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语文课程中民俗文化教学的现状
1.教材编写层面,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
值得肯定的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专门编排了一个“民俗风情”单元,选取经典文章《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学们在斑斓多彩的氛围中,去江南水乡体验看社戏的温馨,一览沈从文先生笔下淳朴而隽永的湘西世界,感受京郊运河乡亲们喜庆热闹的过年氛围,在秋咏月诗词回味那淡淡的乡愁。但美中不足的是,紧跟其后的单元写作:从生活中找“米”,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这与本单元“民俗风情”的主题有些游离,使师生感到转换太快而意犹未尽。人教版高中语文也涉及到有关民俗知识,比如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鸿门宴》,梳理探究中的的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必修二,《氓》《孔雀东南飞》梳理探究: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必修三,阅读鉴赏《祝福》《林黛玉进贾府》,梳理探究: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但与苏教版初高中语文相比,人教版高中语文中的民俗文化不够集中,更像散落在角落里的文化珍珠。其次,像《胡同文化》这样的经典散文也未纳入编排体系内,难免有些遗憾。再者,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中的《中国民俗文化读本》选文很广,但在深刻性与趣味性方面有待斟酌。
2.教师素养层面,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首先,重课堂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中学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要,但由于缺乏对民俗学科的系统学习,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外延,许多教师的认知可能还仅仅停留在以诗、词、曲、赋、曲艺、国画、书法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层面,常常忽视最基础、最接地气的民俗文化。其次,对于民族文化本源性的相关知识缺乏深入了解,比如对于“年”的本义,大多语文教师只停留在传说层面,对于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深刻内涵缺少追根溯源式探究。对于《中国民俗文化读本》,许多学校根本不予征订,更谈不上选修,这可能是《纲要》中所提到的认识不到位所导致。第三,就如何讲解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如何开展民俗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许多困惑。纵观全国各地中学语文继续教育课程,开设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专题的省市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所以,大多数教师未接受过系统的民俗文化知识培训。
3.学生接受层面,对民俗文化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受中学教材编写以及教师素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小学阶段语文教育对民俗文化教学的不够重视,所以,从学校教育这一层面,未能使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素养。比如对西方节日的追捧而对传统节日的冷漠,对流行歌曲的痴迷而对传统民歌的淡忘,甚至对许多传统仪式的不屑一顾等等。这样偏颇的文化心理,从目前的学习以及考试而言,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以及考试成绩。比如,赏析北宋词人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就上下阙的关系以及下阕所表达的情感,多数同学未能正确回答,究其深层原因是对寒食节以及清明节的内涵不甚了解。中央五部委曾在2005年6月17日下发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文件要求,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探究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并普及传统节日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教材编写的体例中要纳入传统节日,课堂讲授中要弘扬节日文化内涵。但从目前学生的文化素养来看,落实还不到位。就当下语文学习而言,对民俗文化的不甚了解,是中学生畏惧古诗文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长远发展来看,因缺少文化底蕴的熏陶,必将导致在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出现种种困惑。
二、加强中学语文课程中民俗文化教学的策略
1.逐步完善教材编写,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方面要求,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教材编写要有创新、有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针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民俗风情”单元中的编排,若能围绕传统节日展开写作或开展“到民间采风”综合实践活动,将使单元编排更加严谨合理。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主题很明确,比如,必修一第三单元文本研习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诗意而又亲切,该单元又分为“漂泊的旅人”与“乡关何处”两个模块。对于人教版高中语文的编写可以参考苏教版的体例,让单元主题更集中、更明确,让散落的珍珠串成璀璨的项链。另外,在课外教学资源开发方面,若忽视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就容易使课程建设受到局限。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选修系列中的《中国民俗文化读本》,并结合本地的传统戏曲、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方言土语、文物古迹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认真体验,比如,可结合山西作为方言大省的优势,搜集方言中随处可见的““圪”字,并加以分类探讨。在切身体验之后,语文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及时总结课外活动的成果,并因地制宜地编写关于民俗文化方面的校本教材。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民俗文化素养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最引人关注的有两点:一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二是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通过各级各类的教师级培训,从而提高学校教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所以,无论从中高考升学考试,还是从传承优秀文化角度,中学教师都应该责无旁贷。笔者在讲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时,学员们对《民俗文化与中学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从课后的问卷反馈中来看,学员们普遍认为开设这样的课程很有必要,对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教研活动、升职称培训、假期网络培训等平台,为中学教师提供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业知识的辅导,从而全面、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培训形式可灵活设置、可以就民俗文化与中学语文的关系进行研讨,也可以选出经典课例进行民俗学解读,还可以开设专题课象《古典诗词中的节日习俗》《鲁迅作品中的传统节日习俗研究》《中西节日文化的异同》《汉字中的民俗文化》《山西民歌的语言特色》。
3.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从点、线、面三个角度切入。首先说点,点就是点缀,以民俗文化为点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高中语文《逍遥游》的讲解中,除了在导语中介绍关于庄子的三则寓言故事“曳尾之龟”、“鸱得腐鼠”、“击缶而歌”之外,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小年不及大年”中“年”的注释,采用篆书的形式板书“年”字,让学生猜测年的部首及本义,通过互动使学生明白年与农耕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本义是“谷熟也”。然后,再板书“年”的异体字与甲骨文。通过这一小小的点缀,既掌握了实词的本义,又熟悉了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何乐而不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在西方人的眼中,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精美的图画。所以,字词的民俗化解读,应成为兴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其次,线就是线索,比如,《祝福》是传统篇目,“祝福”即“谢年”,民间称之“过小年”,鲁迅以“祝福”为题是要借祝福这一民俗活动揭露吃人的礼教。“习俗杀人”则是本文的一条隐形线索,一个又一个的封建陋习逼迫着善良而勤劳的主人公走向了绝路。再来说面,面就是专题学习,比如苏教版“民俗风情”单元所选的三篇阅读教学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三大传统节日的淳朴风俗以及江南水乡社戏的民俗风情。文章的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朴实清新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优美画面。单元学习之余,可以开展关于民俗文化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比如,体味乡韵十足的山西民歌,借鉴生动鲜活的民间语言;走进古朴厚重的大院文化,重温以义制利的晋商精神;采访多才多艺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品味民间生活的酸甜苦辣;探究节日的根源与脉络,增强文化的自信与自豪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书写的是民众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在这浓郁的民间文化中,学生们既开阔了文化视野、锻炼了交际能力,也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总之,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最基础、最根本的部分,民俗事象点缀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而语文则是社会生活能动的反映,那么作为社会生活中最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理应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所以,在语文课程建设中挖掘、整合并运用好民俗资源,无论是激发学低碳经济论文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还是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高文艳 张璇 单位:太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