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 >

高校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大规模招生,各大高校的教学管理都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以至于造成高校人才输出质量的问题。本文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制度建设、师资力量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就目前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希望能为其他学者研究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教学改革;质量危机;教学管理;对策

1.引言

过去几十年,教育一直是我国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而反观我国教育改革之路,却是一路坎坷。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显示,我国普通教育数量相对较多,而中等教育层次中职业教育的比例很少。为缓解升学压力,我国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政策,即普通教育演变为升学教育,职业教育演变为就业教育。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人数不断增加,以及高校招生人数有限,于是,在1999年,教育部提出“高校大扩招”的政策,以解决长期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问题,使高校不断输出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截止目前,经过两次国家重大教育改革,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给高校管理提出挑战。从我国目前的高校管理看,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上。结合近几年高校教学管理的成效分析,高校在教学管理模式、制度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为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增强师资力量。

2.高校教学管理基本现状

2.1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及观念落后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目前高校教学的管理中,主要是教师和职员在协调管理,并没有真正的教学管理专业人员,高校教学管理整体水平不高由此凸显。再加上教学管理人员观念落后,还专注于机械式、家长式管理及重经验管理,缺乏现代管理意识、思维方式及管理理念,基本上都是服从行政命令,即上级下达命令,然后原封不动地照办,并没有与具体问题结合,也没有从学生角度考虑,简单地、机械地、习惯地管理教学工作。这些由教师和职员组成的管理队伍制定出的教学管理政策与方针,自然不是那么周全、严谨了,造成教学与管理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体现不出,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2.2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倘若一个高校没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则其教学工作秩序必将混乱,教学质量必将下降。而目前高校大都是延续传统普通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即由上而下,逐次管理,校长管理整个学校,教务处管理各院系,而忙于上课的教师则处于最低端,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教师处于教务处与学生之间,时常受困于许多事务里,不得脱身。制度的建立,其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但有些高校往往先从自身利益出发,然后考虑学生权利,这就违背了高校的办学宗旨。虽然这几年,学生权利逐渐为大家所认同,但事实上,一些高校学生并没有什么权利或者说只有少许权利,学生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从高校走出来后往往缺乏敢于创造的动手能力。同时,某些高校也忽略了教师的权利与地位,导致教师只能按照下达的任务应付了事,很少有积极性为学生做更利于教学方面的创新。这样的管理方式,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权限弱化,增强了学校部门领导的权力,成为一个人管理学校,而不是学生、教师、领导共建学校,为学校的明天奋斗。

2.3一些高校学风不良

目前,轻视素质教育,重视应试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于许多高校。其主要表现为:(1)采用平时成绩加卷面成绩考核学生,造成学生考前恶补复习,忙于应付考试,并没有真实学到知识,沦为考试机器。(2)逃课严重或者人在教室心在外。在这样的学风环境下,学生习惯于最后期末考试每科成绩达到60分就算过关。于是,考前学生四处忙于找考试相关资料而疏于学习巩固所学知识。(3)作弊、替考现象十分严重,不用勤奋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成为许多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热衷的追求,高校是学生求知治学的地方,不是学生传播懒惰、不思进取的地方。不良学风一旦形成,学生会无心向学,再好的教学也会无所用处,高校的教学管理也将会举步维艰。

2.4高校教学与科研比重把握不准

由于我国高校的评估主要是按学术成果来评定,因此,很多高校在科研方面盲目攀比,加大科研投资力度,而忽略教学管理,出现政策导向上严重失衡的问题。有些高校教师忙于搞学术或者工程,放松了教学,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主要表现为:(1)科研任务扩大化。学校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以督促教师进行知识更新和提高教学水平。或者自己为了达到某一水平,强制自己额外多投入精力在科研上,进而忽视教学;(2)教师绩效考核简单化及教学质量评价弹性化。有些高校甚至把科研成果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导致教师的精力投向科研,献身科研,从而不思考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3.高校教学管理问题应对之策

3.1管理机制的改革

(1)对目前高校的教学管理机制进行识别,积极探索创新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管理机制,权力下放,教学管理职能细化。即教务处与各二级学院各自明确权力,适度加大院系的责权,让各学院系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的作用。同时,适当增强教师的管辖权力,以激发教师投身学校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效能。(2)赋予教师、学生更大的教学管理权,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师与学生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园建设,使高校可持续性地发展。

3.2管理手段的革新

从信息化管理方面着手,即管理过程中全部采用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平台。教务处为控制中心,下达任务及收集任务完成数据;各院系作为工作站,对任务进行分解,下发至各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分析整理并完成规定指标,然后反馈至院系,最后由院系上传到教务处。从学籍管理方面着手,即“学分与学年”制并行。学校不限制学生修其他专业学分,但学生在规定学年必须修满本专业课程的学分。这样不仅可以拓展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从实践教学管理方面着手,即聘请一些具有实践经历的高级工程师及博士人才授课。同时,注重青年教师的实践培训。采取革新实践教学内容、学生自主选课的管理方式,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3.3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的提高

要想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其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管理与政治素质。为了提高高校目前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让其减少凭经验管理的概率。面对特殊情况,可以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方案,也可以工资与绩效挂钩,即教学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其工作效率与表现可以体现其工作能力,根据其工作能力奖惩,可以极大地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服务学校,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可以定时召开教学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会议,总结或改进教学方案,进一步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感。

4.结语

根据上述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政策决策性高及需要长期改善的管理工作。因此,要使高校教学管理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师生,就必须采用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结合高校自身情况,进行高校管理模式、制度及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同时,需要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管理,从而使高校教学管理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实际,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不断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真正达到教学管理标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苗沂.提高普通高校教学管理效率的策略研究[J].教学实践,2010,09:100.

[2]罗煜.民办本科高校构建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初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01).

[3]母国光,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齐晓宇,姚洁.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4).

[5]解琼.浅析我国教学管理的现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5):14.

[6]王麟娜.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1(3):91-92.

[7]朱永江.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缺失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0(11):63-64.

[8]韩月奎.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对策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5(3).

[9]黄宝玲.浅析如何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6).

职称论文

[10]韩忠月,王瑞英.刍议学校文化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11]张娟.浅析高校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0(7):144.

[12]王平祥.以创新精神推进教学管理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作者:殷雄 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gsgl/168202.html

    相关专题:中国律师杂志 毕节学院学报编辑部


    上一篇: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方法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