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文言文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摘要:基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高中文言文教学也要力求探索新路,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求,这是我们中学教师要面临的问题。本文尝试从理解与探究、质疑与解疑、自主与合作这几个方面提出构想,从而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审美意识以及文化素养,激活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
关键词:兴趣;有效的问题;自主和;合作;高中语文
高中文言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尤其是新教材中出现古诗文大量增加,美文不断增多的情况,如何把自主探究性学习与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是改革文言文教学的关键之一。一个恰当且适宜的结合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从文言文知识的学习、能力培养与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之间得到相互转换,从而在理解与探究、质疑与解疑、自主与合作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鉴赏水平、审美意识以及文化素养,激活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本文就结合这些方面谈一些构想。
一、提升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接受学习的过程,它不是来自教师课外作业布置的推动,而是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也就是学生自身兴趣使然,只有让学生产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才能推动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进程。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寻找结合点,使自主探究性学习与文言文教学结合这一过程充满生动,不可消灭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内驱力,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探究欲。如教师讲“祸患常识于忽微”(《伶官传序》)一句中的“忽微”一词时,可让学生动手做三件事:一让学生查注释,弄懂“忽微”的意思;二让学生找出类似“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句意思的成语,俗语;三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祸患常积于忽微”的典型实例。这三件事,不仅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使学生真正弄懂了“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句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这样的教学实例给自主探究性学习找到了兴趣的结合点。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个实践性的活动,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这里的课外包括所学课文涉及的文史知识、相关作家作品、秩事趣闻、常用的文言诗文工具书查阅等内容,教师或介绍内容,或推荐书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范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高中许多文言文篇章的教学离不开背景介绍,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相关背景,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去,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己讲述背景故事。可以在课前给学生介绍一些资料,甚至把学生不易借到的资料借给他们,有时还允许他们把一些资料带到课堂上“照本宣科”。以期在背景资料的学习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的兴趣可增可减,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引路人,使学生走上自主探究之路。兴趣这个结合点是前提,它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基本,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点燃学生的热情,使之积极主动参与,文言文探究学习才有可能性。
二、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
由于时代的原因,文言文在长期教学中,少不了逐字逐句的讲解和翻译。许多教师生怕学生对文言文的字、词、句的“不知”和“不懂”,造成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困难,大多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包办”政策,从字、词、句的理解翻译,到思想内容的概括无所不讲,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在被动中接受老师所谓的知识的传播。无法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更谈不上自主探究学习。另一种教法目前较为盛行,教师习惯于自己先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这种方式有时固然能引导学生思考,但教师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学生的问题,很可能还会束缚学生的情感指向和思维路径,而自主探究性学习重点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问题意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探索。例如,针对学生中普遍常见文言文词句的解释问题,可要求学生在每篇课文授课前,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去积累归纳。自己发现难点,自己解决,在对全文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一部分学生很可能对文章的个别翻译有些疑问,教师则可顺势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和见解,然后在全班讨论,充分肯定学生的勇气与合理部分,给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机会。问题的提出是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开始,要使之与教学结合延伸化,还必须激活学生读后写作意识,抓住文章的主旨或某一方面的感受,抒发己见,是对问题探究的深化、创新。如学习了杜牧《阿房宫赋》之后,可让学生自主命题写读后感,揭示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联系今天的社会现实,告诫人们勿忘节俭,居安思危。不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课文问题探究的再认识。
三、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的精神
自主探究性学习不但立足于自主探究,而且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实施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应构建起人格互重、平等自主、共同合作的学习平台和运作机制,从而以主人的身份去完成自主探究教学任务,让每一个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最佳的发挥。如在一堂文言文课的最后环节,把学生分成小组来学习———理读文言文,有条理地整理课文知识,积累实词、虚词、佳句或讨论课后作业,小组的同学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分析,甚至争论。疑难问题交由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解决不了,可由全班共同研讨,在教师指导下解决。学生积累的实词、虚词、由小组派代表写在黑板上,感知到名言佳句当堂诵读。这样既增加课堂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又训练学法,而且在诵读中共同体验到文言佳句的艺术魅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合作这一组织形式中,应重新定位,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态度,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比如在教文言文自读课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当教师,让学生主动承担教学任务,由所在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探讨,完成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内容的设计,一篇文章通常让三至四个人共同承担。然后从中挑选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上台讲课。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在探讨中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树立学生的信心,开发了创新的智能。当然,在授课过程中,难免出现讲课的学生有时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当,对同学提出的问题阐述不够清楚、全面等。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起到引导、启发作用,指导他们尽量不偏离学习目标的轨道,应该意识到合作不仅是为了集思广益,相互切磋,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而且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为,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顺应教育社会化的需求,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实施这一教学变革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观念的提高和更新,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自主探究性学习与文言文教学结合的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循序渐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俞建斌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
第二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板书设计
摘要:板书是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古奥难懂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板书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简明形象的板书设计可以概括文章内容、突出重点、提纲挈领,教师通过别出心裁的板书设计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强化高中生知识记忆。
关键词:板书;高中文言文;提高兴趣
强化记忆文言文是高中语文课程中较为艰涩难懂的一部分,如果教师使用传统的讲授法,将课文内容以成片密密麻麻文字的幻灯片呈现出来,会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更觉得枯燥乏味,高中生又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很难发挥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板书教学则能促使双方更好地沟通和结合。”[1]所以教师需要用精彩的板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板书是一堂课的灵魂所在,它囊括了文言文课堂上四十分钟最宝贵的知识记忆点。教师如果在文言文教学中能够设计出精彩夺目的板书,必然会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笔者就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使用优秀板书提出以下看法。
一、巧绘布局,提高兴趣
传统的板书设计都是内容明了、线条单一的简洁概括,缺少很大的趣味性,但教师通过不拘一格、创新立意的板书设计,不仅能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可把《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板书设计为:该板书把课文内容与亭子的设计巧妙地进行图文结合,使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化,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引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情绪,从而促进思维高度集中,更快地掌握知识。让学生轻松地走进王羲之笔下兰亭里发生的所想所感。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板书,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好奇心强,喜欢挑战,解决问题具有独立性,能在学习中获得很大的充实感和满足感。”[2]借此创造出课堂艺术氛围,让学生在美感体验的过程中轻松学到知识,构建轻松、活泼、高效的课堂。
二、巧引线索,疏通文章
由于文言文具有言文分离的特点,教师逐字逐句的串讲,学生会听得厌烦,并且经常是读通了后一段就忘记了前一段的内容,所以梳通文意的过程是重要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巧引线索,帮助学生理解,如《鸿门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全文以“宴会”为中心,以“宴前”“宴中”“宴后”的故事发展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标明了故事的情节发展过程,其板书可设计为:在此板书的带领下,教师通过对三条线索的具体分析,学生顺利地领会理解全文内容,深刻地认识了主题,并且在板书中体现了文章曲折起伏、悬念迭生的特点。这样的板书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的关系引导学生梳理了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归纳与整合知识的能力。精巧的板书设计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它将一段段晦涩难懂的文言内容串联起来,使课文在上下关联的语言线索中鲜活灵动起来;板书又像导游图,通过导游图带领学生领略文章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使其有章可循、有条可依。
三、巧凝重点,加深记忆
高中的文言文课文篇幅较长、趣味性较低、议论性较强,如果教师的板书使用不当,或者没有板书,会使学生难以在纷繁的课文内容中把握重点。因此,在文言文板书的设计过程中应突出感知对象,将教学重点提炼出来,使学生直观地掌握课文的重点。如《劝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板书设计:该板书将知识点高度凝集,主次分明,紧扣教学内容。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阐述课文的重点: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态度。《劝学》的板书设计把议论文以明确简单的形式呈现出来,论点鲜明,层次清晰,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快速且准确地掌握知识,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不仅如此,重点突出的板书设计还有助于保持记忆。“知识的巩固的实质就是记忆。”[3]一堂高中文言文课文学习结束后,学生会对短时记忆中识记的部分知识的信息经过加工和复习进入长时记忆,可以永久保存。但由于学习不会停止,人脑也处于不断地对外来信息加工的状态,学习材料之间就会产生干扰作用,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学习者会出现头脑中的某些知识信息难以提取的情况,也就是说会出现对学过的课文内容遗忘的现象。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显示,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忘得要慢,板书则属于有意义材料,学生依据板书与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识记,通过对板书的记忆,唤醒所学知识的重点和框架以及课文内容。王荣生教授也说过:“教学方法的极致,是教学艺术;对语文教学方法的孜孜以求,是企求达到语文教学艺术的境界。”[4]语文教学本就是一种艺术,而板书就是将艺术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好的板书具有启发性,不仅可以提高在课堂上教与学的效率,在课后回忆的复习阶段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感知印象,可以借助板书温故知新,强化记忆,巩固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达到教学目的。总之,板书在高中文言文课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文言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到文言文之美。好的板书需要博采众长、独具匠心,它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导航,是学生学习的启明灯,通过精彩绝伦的板书教学提高了学生高中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发散思维能力,使高中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找到乐趣,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在设计板书的过程中要力求美观、实用,在深入研究课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设计出更加优秀的板书,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曹亚娟 邓家鲜
第三篇: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以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对开拓教学资源、改革学习方式、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整体认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探究,并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四大原则,极具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资源;学习方式;教学原则;学习环境
中国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可从文言文中窥见一斑,高中文言文教学肩负着延续国学精粹、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有其深刻的一面,也有其丰富、生动的一面。可是,当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往往以偏概全,往往会注重它深刻的一面、严肃的一面、格律的一面,而忽略了多彩的一面、生动的一面和灵活的一面,使很多高中学生认为文言文难学,产生了退缩、为难和回避的情绪,从而失掉了学好文言文的信心,也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师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当前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一定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让学生在浸泡式、体验式学习方法下,喜欢上学习文言文,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热爱祖国的中华文明精神品格,让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拥有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底蕴。高中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思想,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所以我们要充分调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深入挖掘各种教育资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趣,提高高中语文的课堂效率。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拓展文言文学习空间,充分开发资料
教授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也是人文精神熏陶和养成的过程。高中语文教材是一个根据地,我们要在守好根据地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拓展和延伸,尽最大能力让学生从课本走向历史,再走向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受到民族优秀传统的浸染。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开设了《中华成语典故》、《汉字之王》、《国学知多少》等讲座,从趣味性入手,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知,对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文化精髓起到一个整体感知的作用。只有学生喜欢传统文化,体会到了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涵,才会接受后期的研究与拓展。就拿《汉字之王》来说,我们主要渗透的思想是,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且也是迄今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在今天,它还有勃勃生机,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豪感都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其他的讲座也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培养谦逊求知的学习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讲座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需求,拓展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空间,也丰富了语文的教学内容。有了这个兴趣浓厚的基础,学生再学习课内文言文的时候,就能够由点到面,水到渠成了。另外,在学习空间拓展方面更应该注重语文与现实的结合。由于文言文本身就具有历史感,距离现在很遥远,这就需要教师把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以此来让学生看到学习经典的意义,尤其是一些励志方面的文章,完全可以将当前一些时事热点放进来。如当前热播的电视剧《赵氏孤儿》就可以与《崤之战》联系起来,学生的参与意识就会被调动起来,把现实与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四大原则
笔者在进行文言文教学中往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或者走偏。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的掌握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对文章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的培养。语言文字方面的特色需要掌握,文章内在情感和表达方式也是文言文重要的价值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其精华。其次,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一定要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发展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大量积累,从而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再次,高中语文教师要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不止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培养对学生的审美感知,做到学以致用,真正让其来辅助我们的学习。最后,高中语文教师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要遵循“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运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法,不断地进行创新,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三、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善于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
环境可以影响人,环境可以塑造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也是激发学生灵感的重大源泉。在当前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与学生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文言文的学习给予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有着历史久远性的特点,学习起来比较晦涩难懂,如果教师能够尽量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环节,打造引人入胜的学习意境,下大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在这里要着重提出注意的是,高中语文教师自身应该有较深的文化修养和专来素养。教师还要运用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把控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一定要培养好自己饱满的教学情绪,认真设计好自己的开场白与结束语,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度地加以发挥和运用,这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一名在课堂上常常插入历史趣闻和对联诗歌的教师,一定会带起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学生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动机。
四、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整体认知
笔者按照高中文言文的内容,把其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以《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为代表的记叙文,第二类是以《赤壁赋》等为代表的山水游记,第三类是以《廉颇蔺相如传》为代表的人物传记,第四类是以《过秦论》为代表的议论文,第五类是以《滕王阁序》为代表的抒情散文。这五类文章各有特色,文质兼美。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解文言文基本的知识以外,更要注重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人物分析、现实意义畅谈及语言风格品味。教师要以此来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表面,把握其深层精髓,引导学生去感知和体验文章的美感。教师在教授不同类型的文言文时,也要注意教学的侧重点,如记叙性的文言文,要着重讲解社会背景和历史常识,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分析比较。而在山水游记中,教师要把情感寄托于自然的山水之中,这样除了对于景物的描绘,还有一部分抒情和说理的部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背景。人物传记贵在通过人物的所作所为来分析其人物品质。议论类的文章,就要让学生梳理出中心论点,理清论的思路,并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智慧思想,从而得到深刻的启示。抒情散文类是在赏析语言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寄托。总之,各有侧重,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就有差异,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
五、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提升其学习动力
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教师讲好了就是好了,而是学生学会了,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唤醒孩子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一定要舍得放手,努力让学生去发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做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生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会听、解、说三部法,要勇于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肯沟通,学会合作与分享。尤其是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实践还给学生,下大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欣赏文言文博大精深的魅力。现将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分享如下。1.朗诵怡情法。文言文很讲究节奏美和韵律美,采用朗诵教学法,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文章语言的记忆与情感的熏陶。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诵,体会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感情,从而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平时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采用学生齐读、分组朗读、教师范读、师生背诵等多种形式。朗读并不是为了对文章进行记和背,而是需要入情入景地深入其中,体会文章的内在情感。如有必要,教师还要对文章的背景知识加以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朗读前,教师还可以加入一些问题来进行引导。2.师生鉴赏法。学生可以通过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也能够引起更多的思考与感悟,从而获得美的享受。鉴赏法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需要在学生扫清了文字障碍后,经过反复读课文进行的一种教学法。教师在进行鉴赏文章时,可以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完成阅读任务,一边理解与感悟文章内涵,并能够据此说出自己的看法与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时,一定要对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并且教师要有掌控全局的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法获得审美体验。综上所述,高中全科医学论文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从学好文言文开始,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资源、改革学习方法来提高文言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拓展文言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提高学习能力。高中语文文言文的研讨之路还有很长,只有积极探索求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实践的平台,给予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才会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
作者:赵杰 单位:河北栾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