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中职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缺少兴趣
当前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模式:填鸭式。教师在实验前先对学生讲明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随后进行演示操作,把实验的整个过程都展示给学生看,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严格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执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掌控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随后通过学生总结的实验数据和报告,进行评分。如此按部就班的实验过程,既没有启发性,又没有兴趣的切入点,学生只是被动完成教师的要求,甚至不做实验,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实验教学,就成为走过场,可有可无。学生会逐渐失去对化学的兴趣。
(二)没有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特别的实验教学方法
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生毕竟有区别,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基本操作技能也差。化学实验教学却没有针对他们的特点调整,如加强基础操作训练等。课堂上会出现教师反复讲解示范,学生仍无法领悟,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不规范等现象。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愈加降低,陷入化学学习的恶性循环。结合上文对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和化学实验的特点分析,如何改进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提出合理化建议之前,应先考虑以下几个目标:(1)中职学生应掌握哪些化学知识?这些知识又该达到怎样的程度?(2)针对理论知识,需要配合怎样的操作技能?(3)学生在实验中的心理是怎样的?如何针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几点举措
(一)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化学本是从生活中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当从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入手,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和探究精神。例如,人人都要接触到衣物干洗,但是很少有学生知道,干洗的历史和化学原理是什么。于是我先拿来一杯清水,一杯四氯乙烯,然后将餐巾纸沾上油污,分别放入清水和四氯乙烯中,用玻璃棒搅动后,再取出。学生发现,放入清水中的餐巾纸已经皱成了一团,而上面的油污并没有去除掉;而放入四氯乙烯中的餐巾纸展开依然平整,上面的油污已经没有了。学生发出惊讶的叫声,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先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一百多年前,法国巴黎的一家油脂小工厂里,一名身穿污染油垢的工人不慎将一桶煤油打翻在身上,因工作忙碌他无暇更换衣服,待到收工换衣时,他诧异地发现,衣服上的油污竟然不见了。由此,他悟出一个道理,原来,化学溶剂是能够把衣服上的污垢去除的,这就是现在所谓的衣物干洗法。后来科学家在化学溶剂的世界里筛选,最终选中了四氯乙烯,因为用它洗涤衣物,不仅洗得干净,而且洗后衣物柔软不变形、不褪色,更不会损伤衣服,且无异味,因而四氯乙烯已成为世界上各国洗衣店公认的标准干洗剂。正因为化学实验可以解答学生生活的各种问题,使他们深深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与魅力,从而不仅爱上化学实验,更会主动地去发现和探究生活,这就是化学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应大胆革新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
中职化学教学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论,而非单一地让学生传承前人的理论知识,因此,中职化学教师必须革新观念,明确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认知,更要促进学生自身能力、心智与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传统的化学实验依附于书本,与时代和生活的结合都不够,很多内容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已经陈旧落后,教师应大胆删改和调整教学内容,使之不断推陈出新,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根据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与成绩的高低,根据教学目标,按照重点与非重点,打破原有固定的化学实验模式,将之细分成基础型、提高型和创新型三大板块,以适应不同的学生和教学侧重点。这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精神。
(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当前的中职化学实验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重复教师的实验步骤,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都没有体现,甚至连基本的动手能力都被束缚。因此,教师应当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首先在实验之前,不要直接把实验的目的告诉学生,不妨卖个关子,先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入手,例如,霓虹灯为什么有不同的色彩?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他们会主动去弄明白实验的原理与方法,同时迫切想知道实验的结果到底是什么。然后教师请他们自己把实验的用具、步骤和过程,通过书本的学习和自己的思考,列在纸上,这样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不再懵懂,自然胸有成竹。教师还可以请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他们可以主动地去分析解决问题,自主获取知识。比如,他们将玻璃管弯曲制成所需要的文字或花纹图案后,再装上电极,并把玻璃管内的空气抽干净,放进氖气,就成了红色的霓虹灯了。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就实验的过程进行点评打分,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还想要其他颜色的霓虹灯,又该怎么办呢?原来可以请绿色、黄色、蓝色和白色的荧光粉来帮忙。例如,在涂了蓝色的荧光粉的灯管中,放入了氩气和水银,就成了鲜蓝色的霓虹灯了。学生会有发散性的思维,巩固了他们的书本知识,同时又增加了新的认识。
(四)消除安全隐患,真正解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
化学实验的药品制剂种类繁多,其中有许多易燃、易爆、有毒和强腐蚀性的试剂。加上在实验的过程中,稍不留神,一些玻璃仪器就容易破碎,引发伤害,不但学生有心理上的恐惧,就连教师也容易紧张,因此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相对保守,宁可学生学得比较“死”,也要将他们牢牢纳入教师的掌控之中。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恐慌,只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并严格执行。例如,针对易燃的化学品,只要积极避免燃烧的三个条件,便可将危险化于无形;同样,易爆的化学品,只要避免爆炸极限,也是安全的;面对易腐蚀的化学品,装备好防范的保护用品,完全可以避免伤害。教师通过这些安全知识的普及,能够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从而使他们大胆快乐地实验。
(五)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实验教学评价
传统的实验评价由教师决定,但面对这么多学生,教师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全方位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客观有效而公正的评价。如果让学生也参与评价,不仅使评价更真实、全面、有效,还能够分担教师的压力。学生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关心,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力,责任心,增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与认识。俗话说“教无定法”,今天的中职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以学生为本,其次来源于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各种无法预期的教学状况,灵活而大胆地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真正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盛勤 单位: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
相关专题:南海填海造岛最新图 化学分析计量 小木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