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 >

国外文学改编的影视刍议

一、改编的中国影视作品的文化意义阐述

对外国文学进行的中国影视改编是一种跨文化改编,是外国这一客体文化与中国传统主体文化的一种交流融合方式,对新世纪的中国影视文化意义重大。首先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上述大背景下,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新世纪的中国影视文化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去适应新的时代背景。正所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新世纪的中国影视文化必须一方面在正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文化,积极迎合世界影视文化不断发展的状态潮流和态势,在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并面向世界,吸收外国文化精髓,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改编的中国影视作品是迎合这一潮流的表现,也表明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决心。中国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就是一种吸收国外文化精髓的重要渠道。经典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以及智慧的结晶,是取之不尽的财富。中国在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对人物、故事情节及体现的精神价值保持原著风貌的同时,也加入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影视作品中既将原著宣扬的个人价值和英雄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还强化了作品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思想。在加入中国特色的同时,也用创新的文化形式对中国和俄国文化价值做了完美的融合。这种创新方式无疑为中国影视文化提供新的方向和平台,有力推动中国影视朝时代潮流迈进。同时,采用外国文学作品做底本,中国影视更容易让国外人接受,因而更有利于中国文化价值观在全球的传播。最终将为中国影视文化走向世界作出十分重大的贡献。

二、新世纪外国文学改编的中国影视的艺术表达

影视作品的时代特色与其彰显出的民族特色是相互融合的,这也就孕育了生长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影视创作者们的不同的创作风格。他们的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或多或少打上了本民族的符号,于无形之中彰显出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中国的影视作品也契合了这一理念,它虽然是对外国的著名文学作品的改编,但它不是采取“拿来主义”———不加改造地直接采用,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改编的过程中打上了特殊的印记。无论是从叙述方式还是作品所展示的意境,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之光。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改编影视作品独特的艺术展示方式

1.画外音的运用画外音的运用很好解决了改编文学作品中主要由文字表达这一特色,能够使观众更加直白了解作者所欲表达的内心思想。众所周知,文学作品常用描述性的文字来描写风景、人物形象气质或者其内心的心理活动,如果单纯靠间接性的描写或演员的演技,很难在影视作品中清晰直白表达出来。况且,即使演员能够演得很出色,将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多数观众也难以揣测到演员内心的情感世界,这对该作品情感的展示与表达则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画外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不是由演员自身发出的声音,而是来源于画面之外的声音,以旁白、独白等形式展示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有解释、说明的成分。2.画面构图的运用。画面的构图同样具有叙述功能,广义的画面构图指的是影片的完整处理和创作过程,而狭义的构图则是一系列元素排列组合方式在画面上的呈现,具体而言就是将特定的对象按照作者一定的意识安排在一幅画画之内,通过对画面的主角与周围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并且对图像的画面、格调等的烘托和渲染等,进而表达作者意图和作品主旨的过程。它除了能增强画面表现力,加强感染力之外,还能使影视作品的主旨更加突出,这不失为一种有利的艺术展示方式。如前所述,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之间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依据中国传统的表达习惯,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往往被压抑于一定的社会大环境下,有时甚至牺牲了个人的独特的思想与地位。因此,中国的影视作品往往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而这种刻画则主要依据于对整个画面的构图以及设计来展示的,这些都是从画面中心或者边缘位置的转化、主角配角的位置等加以展示。

(二)意境的传达

中国文化以博大精深而著称,相比西方的现实主义,它更讲究对意境的烘托。它不是刻意地模仿,也没有追求惟妙惟肖、毫厘不差的效果,在作品内在精神的传达上,更加讲究融会贯通、点到为止,通过对意境的渲染,以升华作品的主旨,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中国的影视尽管是舶来品,但是在其发展和创新中也或多或少将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加以淋漓尽致地展示。随着时光的流逝,也越来越重视意境的表达。所谓影视中的意境,就是在电影和电视中通过运用特别的声音、画面和手法营造具有特殊韵味的情与景相互交融的环境,使观众从有限的屏幕中收获无限的遐想,并在观众中产生共鸣。然而,必须承认,在西方的文学著作中,多是讲究平直的描述,很少涉及意境的表达。改编的中国影视的创作者们,在吸收外国优秀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又将其加以创新,迎合了中国观众的大众审美,贴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弘扬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他们更加强调意象的体验与重组。通过属于中国人独特的影像手法和语言去营造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情画意。1.用镜头去渲染意境镜头的运用是电影电视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其中,最能烘托意境的就是景物镜头(和画面中不出现主要人物的镜头)的运用。毫无疑问,景物镜头的表面意思就是对景物的描述,但是它的目的绝非仅仅去描述景物这么简单,它更深层次的目的是通过对景物的描述,渲染出特定意蕴的意境,以达到和人的心情以及影片所要表达的主旨遥相呼应。2.用色彩去塑造意境著名导演张艺谋认为,在诸多的电影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涤荡人心灵,影响人的情感的最重要的因素。色彩是凸显大好河山的旖旎风光的有力武器,也是反映人物情绪喜怒哀乐的镜子,更是传达意境氛围的不二之选。但是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对色彩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红色在我国表示喜庆、进步,在西方文化中则意味着暴力与残酷等。因此在用色彩去塑造意境的时候,应该掌握中西方文化中色彩的不同含义,以此来塑造中国影视作品所独有的意境。3.用音乐去升华意境影视作品的视听性特点表明了它不仅仅强调画面的表达,音乐也是其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意境都是无形的,难以通过画面一一传递给观众,如果能够很好利用音乐的魅力加以展示,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音乐的韵律、小节、节奏构成了音乐的意境,并通过起伏跳跃的节奏感及其自身的形式传达着美的意境。

三、结语

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影视改编外国文学也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它在吸取先进的文化理念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影视自身的发展,二者的完美融合既展现了艺术的魅力,又使影视作品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无论如何改编,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既做到取悦大众,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又能不断弘扬中华艺术的瑰宝,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作者:刘克强 单位: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国外文学改编的影视刍议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gsgl/162349.html

    相关专题: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化肥设计


    上一篇:中职学生课程教育改革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