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 >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对策研究

1登封市文物古建筑概况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位于嵩山南麓、中原腹地,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武术之乡”、历史文化名城,现存各类文物古迹151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23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2处,尤其是以“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为代表的嵩山世界文化遗产蜚声海外,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具有极高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2登封市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文物古建筑火灾多发的原因,与其本身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密不可分。通过日常检查和深入了解,发现登封市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火间距小,蔓延迅速快。由于古建筑在消防方面均没有完整的规划,大多毗连建造,建筑密度大,有的栋与栋间距仅一、二米,甚至廊道、屋檐相连,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而且都是成片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老房子,一旦起火,极易酿成火烧连营的惨剧。二是火灾载荷大,耐火等级低。文物古建筑的建筑装修材料往往未按照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使用难燃、阻燃材料,通常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其耐火等级低,加之木材的长期自然干燥,成了极易燃烧物品,大大增加了火灾荷载,火灾危险性极大。三是消防车道窄,火灾扑救难。由于文物古建筑密集修建或受地形地势所困,许多通往文物古建筑内的通道比较狭窄,像登封市少林寺、中岳庙等文物古建筑均依山而建,周围通道宽度小,坡度大,且蜿蜒曲折,根本无法满足常规消防车辆通行,造成火灾扑救难。四是消防基础差,救援力量弱。受历史条件限制,文物古建筑很少考虑消防设施,后期为了保护原貌和完整性,也很少添加先进消防设施,最多用的是轻便灭火器、消防桶等简单灭火设施,对于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的火灾可谓是杯水车薪,而且大多义务消防队员业务素质不强,保护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能力欠强。

3登封市文物古建筑火灾防范对策

登封市大力推行以落实“四级责任”、夯实“三个基础”、完善“三项机制”为主要内容的“433”工作模式,全面加强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1)坚持明责问效,推动落实“四级责任”。属地政府主导。市委、市政府将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绩效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考评体系,与景区主管部门层层签订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定期检查考评。成立由公安、消防、文物、宗教、旅游、规划等部门组成的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归口部门主管。市政府出台《登封市文物安全责任制管理规定》,宗教、文物、旅游等部门各司其职,将寺院、古庙等消防安全责任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定岗、定人、定责,并根据季节特点加大对文物古建筑的自检自查力度。公安消防主抓。公安消防部门严格履行消防监督职责,每半年对辖区内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针对每家文物保护单位,消防部门每季度至少进行两次监督检查,指导单位深入分析不足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方案和具体措施,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文物单位主责。出台《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B41/T692-2011),明确要求文物单位将吃、住、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在核心保护区之外,并对古建筑施工、临时工管理、用火用电、焚香祭典等重点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制定《文物古建筑火灾隐患自查整改标准》,对22类常见隐患编制成册,发放至各文物单位,指导单位落实主体责任。2)坚持提质升级,全面夯实“三个基础”。夯实消防设施基础。紧盯以“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为代表的嵩山世界文化核心景区,在少林寺对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建筑的木质构件涂刷防火漆,对少林景区的消防给水管网进行维修,增加室外消火栓,建造消防水池,维修改造寺院所有的用电线路,在重要部位设立消防水缸,开通环形消防车通道,指定烧纸焚香区,开挖深水井,实现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相分离。夯实专业队伍基础。在嵩山核心风景区内建立了除景区以外的唯一一家社会公共管理服务单位———嵩山山岳消防中队,担负起嵩山历史古建筑群内火灾扑救、山岳救援、看护执勤等任务。为嵩山中队派驻现役官兵12人,购置了中小型消防车、抢险救援车和消防摩托,配备手抬机动泵、脉冲水枪等轻便移动式的灭火设备。在完成日常灭火救援执勤任务之余,中队官兵积极指导帮助景区僧、尼、道士等义务消防队员开展经常性的灭火救援和疏散演练,提升景区自防自救能力。夯实自治力量基础。由景区宗教文物管理部门牵头,佛教协会、消防部门配合,立足单位自防自救,一方面积极组织景区僧、尼、道士等人员,在核心景区建立僧、尼、道士义务消防队,提高各景区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处置突发险情的能力素质;一方面针对古建筑多在旅游区的特点,定期组织消防宣传小分队和消防宣传车,深入古建筑群、旅游景区,开展“零距离”宣传服务。3)坚持常态长效,健全完善“三项机制”。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完善公安、消防、旅游、宗教、文物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根据季节特点定期开展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重点整治在古建筑内设置火灾高危场所、在古建筑之间及毗连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违规用火用电、违规焚香吸烟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古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古建筑保护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完善重点看护机制。消防部门始终坚持重点时段、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现场看护机制,每年在旅游旺季到来时,提前针对辖区所有的景区古建筑区、市内各大宾馆、酒店、商场、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防火检查,对久拖难改以及历史遗留重大隐患实行现场值守。中队执勤车辆和官兵分区域流动巡逻坚守在各大景区周围,部分官兵携带灭火器材,分布在景区内部各个重点部位现场执勤守卫。建立完善常态宣传机制。每月组织景区管理人员、僧侣、尼姑、道士和导游,开展一次系统的消防安全培训。在文物古建筑出入口处悬挂、张贴醒目的提示类、警示类和告知类防火宣传标志。将消防知识纳入景区解说词,安排导游在讲解前进行1分钟消防安全讲解提示。在重大节日、旅游旺季,利用移动手机短信、手机报、微博等媒介核心期刊对游客进行消防安全提示。

作者:杨丽君 刘凯 单位:郑州市消防支队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对策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gsgl/161161.html

    相关专题:通信专业论文 seo


    上一篇:多元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哲学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