因探析
3.1经济原因经济基础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文化产品就越丰富,对外传播的渠道、方式、手段就越多,传播效率也就越高。美国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国文化,进而推行其“文化霸权”,强大的经济基础是根本条件。据统计,在2013年上半年全国各省、市(直辖市)、自治区GDP排名中,贵州以6802.14亿元人民币排在全国31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的第26位[2]。很显然,由于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贵州经济发展还比较滞后,因此在文化产品丰富程度、文化对外传播平台搭建、机会获得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制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3.2传播主体以官方为主,传播个体有限近年来,贵州开展了很多扩大文化对外传播的举措,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多彩贵州”、“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游”等主题宣传活动或演出活动。这些活动大多属于官方活动,官方是主要传播主体,因此在传播内容和方式方面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意识形态倾向[3],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美国人心理层面的不适,传播效果就会打折扣。通常认为,对外传播主体以民间姿态出现时,更有利于传播效果产生[4]。另一方面,传播个体少。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贵州每年公派到美国的各类人员交往活动就比较有限。自费到美国留学深造的人数与经济发达省市也有较大悬殊。另外,贵州对外经贸往来也不如经济发达省市那么频繁。这就意味着有可能在美国传播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个体数量有限,而能够出去的人当中,真正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又不多,因此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效果也就不理想。3.3对外传播人才匮乏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对美国传播,事实上是弱势文化条件下的文化对外传播,因此,人才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对外传播是一门专业学问,传播人才既要熟知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又要熟悉文化受众群体的心理和思维习惯,不能简单理解为懂英语就能胜任文化对外传播工作。贵州地理位置较偏远,虽然环境优美,但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如何吸引或自己培养优秀的传播人才也是贵州文化走出去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4提升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在美国传播的策略
4.1加快经济发展,助力少数民族文化对美传播贵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2012年,贵州省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经济目标:确保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高于西部地区平均、高于贵州以往水平。2013年上半年,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贵州依然以12.5%的GDP增速领跑全国。毫无疑问,贵州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在美国的传播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根本保障。借助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施工工程装备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中国(贵州)生态旅游发展论坛、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等大型对外经贸交流活动扩大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在美国的影响力。在对美经贸合作过程中,贵州企业不仅要抓住市场机遇,发展自身,还要增强宣传贵州形象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4.2政府继续加大对外传播扶持力度、扩宽传播渠道政府主导的文化对外宣传活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扩宽文化对外传播途径,让更多的力量参与其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官方的对外宣传。事实上,近年来贵州省着力打造的“多彩贵州”、“多彩贵州风”等主题外宣品牌和大型民族歌舞诗,已成为贵州和美国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加强贵州与《中国日报》(英文版)、CCTV-英语频道、新华网(英文版)、人民网(英文版)等国内主要英文媒体的合作。境外媒体也是“他塑”贵州国际形象、传播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邀请美国媒体报道贵州,鼓励他们全面、客观的报道贵州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同时相关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力关注美国媒体对贵州以及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报道情况,及时提供信息反馈,为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4.3加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外宣翻译,培养、引进传播人才翻译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产品要走出去,必须先过翻译关[5]。杨大霑曾指出贵州文化外宣翻译发展缓慢,文字资料不全、外宣翻译重视不够是主要原因[6]。加强外宣翻译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字资料要进一步挖掘。二是搞好这些文字资料的翻译。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举办翻译研讨会或是请专家进行翻译论证,保证翻译质量。同时,要培养自己的翻译人才。现阶段贵州依然缺乏专门的外宣翻译人才。贵州高校,特别是少数民族高校,要充分考虑贵州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加大翻译人才的培养,这些翻译人才必须既熟悉英语语言知识,又了解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翻译人才同样重要的还有传播人才。对外传播要靠人才的优势来支撑[7]。贵州高校应努力培养既懂外语,又掌握传播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增加人才储备。也可以与国内知名传播大学进行人才合作培养。引进人才也是一种捷径,通常认为引进人才比培养人才更经济。可以引进美国籍的传播人才,为贵州所用。研究表明,美联社的外籍雇员占全部工作人员的36%左右[8],这样的人员构成,大大提高了美联社的国际传播效率。4.4挖掘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让更多美国民众真正关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丰富是客观事实,但恐怕还没有人能真正说出贵州到底有多少少数民族文化。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检索数据来看,尽管“多彩贵州风”在美国多地上演,美国民众也有不少热情,但真正关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并不多。观看“多彩贵州风”演出或许只是去感受一下异域风情。因此,在积极保护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继续挖掘,提高利用效率。兼顾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民族、旅游等各种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和旅游的互补整合,让文化传播更具时代感,让更多美国民众真正关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5结语
本研究是将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英语语料库、传播学等学科结合在一起的跨学科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一步证明了语料库与文化研究结合的可行性,也为人们客观了解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在美国的传播现状提供了真实材料支撑。当然,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所选文化词汇有限,不能反映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全部。其次其中一些文化词汇的英译可能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检索结果。再有虽然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有4.5亿词,但依然不能反映美国社会的所有方面。因此,本研究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研究者来关注贵州国际形象,关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传播情况,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了解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作者:张小宁 单位:新乡学院 外国语学院
第四篇
1动画角色设计的意义
在后现代视觉体验的消费文化中,动画成为极受欢迎的视觉感受方式。如同影视等视觉艺术一样,动画角色留给观众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它本身所体现出的巨大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甚至会超过动画本身。各具意味的动画角色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该民族的性格属性和文化特征。许多经典动画角色不但是活泼可爱的视觉形象,更是跨越了年龄差距、文化差距、发展差距成为人们现实中重要的生活伙伴。不但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潜移默化地完成了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的输出。当下中国动画产业正走向复兴的前进道路中,产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动画产业链慢慢形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动画若要重拾昔日辉煌,从中国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走民族化发展路线才是理智之选。
2世界经典动画角色的启示
动画角色的民族特质主要依靠外在造型和行为举止表现出来,世界经典动画角色中有许多运用自身民族文化元素设计的典型案例,他们都恰到好处地突出了自身民族文化品格。认真分析研究这些经典动画角色的成功因素,将有益的经验为自己服务,设计出凸显中华神韵的民族元素动画角色,无疑是提高我国动画角色设计的有效途径。美国动画角色多诞生在好莱坞生产模式下,无论造型上还是动作行为上都带有明显的美国文化缩影。例如,动画《小鸡快跑》中的男一号公鸡洛奇,其行为设计就是典型的美国英雄主义。洛奇制作飞机几次试飞没有成功,最后千钧一发之际,洛奇协助飞机飞上了天空,反映出美国文化中所崇尚的英雄拯救世界,或救危扶难于重大灾难中的文化特点。和美国其他的英雄一样,洛奇有勇敢也有逃避的一面,剧情发展到高潮部分时,好莱坞模式的惯有段落让洛奇载歌载舞的欢快了一番,可以说洛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美国人。日本文化素来带有细腻、唯美、极致、善教化等特点,动画角色相应地走一条偏具象的、仿真风格的艺术路线。例如,宫崎骏的代表作品《千与千寻》,就带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征,千寻长着一张极为常见的亚洲小女孩的脸孔,配合片中出现的明治时期建筑风格的浴池,千寻身着打扮也是传统的日本服饰。她的肢体形象设计很好地展现出了传统极致、坚忍、认真的民族性格,千寻瘦小的小女孩形象与她面对歧途时曾有的彷徨和迷失,以及最终找到拯救自我和他人的希望的情节设计非常契合。
3动画角色设计与民族文化元素
(1)动画的发展呼唤民族文化。今天的动画艺术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各个国家不断地相互交流与碰撞,动画角色的文化内涵和造型特征都越来越趋向通行化和国际化。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设计出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动画角色,是每个中国动画工作者不可回避的时代叩问。曾经辉煌的中国动画在目前面对欧美、日韩等动画发展强国的强势冲击,逐渐丧失自信,忽视了自身优势,难有力作问世。客观冷静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世界经典动画角色对自身民族特色的表现正是他们的成功真正原因。对于中国动画角色设计而言,坚持民族化发展,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风族习惯、审美价值等东方神韵才是其进步发展的可行之路。(2)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动画角色不可能凭空设计,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留给我们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民族艺术语言作为难能可贵的吸收源泉,蕴含丰富多彩的造型素材,为动画角色的设计增加了文化内涵。除了文化传承之外,这种本土的借鉴还有利于受众群体的接受,文化基因的延续上、本质上是无法割断的,且包容性会越来越强。合理有效地对这种无形资源开掘和利用,提高动画角色设计的审美品位,这是未来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中国动画在这方面一些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证明了以上观点,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等。(3)塑造本土动画明星。中国目前的动画角色设计在世界横向发展水平的比较中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但竞争力不足也缺乏足够的自信,主要表现在属于我们的动画明星的匮乏。要树立本土动画明星就要吸收本民族文化,但要避免设计中采取对民族文化的简单移植、照抄照搬和闭门造车,还要关注国际文化发展趋势,适时地融入国际元素。我们的文化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如何更好地利用挖掘和吸纳是需要艺术家的审美素养来把握尺度的。因此,成功塑造本土动画明星一方面要放开眼界,展开胸襟,站在更高的世界视角上;另一方面要提倡艺术家加强民族文化素养,提高吸收中国本土文化精髓的艺术能力。
作者:赵凌飞 崔炳烁石 姜凡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第五篇
1贵州少数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旅游中的价值
1.1文化价值1旅发大会不仅使西江跃居全省乡村旅游的“龙头”地位,而且正在逐步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民族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鬼神之舞—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巫傩活动能满足信仰者的心理要求,因而巫傩之风的传承融入习族之中。2006年萍乡市芦溪县高楼村高跷傩舞队应毛里求斯共和国华商总会邀请,前往毛里求斯共和国参加4月29日举行的中国·毛里求斯城镇食品和文化节活动。苗族锡绣文化: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有上百种,堪称“无字史书”。苗族锡锈与其他民族刺绣工艺品不同,它是用金属锡丝条在藏青色棉布桃花图案上刺绣而成,目前其他民族尚未发现这种刺绣。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007年10月龙里三九评为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桥梁文化价值由于贵州特殊的地形地貌,“遇水架桥”成为武陵山区的主要风景,贵州武陵山区苗、侗、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修建大量桥梁,铸就桥梁文化。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明清古桥多达200余座。仅贵州石阡花桥罗家寨长约里许的小溪上,连建3座石拱桥,被称“一里三拱桥”。松桃大路风雨桥、思南筑溪佛圆桥、德江楠杆花花桥、印江汪家沟共济桥和石阡的汪河风雨桥等。许多古桥不仅是水上交通设施,更是人们心目中有“灵”之物,如:印江洋溪万里桥桥头石狮,被视其为“神兽”,石阡汪河风雨桥桥头护的古柏,被视其为“神树”;印江汪家沟共济桥旁修建文昌阁,使古桥与文昌相映生辉,丰富了桥梁建筑的文化内涵,“南溪锁钥”“人杰地灵幽情畅叙,物华天宝文彩风流”的对联是著名书法家严寅亮的墨宝。据《铜仁地区文物志第一辑》竖于印江县城南黔溪丰瑞桥头的碑刻是举人廖袭华撰写、严寅亮书丹的《丰瑞桥叙》碑,桥早不存、碑已断裂,仅残存111字而愈显珍贵。1.3夜郎文化史学家司马迁是介绍夜郎的第一人,在《史记·西南夷志》“西南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1999年夜郎研讨会召开后,除省内几十家新闻媒体报道外,《光明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华侨报》、台湾《黔人》杂志社等省外新闻媒体也相继报道了有关夜郎的情况。夜郎考古是当前贵州考古工作最主要的课题,2000年10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赫章县可乐村发掘了108座夜郎时期的土著民族墓葬,是近年夜郎考古历史性的突破,被评为2001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民族文化能促进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与了解,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同时也为民族地区创造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少数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旅游业中的地位也逐渐凸显。
2见证民族地区文化生活
贵州处于云贵高原东部,山多山高,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基本聚居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不少民族到现为止都还处于半封闭状态,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传承断层问题十分严重,只能依据民族档案的记载对民族地区文化深入挖掘和整理,让濒临消失的民族文化精华得到提炼、得到复活并传承,同时老人的赡养问题也得到圆满的解决并见证了民族生活。如:聚居着水、苗、瑶、汉等民族的荔波县,有着丰富多彩而古朴浓郁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最具民族风情的布依族婚礼中的唱“朗外”,盛大非凡的水族“卯坡”对歌、花灯表演、打糍粑、跳芦笙舞等,至今仍很好地传承;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的南方干栏式的苗族吊脚楼建筑,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服饰、银饰、语言、传统习族等,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研究中国苗族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足以表明了民族档案对于延续民族记忆,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3反映民族风情
贵州少数民族成份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各族人民都创造了蕴含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据统计贵州有1000多个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几乎每天都有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就是贵州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的真实写照。内容主要包括:农事文化、纪念文化、婚姻文化、礼仪文化、民间歌舞等,通过这些特色最浓、文化积淀最深、底蕴最厚的节日文化反映当地的民族风情。如:“2005年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首次开展的主题为“壮美大瀑布,多彩民族风”以来,现已成为贵州省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2011年安顺全市接待游客172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亿元。“多彩贵州”节目的播出,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如贵定县盘江镇的音寨已经打造成了布依民族文化村;被称为“唢呐之乡”的镇远尚寨土家族“八月八”是土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乐器与曲调;神秘的黔东南州“二月二”苗族祭桥节,一是无子的人家架桥目的就是保佑上天送孩子来,二是有子的人家祈求上天保佑孩子除病消灾,健康成长;流传于贵州北部侗族方言区的天柱县的北侗民歌,在民族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六月六”是布依族重视的传统佳节,有过“小年”之称,据清乾隆年晨李节昌纂的《南龙志·地理志》记载:“六月六栽秧已毕,其宰分食如三月然,呼为六月六。其用意无非禳灾祈祷,预祝五谷丰。”《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族的积极作用”,“适应当代生活,体现时代特点,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族,并不断地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族、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通过刺激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旅游业的增长,拓宽旅游业的服务领域是当今民族文化旅游的新策略。
4具有史料和科学价值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以地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为基础,地方经济的规划和决策需要以史为鉴,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所以,在创业之初都离不开历史积淀信息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杜定友老先生曾说:“文化不是凭空可以创造的,历史事实是不可抹煞的,保存文献的重要,希望政府当局、社会人士,加以十二分的注意。”
5结束语
少数民族档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承载物,凝聚了整个民族的智慧与结晶,体现了我国多元一体化的民族格局和国情特征。以往单纯的消遣旅游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旅游的需求,人们更注重民族文化、民族记忆等有文化特质的欣赏,更追求感悟民族历史痕迹、体会民族风族、鉴赏民族文化、探索古朴的民族文化风格等深层次的情感享受的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不但丰富了旅游活动,挖掘少数民族档案记录的有关各民族文学、艺术、科学、哲学以及民族风情等资源为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建设服务,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改变档案惯有的被动式服务。
作者:李庆红 单位:贵州省铜仁学院图书馆
第六篇
一、从对陌生人展露“微笑”中看俄汉民族的文化差异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微笑就是心灵的发言人。虽说如此,世界上还是有些民族在微笑是一种交际的世界语,是世界各国都能读懂的世界性语言,微笑没有国界也没有阶级之别,人人都有权利享受别人真心的微笑。正如美国著名的礼仪大师罗杰·E.艾克斯泰尔所说:“有一个世界通用的动作,一种表示,一种交流形式,它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与国家中,人们不分国别、不分种族地使用它,并理解它的含义。它可以帮助你与各种关系的人交往,不论是业务伙伴,还是朋友,它是人们交流中唯一最有用的形式,那就是微笑。“[1]微笑在交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交际中重要的乃至必要的组成部分。微笑不仅是交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节,而且还能给对方带来亲切温暖的感觉。众所周知,美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Keepsmiling!”(请保持微笑!)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一贯提倡“笑迎天下客”。然而,当你踏上俄罗斯国土,进入海关或者来到商店购物,迎面见到的并不总是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你也许会感到纳闷,甚至有些心灰意冷,其实大可不必。俄罗斯人不对你微笑并不是不友好的表现,也许是长期的民族心理习惯或千百年来民族交际文化观念的影响,人们常有“‘吝啬’微笑的俄罗斯人”的说法。尽管如此,并不是说俄罗斯人完全拒绝微笑,在其交际结构中“笑”仍占一席之地,只是他们的微笑有别于中国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而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俄汉民族在交际中的微笑存在着诸多差异,分析两民族的文化以及民族心理和交际实际,了解两国人民在交际中微笑差异的缘由,对我们学习和了解作为交际文化的微笑特点是十分必要的。一、从对陌生人展露“微笑”中看俄汉民族的文化差异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微笑就是心灵的发言人。虽说如此,世界上还是有些民族在实际的交际中不善于微笑。所以人们把世界各民族分为微笑民族和非微笑民族两类。一类是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西欧人等称为爱微笑的民族;另一类是斯堪的纳维亚诸国人称为不爱微笑的民族。在爱微笑的民族里,微笑成了这些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他们知道,微笑能使陌生人感到亲切,使朋友感到安慰,使亲人感到愉悦。你给别人以微笑,别人回报你以友情。微笑既是出于人们在交往中的礼貌,更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情表达。在欧美,给陌生人一个微笑,表达友善之意,是相当平常且深植在人民生活的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反射行为,根本无需多加思考。美国人不但对人彬彬有礼,亲切友好,对陌生人都会报以微笑,而且常伴友好的手势,口中也少不了“Howareyou?”(你好吗?)。日本人对初次见面的人微笑是试图表达自己内心的谦虚、谦恭的态度。所以人们称日本人的微笑是“暧昧的笑”,因为这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没有的表情。日本人像戴上了面具,当事人把真正的感情完全加以遮盖,把感情和表情严格加以区分。实际上,他们在克制感情,目的是要避免把自己不愉快的感情通过自然表情传染给别人,这是传统日本人处世待人的一种礼仪,在日本人的思想中认为这也是一种美德。在与中国人打交道时,你会得到充满善意的微笑,即使是对待陌生人,在正式场合“笑容可掬”似乎成了规约似的习惯。这是中国人举止文明、待人礼貌的表现。无论在哪里,“微笑”已经成了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个亮点,中国人已经把“微笑”视为一种“文化”,是“文明”的象征。俄罗斯人不属于斯堪的纳维亚诸国的人,但俄罗斯属于东斯拉夫人,也属于不喜欢微笑的民族。俄罗斯人富有同情心,他们善良和好客,但他们不喜欢微笑,这是有一些原因的。在东正教的文化中,发笑的是死神,是魔鬼和其他妖魔鬼怪,由此而产生成语“дьявольскийсмех”(魔鬼的笑声)。俄罗斯圣像画中的耶稣、他的门徒和圣人们以及圣母从来不笑。俄罗斯人有信仰宗教的传统,正是这种信仰造就俄罗斯人待人善良、诚实、严肃,而不随意笑的习惯。如果俄罗斯人对陌生人微笑则被认为是不正常的表现。从这可以看出,面部表情和语言一样烙有民族文化的印记。弗里森(Fresen)和汤姆金斯(Tomkins)在大量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显露规则的概念,它表明“每种文化都发展了一系列的规则,这些规则指导个人显露社会所认可的行为,它表达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所体验的情绪”。不同的显露规则,使得人们的面部表情在感情流露时的不同,那是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反应速度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掩而不露”是中国人的显露规则,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是“表露无遗”,这就使英语国家的人很难读懂中国人的面部表情。以笑为例,中国文化中的笑的含义是很丰富的,既可以表示感谢、赞赏,又可以表示“没关系”“一笑了之”;而英语国家的人则认为笑总是表示高兴、兴奋或者认为这件事很搞笑,这也就是为什么外国人搞不懂中国人笑的原因。俄罗斯人不习惯于对陌生人微笑,对陌生人微笑并非俄罗斯人的传统习惯或文化。俄罗斯人认为陌生人莫名其妙地对他微笑,不是因为虚伪假装友好,就是为了掩饰,假装一切事情都很正常。如果哪位俄罗斯先生在马路上对陌生姑娘微笑,或者姑娘朝不认识的小伙子微笑,这在公众眼里会被视为是举止轻佻、无礼的表现。在И.А.Стерник的文章《Улыбкаврусскомобщении》中讲了这样的一件事:一位美国妇女在圣彼得堡的大街上被一位俄罗斯老太太当面责问:“Чеготыулыбаешися-то?”[2]这也许是民族性,也许是气候太冷所致,更也许是长久的文化及生活习惯使然,除非原本认识,或是小婴孩,不然,很难在一个陌生的俄罗斯人脸上看到笑容。
二、从交际活动中的“微笑”礼节看俄汉民族的文化差异
俄罗斯人认为,微笑不是交际活动中必需的礼节,不是礼貌待人的标志。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和我们中国人在见面打招呼时,总是笑容可掬,通常认为对交谈者露出笑容是礼貌交际的要求,因为笑容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同时,这也是礼节的表现形式。而在俄罗斯人看来,礼貌交际不要求微笑。他们觉得微笑仅仅是交际活动中一种表面的东西,不是处处都合适的,而彬彬有礼的话语、礼貌的语调和友好的言辞、充满友好诚意的面部表情才是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所以俄罗斯人与人打招呼时不一定脸上带笑。因此,俄罗斯人在公共场合———如上班时或公交车辆中———很少微笑。他们认为笑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而莫名其妙、无缘无故的笑是不可取的。他们认为,人们微笑必有某种原因,有原因才有微笑的权利。在俄语中有句族语“Смехбезпричины–признакдурачины.”(无故而笑是愚蠢的表现)。我们的学生有时在课堂上突然笑声一片,俄罗斯教师很不理解,称之为“дурацкийсмех”(傻笑),学生们为此感到委屈,甚至愤愤不平。在俄罗斯的餐厅、公交、剧院等公共场合,我们的同胞常常会爆发出一阵朗朗的笑声,招来俄罗斯人的异样目光。俄罗斯人认为:“Смеятьсягромкопреждесчиталосьнеприличным,поэтомувзрослыелюдисдерживалисмех,прикрываяротладонью,--мужчиныприэтомделаливид,чтопоглаживаютбороду”(以前,大声笑被认为有失体面,所以成人笑时用手捂嘴,男人则做摸胡子的样子)。俄罗斯人在不明白别人笑的原因时对笑是非常反感的。就表面性、相对性和传统性而言,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具有两极性,他们既热情、开朗、情绪激烈,又很冷漠、沉闷、忧郁。许多外国人抱怨,在街上或宾馆、商店等某些公共场合对俄罗斯人微笑或在出入境时对俄罗斯海关人员微笑,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所以与不相识的俄罗斯人打交道,不要奢望他会笑容满面地与你交流以示对你的友好。就连英美人对我们中国人的微笑有时也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称之为“比蒙娜丽莎还蒙娜丽莎”的“不可捉摸的微笑”。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一位美国留学生回校后很不高兴地向中国老师诉说她在城里的不愉快遭遇,老师一直微笑地听着,一点都看不出感情的共鸣,学生很不高兴,质问老师:“你为什么发笑?这有什么可笑的?”因为在美国,老师会用很明显的感情共鸣的表情作出反应;而我们的老师看起来似乎是在幸灾乐祸。由于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微笑”的理解有所不同,所以就会让在场的外国人产生误解或不满。
三、从履行公务交际活动中的“微笑”看俄汉民族的文化差异
在履行公务交际活动中,俄罗斯人历来不苟言笑。许多东西方国家都提倡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开展微笑服务,有的地方还把这项规定列入“工作守则”。俄罗斯却从来没有“微笑服务”的传统。他们往往认为微笑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工作时就应该思想集中、态度严肃、不苟言笑。工作时笑会影响工作的完成和给事业带来损失。他们认为微笑同认真工作是不相容的,工作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应该聚精会神。因此,当你在俄罗斯的机关、银行办事,在商店、饭店购物和就餐时,倘若见到面无笑容、一副面若冰霜、不苟言笑的表情的工作人员,实在会让客人有种被人相拒千里之外的感觉。但切勿产生什么对立情绪和恶感。不能单凭这一点就认为俄罗斯人是不礼貌、不友好的,或者对人有敌意的情绪。俄罗斯人甚至还认为微笑、出声笑以及与此相关的愉快必须是在工作以外的时间。一些俄语谚语、惯用语把俄罗斯人对待工作和笑的态度刻画得清清楚楚。如,“Делу___время,потехе___час.”(工作和娱乐,各有定时。)“Некогдасейчасулыбаться.”(现在没有时间笑。)“Недоулыбоксейчас!”“Недосмеху!”(无暇取笑,无心取乐!)[3]如果在俄罗斯的一位外国人在办公务时笑,有人就会埋怨他:“Чегозасмех!”(有什么好笑的!?)因为俄罗斯人的微笑准则拘泥于熟人之间,而且多在工作之余。在他们看来,工作和笑应当是迳渭分明,两者不能同时并存。这有别于中国的“笑口常开”或美国人的“Keepsmiling!”。中国的商业和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顾客微笑,以此表现乐业敬业。在服务岗位,微笑更是可以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让服务对象倍感愉快和温暖。如,北京王府井大街百货大楼优秀营业员张秉贵,从业27年中,就是靠和蔼的微笑服务始终赢得顾客赞誉、赢得个人和集体的无上光荣。美国的零售业巨头创始人山姆·沃尔玛的“三米微笑”原则,山姆鼓励职员们说:我希望你们能保证,在离顾客三米之内时,用眼睛跟顾客取得交流,并微笑问:你需要什么帮忙吗?这就是著名的沃尔玛“三米微笑”原则。今天的沃尔玛拥有如此的成就和地位可以说是与“三米微笑”原则分不开的。再看,康纳·希尔顿是号称全球旅游业之冠的希尔顿酒店总公司的董事长,当他的资金由最初的5000美元增加到5000万美元时,他有些沾沾自喜。但他的母亲对他说:“除了诚实以外,你还得想出一个简单可行、不花钱又行之久远的方法,去争取顾客的再次光临,这样,你的旅馆业才是前途无量的。”希尔顿经过苦思冥想,认为只有微笑才符合母亲所说的要求。于是,他把微笑待客作为最基本的经营方式。他经常到设在世界各地的酒店去视察,每到一地,他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今天微笑了没有?”希尔顿的座右铭是:“我们脸上的微笑应当成为旅客的阳光。”持之以恒的微笑最终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希尔顿的成功有目共睹。可见,微笑,一个小小的表情,竟能有如此大的功效,说起来总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可无数事实却证明了微笑不单单是一个表情,更是一种武器,一种征服自己、征服他人的武器。它传达的是一种喜悦、一种安慰、一种兴奋、一种浪漫、一种呼唤和一份心情。有这么一首歌,“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这是对微笑的一种渴望和呼唤,微笑应该是无处不在的,但俄罗斯人没有这样的传统。这和我们中国人要求的“笑口常开”正好相反。据说今年俄罗斯某航空公司曾向外国旅游部门驻俄机构征求过改进工作的意见,各国参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建议,就是希望俄方的服务人员能够多一点微笑。但好笑的是,俄方研究后提出的改进口号竟然是:我们的不笑正是为了让你们更好地微笑!你看,俄罗斯人有多么固执!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知识,微笑也要讲究合适的场合和语境,弄懂交际双方的习惯和国情,否则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四、从“微笑”的语境看俄汉民族的文化差异
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作为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两大民族,已经形成各自迥然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性格。提到俄汉文化差异,自然会联想到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文化差异的话,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两个国家比俄罗斯和中国更具可比性了。因为在世界民族中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任何一个民族的精神都不像俄罗斯民族精神那样复杂。这是因为俄罗斯民族不仅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幅员辽阔的疆域,而且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和一个对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的宗教。正因为如此,俄罗斯人不习惯逢人便笑、不习惯用微笑去博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感、以微笑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他们认为微笑必须事出有因。只有碰上令人高兴和开心的事,才情不自禁地发出会心的微笑。没有愉快的心情,脸上就不会出现笑容。不少俄罗斯人把西方的礼貌微笑视为矫揉造作,笑起来令人厌恶。他们把经常挂在脸上的微笑称作为“дежурнаяулыбка”(没完没了的微笑)。尽管在工作和面对陌生人时俄罗斯人不喜欢“微笑”,看起来淡淡冷冷,但在熟人之间和闲暇时,他们从来就不“吝啬”微笑。如果对交谈者抱有好感,俄罗斯人马上就变得非常热情、非常够义气,他们的脸上则充满了真诚善良的笑意。亲朋好友相聚,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人们忘却生活中的不愉快,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开怀地笑。这时的笑不是出自交际中礼貌原则,而是发自内心真诚的笑(искренныеулыбки)。相比之下,在中国有接近九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当有陌生人主动向自己微笑时感觉非常友好,或者是自己的友好形象得到认可。因为微笑有效传递了友好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缓解生活压力、建立和谐关系以及打造和蔼可亲的个人名片。笑脸不只是快乐和友好的表示,也能传递道歉与谅解的信息。在公共汽车上因急刹车踩了别人的脚,微笑就等于说“对不起”;与陌生人相遇或相撞,微笑是为了向对方表示自己没有敌意;服务行业的人脸上常带着微笑则是欢迎和友善的表示。我们东方人比较含蓄,感情不容易外露,不像西方人、尤其是拉丁语系人那样,从面部可以看到七情六欲的展现。中国人习惯用面部来遮掩感情,而不是显露感情。中国族语“看脸色办事”和“给人脸色看”更将面部表情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察言观色”便成了跨文化交际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通过俄汉民族文化交际中“微笑”这一非语言现象的差异比较可见,作为交际行为组成部分的微笑在俄汉民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显示出两个民族的特殊性。了解两民族交际中微笑的差异,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两国人民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我们在各领域中进一步加强两国人民的交流与合作。
作者:汪成慧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外语系
第七篇
一、两汉时期东北各民族物质文化的趋同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渔猎经济和游牧经济原本就是东北边疆民族经济的重要成分,而在中原农耕经济传入后,多种经济模式融合与扩散则是自然而然的文化交流结果,多种经济模式并存成为东北各民族经济的主要特征。其二,就手工业而言,汉代的东北各民族普遍掌握了铜、铁冶铸技术和制陶技术。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汉代,辽东、辽西两郡皆设铁官,铜器、铁器、陶器以及相关的铸造遗址也被大量发现,这表明在东北的汉郡地区铜铁冶铸业和制陶业已经高度发达。就边疆民族而言,对铜铁冶炼和制陶技术也都有所掌握,相关遗存在东北全境都有所发现,说明在东北边疆民族都或多或少地掌握了铜铁冶炼技术,区别仅在于发展水平的高低。并且,从考古成果来看,东北地区某些类型的铜、铁器与陶器,在器具制作的表现形式和制作理念上都表现出一些类似的特征。以金属兵器为例,目前出土铁制兵器最多的东北地区汉代遗址是今辽宁省西丰县西岔沟古墓群,共发掘出铁剑71柄,分木柄和铜柄两种。木柄铁剑是中原地区早已出现的样式,是中原式样的兵器向东北地区传播的结果。铜柄铁剑分为触角式铁剑和长杆穿环式铁剑,有浓郁的东北地方特色,“西岔沟类型的触角式剑和长杆穿环铜柄铁剑极可能是来自东北地区的两种剑柄首与来自中原地区的铁剑身在当地融合的产物”[8]。此外,很多地区发现的金属兵器都呈现出这种特征,如吉林大安汉书二期文化遗址“出土的铁器,主要有銎形斧和刀两种……形制同于战国至汉时期华夏———汉族使用的同类器物”[9]140;辽阳三道壕遗址亦出土了若干铁刀、铁剑,其形制基本与中原类似等等[2]。陶器制造上,汉代“红衣”陶在东北地区全境都有大量出土,这种带有红色彩绘的陶器,并“不是某种考古文化或某一古代民族所专有的特征”[9]140,而是广泛流行于东北各民族中的具有地区内共性的一种物质文化表现形式。汉代东北地区的陶器,还广泛装饰有绳纹、压印纹等装饰性图案。如吉林前郭尔多斯红石砬子遗址[10];黑龙江平洋墓葬[11];吉林省大安市渔场墓葬[12];吉林省扶余县北长岗子遗址[13];辽宁省辽阳市三道壕村落遗址[2];吉林省通化市高句丽赤柏松山城遗址[14]等等,都出土了类似的带绳纹、压印纹的陶器。这说明汉代东北地区的居民对于某些生活器具的制造上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审美倾向,其制作理念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表现出在物质文化表现形式上某种内在的同一性。第三,汉代东北的贸易已成为各民族与区域之间常见的经济成分。就整体而言,汉代东北地区与中原的贸易是很有规模的。史载:“彭吴穿秽貊、朝鲜,置沧海郡,则燕齐之间靡然发动……东置沧海郡,人徒之费疑于南夷。又兴十余万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远,自山东咸被其劳”[15]。这说明东北地区的贸易商品至少已经经漕运到达山东等地,且贸易规模很大。东北各边疆民族皆有闻名中原的土特产品,如夫余产“名马、赤玉、貂豽,大珠如酸枣”[16]2811。小水貊产“貊弓”,秽族产“乐浪檀弓”、“文豹”、“果下马”、“班鱼”等,乌桓产“氀毼”,鲜卑产“野马、原羊、角端牛,以角为弓,族谓之角端弓者。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蠕,故天下以为名裘”[16]2811。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各族的特产都是原生态的人工加工成分少的产品,这与汉代东北各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相一致的。而在东北境内亦曾大量出土了西汉“半两钱”、“五铢钱”以及“马蹄金”,分布遍于东北全境。这说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汉代东北地区已经得到广泛流通,同时也说明在东北区域的内部,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贸易也是十分活跃的,基本上具备了某些经济共同体的特征。
二、两汉时期东北各民族精神文化的趋同
汉代东北地区的古民族在社会发展程度上要落后于中原地区,这一时期的东北各边疆民族基本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部落联盟时期,虽然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夫余进入了奴隶社会,而高句丽已经孕育着封建社会的因素”[17]383,但部落联盟制还没有完全消除,而如挹娄、秽等民族则还没有产生统一的部落联盟首领,其整体社会发展水平较东北汉郡地区和中原地区要远为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汉代东北各民族的民族信仰还基本停留在较为原始的自然崇拜阶段。如《后汉书·东夷传》载高句丽“好祠鬼神、社稷、零星,以十月祭天大会……其国东有大穴,号禭神,亦以十月迎而祭之”,北沃沮“或传其国有神井,窥之辄生子云”,秽族“常用十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又祠虎以为神”,夫余“以腊月祭天……有军事亦祭天”。《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乌桓:“敬鬼神,祠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以日月星辰、天、洞穴、动物、自然界不可知物等为崇拜对象的泛灵主义自然崇拜在汉代东北古民族中广泛存在。而从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18]方面来看,我们也可以找到东北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内在一致性。例如,汉代的东北民族普遍尚礼乐。按《后汉书·东夷传·序》:“东夷率皆土著,憙饮酒歌舞,或冠弁衣锦,器用俎豆。所谓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者也”,这说明在汉代中原地区某些已经缺失的礼仪文化在东北地区各民族中仍有保存。如俎豆,本为西周时期祭祀、宴飨时使用的礼器,在汉代中原地区已经不再流行。而汉代的东北边疆民族皆“食饮用俎豆”[16]2811,“唯挹娄独无”[16]2812,说明俎豆的使用在汉代东北地区是非常常见的,以至于挹娄不用而显得极为特殊。汉代的东北民族还广泛使用东夷民族的传统礼节蹲踞礼。如《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乌桓:“父子男女,相对蹲踞”,《北史·高丽传》载高句丽:“好蹲踞,食用俎豆”,说明“这种东夷人特有的蹲踞礼在东北地区延续的时间非常久远”[19]。汉代的东北各民族还广泛喜好乐舞,基本上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据《后汉书·东夷传》,夫余“以腊月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行人无昼夜,好歌吟,音声不绝”,高句丽“皆洁净自憙,暮夜辄男女群聚为倡乐”,秽族“常用十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名之为‘舞天’”,《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乌桓“至葬则歌舞相送”。此外,辽东地区发现的很多汉墓壁画,如辽阳北园汉墓壁画中的乐舞图[5]109、棒台子壁画中的杂技图[20]等,都表现了汉代东北地区乐舞文化的盛行。汉代的东北民族普遍尚武。如《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夫余“其人粗大强勇”,挹娄“种众虽少,而多勇力……便乘船,好寇盗,邻国畏患,而卒不能服”,高句丽“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沃沮“人性质直强勇,便持矛步战”,秽族“能步战,作矛长三丈,或数人共持之”,《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乌桓“族善骑射……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族贵兵死”,这些都是对汉代东北民族尚武心理与悍勇民风的直接描绘。同时,大量武器和铠甲在东北全境都有大量发现。如大安汉书二期遗址曾发现了很多带孔骨片,很可能是铠甲的组成部分,“应和当时军事活动频繁有关”[9]140,又如大安渔场墓群曾出土大量铁制兵器,“大量武器的随葬及武士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表明战争已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12]。就社会意识形态而论,汉代东北民族社会中并没有产生原生的社会意识形态,甚至还没有能够对自然与人类社会进行理性思考,其民族性的哲学、文学还没有产生,或者仅停留在口头阶段而无法留存,呈现出向中原文化靠拢的态势。汉代东北地区普遍受到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并以汉郡地区最为显著。汉郡地区,随着大量中原流民、官员以及知识分子的涌入,儒家文化得到了大规模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汉郡周边的各东北民族也都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深入影响。如朝鲜半岛,自“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21]后行“八条之教”,其后“使人知禁,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扃,回顽薄之族,就宽略之法,行数百千年,故东夷通以柔谨为风”[16]2811-2823。又如秽族“自内属已后,风族稍薄,法禁亦浸多”[16]2811。这些都是“从原始淳朴民风走向阶级社会后社会风习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又是在汉朝强大统治推动下出现的”[17]383。东汉王充曾论,“辽东、乐浪,周时被发椎髻,今戴皮弁;周时重译,今吟诗书”[22],这说明东北地区的各民族在语言、服饰、文化思想乃至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中原文化的深远影响,如辽东地区发现的“临丞印”就可以证明[23]。汉代东北的民族艺术同样表现出中原文化影响的鲜明印记。从考古资料来看,东北地区各地出土了大量带有装饰性纹饰的器物。一方面,这些纹饰广泛的描绘了如鹿、豹、羊、猪、狗、鱼等动物形象,体现出传统的渔猎文化。另一方面,这些充满艺术气息的纹饰中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如内蒙古察右后旗赵家房村鲜卑墓葬曾出土“长宜子孙”铜镜,察右后旗二兰虎沟墓群则出土了带有双龙纹饰的铜饰[24],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原艺术象征手法,被东北地区的边疆民族所借鉴采用。此外,辽阳地区发现了多处汉代古墓壁画,“继承了中原内地绘画的优良传统……是中原艺术在东北的移植和发展”[17]383。综上,笔者认为无论是在物质文化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汉代的东北各民族都表现出了广泛的趋同性。这为东北地区成为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同质性文化聚居区打下了基础。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汉代的东北各民族文化在细节表现上存在着诸多迥异之处,但这些不同之处基本上都表现在文化躯干的枝蔓上,就文化的内核与动脉之处,趋同性则较为明显。
作者:李路 李德山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