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 >

矿业公司生产管理论文

1矿业公司目前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三级矿量严重不平衡。矿山经过近几年的大规模生产,过去地质队提交的资源量及自已勘探出来的矿体基本开发完毕,但是,由于在不同年代、不同时期开采,也因为入选矿石品位要求不同而导致同一个地点多次回采也未能做到回收干净,留下许许多多边残矿柱。又由于矿山地质管理工作未能达到规范化,所以,导致三级矿量严重不平衡:几乎每一个矿体都进行回采,但是,每一个矿体也没有完全回收干净;既没有存窿矿石,备采矿量也不足。

(2)提升能力有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0t,而现在需要达到1500t,所以,除主井外副井也需要提升部分矿石。矿山生产规律是矿石量增加的同时,掘进废石量也相应增加。为缓解矿井提升压力可以采取废石不出坑的办法解决。但是,矿山几乎每一个中段都有空区,然而,每一个空区又不能进行充填,因为,矿体尚未回采完毕。

(3)留下大量空区有待处理。矿山经过20多a大规模开采,至2009年累计采出矿石量约510万t,自上而下16个中段形成各式各样采空区体积近200万m3。除2001年发生一次空区大面积冒落而塌通地表之外,目前未见明显地压显现现象。按资料[5]介绍,如果这些空区不及时处理,将要发生地压现象:小的产生岩块冒落,大者可能导致岩层移动。采空区如果连成一片并长时间存在,那么,发生岩层移动的现象不可避免,这是中金集团辽宁二道沟金矿近年发生的事(早期开采走向与倾向长度数百米陡倾斜1#含金石英脉矿体,主要采用浅眼留矿空场法于2006年8月地表塌陷成一个直径25m、深度17m以上的大坑)[6]。该矿2009年末在100m中段也发生一次空区矿岩冒落百余吨的现象,但未造成安全事故。

(4)作业中段多。矿山过去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的平硐开采,现在老系统(162~25m中段)主要为残采,提供的矿量有限;出矿主要集中在-80、-105、-130m等几个中段。但是,一个矿山上下十数个中段同时作业者不多。

(5)规划性欠妥。矿山生产应具有较长远的规划性,尤其是在地质资源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一般来说,矿山生产,掘进先行。但是,该矿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多多,施工能力富余而施工地点不足;导致目前矿山生产非常被动。上述这些,除了客观条件之外,主要还是主观因素:即矿山生产管理工作极需加强。

2矿业公司近期实施计划

2.1强化地测工作

正如上述,该矿虽然是一个具有20多a生产历史的黄金老矿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矿山地质测量管理工作未能达到规范化:主要表现在三级矿量没有完整而真实的数据、采矿损失贫化没有具体指标、未能及时并按规范进行生产勘探、采场测量验收未能符合技术标准等。

2.1.1地质工作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该矿于2010年3—4月请来一位黄金系统著名地质专家做具体技术指导,以改变过去那种非规范的不良作风,逐步做到矿山地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此,这位老先生曾多次专门指导,从地质作图编录基础工作入手。

(1)介绍黄金矿山三级矿量的重要性及其计算标准、计算步骤、计算方法、技术要求等,也就是从计划经济年代一直沿用下来的地质块段法(矿体分矿块、矿房、矿柱包括顶底柱、边柱和间柱)的计算标准而分中段分矿体单独计算,综合汇总,以摸清整个矿山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地质方面的首要任务或首要工作。

(2)过去多年一直沿习单独由地质技术人员做中段开拓系统设计,由于多种原因而厚大矿体未能做到脉外开拓,导致目前很多中段运输通风排水巷道布置于矿体中,不利于现在残矿规划回收,不是主要运输巷道需要改道就是留下永远不能回收的矿石损失。为此,首先在-155m新开拓中段主要运输巷道发现穿过矿体处要马上改变为下盘脉外,其距离不小于10m;其次,上部中段需要一个一个中段分轻重缓急地逐个落实;最后,中段开拓设计应该由地质与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

(3)该矿由于发展太快很多矿体来不及探矿就开始采矿,未能做到探清矿体之后而规划设计,导致损失很大。所以,按照该矿地质勘探网度做好生产勘探工作,一定先探后采,探清再采,并要大力提倡使用坑内钻机控制矿体(包括中段水平和倾斜空间位置),减少废石运输提升,并且这项工作需要马上落实。

(4)采矿损失贫化计算与汇总由那个部门与那些人员负责,需要落实并要认真执行,这项工作要在该矿采矿方法试验采场做出榜样。

(5)为了加快探矿进度,也为了减少掘进工程量,大力提倡采用地质钻机代替坑探:就是说在-155m中段必须保证EW2个主要运输巷道每天都安排掘进工作,开拓工程以主干巷道为主,探矿巷道为辅:其他穿脉探矿工程不一定需要把其探清,可以每1条(50m)勘探线施工10~15m之后,以后由钻机先探,不论50m还是100m长度,如果发现有矿体再进行坑探;如果上部中段有矿体的勘探线可以加密至25m施工1个小穿;上部中段那些回头探矿工程也是如法炮制。该矿生产探矿主要使用100或200m坑内钻机;如果不敷使用,可以再购买,并且,需要保证钻机的完好率;同时,应该成立专门的勘探队伍,增加钻机数量,扩大钻探队伍,培养操作能手,增强技术力量,或需要配置专门的设计、施工、编录、验收、管理工程技术人员。

2.2.2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当前的主要工作如下:

(1)逐步规范采场验收工作。必须做到采场分层回采分层验收,使用经纬仪、手持激光测距仪或钢尺、皮尺把采场所有特征点、拐点、边界点测量准确,并测量分层回采高度,做出分层平面图,计算分层回采矿石量,而且,由于在采场验收期间有地质技术人员作图编录,采样化验,可以计算出分层采矿损失贫化;在整个采场回采完毕之前,每一个月只能预报采场采出矿石量,当整个采场回采完毕验收后,才能一次计算整个采场回采矿石量并把过去预报数字填平补齐。这样,也可以把整个采场之采矿损失贫化数字提供准确;并且,以后要逐步规范这样的采矿验收制度,采场采矿量准确数字以测量验收为主,记车数为辅。

(2)提供老采区(残矿体)完整测量资料。根据地质技术人员提供的残矿资源情况,当前需要规划一下所有残矿回收总体安排:其原则方法:①先大后小、先易后难;②自上而下、先远后近;③先示范而后推广。据此,测量人员按照矿山总体规划要求而提供某一个中段某一个矿块大量的1/200图纸资料,包括平面图、纵剖面图、横剖面图以供采矿设计之用;这项工作可能需要地测技术人员通力合作,或需要集中人员突击完成。

(3)提供各种合格图件。这里包括1/2000的矿山开拓平面图,由地质技术人员把每一个矿体及其勘探线标注清楚,供每一年做下一年度采掘工程设计,为做好年度计划服务;1/500单个矿体平面图与相应的剖面图,为矿体做规划设计之用;1/200矿体平剖面图,做矿体施工设计用。在这里,测量技术人员只能提供图件,包括完整而准确的井巷、采场之轮廓线、高程点,地质技术人员需要在其上添加矿体内容。

2.2搞好残矿回采

残矿回采是该矿一项比较长期的技术工作,由于历年来矿山快速发展导致目前上下10余个中段都没有1个达到关闭之标准,必须实事求是地面对并应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加以减少,逐步做到以正常回采为主,残矿回收为辅。该矿从162m中段至25m中段是建矿初期形成的老采矿系统,其开采时间最长,现在还进行残矿回收。老系统的空区状况调查(不完全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小型残矿多,大型残矿少。此外,新系统也有许多残矿等待回收[7]。

2.2.1残矿回采原则

残矿回采是矿山生产的一项特殊工作,相对正常采矿而言,其制约因素多,挑战性强,安全压力大,在选择回采区域及选定回采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第一。残矿回采堪称虎口拔牙。确保安全是残矿回收工作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在地测资料收集、现场勘查、确定方案和具体施工时,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

(2)效益优先。回采残矿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回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因此,应准确提供矿体品位资料,根据当前保本开采品位来圈定可采矿段边界,尽可能多地采出有用矿石。

(3)统筹规划。每个矿块的残矿回采要一次性规划,合理确定回采顺序,使各残采点、正常回采矿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兼顾,相互衔接,防止顾此失彼,留下安全隐患,尽量不给邻近残采或下中段正常开采留下不安全因素。

(4)先易后难。在兼顾大局的情况下,宜先易后难,并优先回收价值高的残矿,有利于增强信心、增加效益并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顺利回收其他资源打下良好基础[3]。

2.2.2残矿回采方法

江西金山金矿总体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从多年已回采完毕的矿房情况来看,除近地表采空区有部分产生塌陷外,其他采空区稳定性良好,未见大面积垮塌现象。特别是俗称硅质岩类型矿体的采空区,其部分矿房跨度达17m而其顶板至今稳固,并每个中段都有几个面积超过2000m2的空区。由此可见,对金山金矿矿房跨度,应突破以前8~9m的陈规,空区面积也不能郁于数百平方米,采用岩体力学及弹性理论等进行再认识。具体的规划步骤如下:首先,在短期内由生产矿长召开一次地测采工程技术人员联席会议,讨论与落实需要近期(1~2a)回收之残矿体,并做好整体规划,根据上述原则按照先大后小、先易后难、自上而下安排每一个中段每一个矿块提供地测资料具体时间、残矿回收规划设计时间、施工图设计时间,并用会议纪要形式记录在案,逐步检查落实;其次,由一个高级职称采矿技术人员先做该矿块整体规划设计,然后,再由有关人员深入讨论、反复研究,确定矿房矿柱划分标准、回采先后顺序、采矿方法、底部结构、凿岩爆破器材、矿石运搬机械、通风方案等,在这里既要考虑使用浅眼落矿,又要考虑中深孔落矿,并应主要利用中深孔落矿技术,减少安全隐患;方案中既有利用掘进废石干式充填系统也要有分级尾砂充填系统,或考虑采用自然崩落法充填空区,或考虑留永久矿柱支撑空区,或采用崩落与钢筋混凝土联合封闭空区等等。总之,该项设计要有采空区处理技术。采空区的处理原则是:统一性、及时性与合理性[8];其处理方法是撑、充、崩、封四大类取其一[9];这些问题讨论通过确定之后,最后,由最初设计者完成施工图设计:一般来说,大力提倡电耙溜井出矿,最好使用电耙装车台出矿,少用或不用装岩机出矿。施工图经有关人员审查确认签字并实施。如果每年做5~6个或更多并有许多小的残矿回收设计,再过一两年就会改变整个矿山生产被动局面。

3矿业公司中长期规划意见

3.1关于关闭作业中段设想

根据《岩金矿山地质和测量工作条例》,关闭作业中段的原则与要求如下:

(1)老系统区段地质资料收集基本齐备,矿床地质构造、矿体分布及其地质条件已探明,中段资源已查清。(2)临时关闭区段矿体已探清,两翼及下盘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矿工作。

(3)按矿山现有采矿技术水平,该区段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已采尽出光。

(4)矿柱、残矿已按设计要求补采并出尽,损失矿石的数量、质量、损失性质及原因、分布等均已查明,并证明确实无法回采。

(5)需永久保留的地质、测量、采矿技术资料已整理,存档备案[10]。

3.1.1关闭作业中段目的意义

关闭作业中段目的意义非常明确:它就是压缩作业中段,回收有关材料、设备,减少能源消耗,消除隐患,做到安全生产。在关闭作业中段这个问题上,需要有一个在大型正规黄金矿山工作多年、实践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地质高级技术人员做技术顾问。

3.1.2关闭作业中段几点设想

上述已经对于这个问题做了某些阐述,由于矿山发展了,技术力量充裕了,社会与时代进步了,现在关闭作业中段没有什么技术问题。在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①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即要求在2~3a关闭老系统5个中段,3~5a关闭约10个中段;②要成立一个专门领导小组,由生产矿长牵头,其成员包括地质、测量、采矿、安全、管理等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制定明确计划,落实具体时间,完成必要工作量或工程量;③自上而下,不管难易,全力以赴,必须办到;④关闭中段与残矿回采相结合,关闭作业中段与矿山生产相结合;⑤采取一些特殊政策措施,如增加成本、提高单价、奖励政策等;⑥是否考虑利用单独选矿系统处理这些低品位矿石。

3.2加强矿体赋存规律研究

矿体赋存规律研究是矿山地质技术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常生产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一个负责任的技术人员只有做好这份起码工作才能完成矿体生产勘探与应完成内业资料整理,提交可以进行采矿设计的地质资料,包括合格的图纸和说明书。

3.2.1生产勘探与地质勘探的关系

矿体生产勘探必须按照规范、规程标准进行,过去没有那么做,亡羊补牢现在为时也不晚。它所布置的坑道工程应与采矿采切工程相结合,为生产所利用;如果25m×25m的勘探网度还未能控制矿体形态,那么,必须再进一步加密至12.5m×12.5m。正如上述,大量生产勘探工程主要还是采用地质钻机进行。就是说,以后的探矿工程以机探为主,巷探为辅。必须长期坚持这一原则,这一点绝对不能含糊。地质勘探是矿山地质工作又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地质队提交储量之外,也是在矿山生产范围之内的找矿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加强矿体赋存规律研究,采用以矿找矿的方法:或在矿体走向延长的边部,或在矿体倾斜延伸方向两端,或在无矿天窗部位,或在构造带变化处,或在断层导致矿体错失并通过研究预测而在不同中段找到错失矿体,尤其是需要认真研究该矿富矿囊的赋存规律等。据资料11介绍,Ⅱ2带是产于Ⅰ带之上,厚80~150m,在与Ⅰ带过渡部位糜棱岩R、P裂隙及千糜岩片理间常有含金石英脉分布,亦应为找矿方向之一。如果发现富矿囊,不论大小,对该矿生产将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我们将出台政策鼓励地质技术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增加地质储量,找到黄金,给以奖励;数量巨大,实行重奖。

3.2.2加强矿体赋存规律研究

金山金矿床严格受剪切带控制。金矿体赋存在剪切带应变中心部位超糜棱岩-糜棱岩-金矿化带中,矿体与矿化围岩为同一地质体,矿与非矿靠样品圈定。矿体形态以似层状为主,透镜状次之,产状与主剪切面平行,舒缓波状延展。矿床范围内共圈出矿体10个:其中V1、V2、V7、V8、V9、V10产于金山-朱林韧性剪切带应变中心超糜棱岩-糜棱岩-金矿化蚀变带(Ⅰ带);V3、V4、V5、V6产于阳山韧性剪切带应变中心带中。V1是矿床主矿体,分布于337~328线,走向控制长1910m、倾向控制延伸1480m(180~-200m),总体走向NW~SE,倾向NE,平均倾角29°,矿体最大厚度26.87m,平均厚度4.16m,品位变化大,单样最高可达千克/吨,一般(1~10)×10-6。矿体在剪切带陡坡处较薄,而在陡坡两端膨大而成为厚矿段,厚、薄矿段呈弧形条带以100~150m间距相间出现。其中富矿段的空间定位受更次一级构造的控制等[12]。

3.3做好空区充填准备

采空区处理也是今后一项重要工作:①可以及时处理空区,减少地质灾害发生,做到安全生产;②可以极大地增加尾矿库的库容,有利于矿山生产发展;③可以减少环境保护压力,减少增地面积,即可以实现中金集团的承诺:决不在任何地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从事黄金生产[13]。

3.3.1采空区基本情况

历年来该矿主要采用浅眼落矿不规则房柱法回采,自1987—2009年累计采出矿石量约510万t,形成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采空区约200万m3,分布于+162~-80m各个中段。

3.3.2分级尾砂充填工艺

正如上述,采空区处理方法有4大类工艺,采取何种工艺最合理、最简单、最经济、又能够解决问题就应该分类型确定。鉴于该矿目前生产状态和基础条件,使用选矿分级尾砂充填空区是一箭双雕。尾砂充填优点是充填料用管道输送的效率高,能力大,充填机动灵活,尤其是空区嗣后充填不影响矿山正常生产。缺点:①需要建立尾砂分级和充填输送系统;②充填工艺技术管理要求严格;③增加井下排水量;④水泵房需要建设排泥设施。分级尾砂充填空区的步骤如下:完善尾砂充填系统,管路按要求安装到位,建立尾砂充填车间,采空区安装泄水装置即采空区有关巷道构筑泄水隔离墙,采空区分级尾砂充填[14]。

4结语

通过上述对该矿目前生产情况具体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关键,分轻重缓急阐述了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与步骤:即重点是地质,其次是采矿与测量。如果地测采3个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同心同德、联合攻关,一定能够在短期内解决该矿生产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即如果每年有5~6个大矿块和更多小矿块(残矿体)进行规模化回采,那么,采矿、出矿应该不成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如果尾砂充填系统解决之后,当遇到高品位厚大富矿段可以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分级尾砂充填或分级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那时,该矿不但增加一种新型采矿方法,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减少采矿损失贫化,提高出矿品位,增加企业效益;因为,一般来说,该矿几乎每年都会有这种富矿囊出现。

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管理问题,但是,主要还是过去管理工作没实用医学论文有到位,即有没有按规范办事问题。也有工程技术人员认识问题,但是主要还是没有一个规范化的工作原则。既有奖罚政策问题,也有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调动问题,但是主要还是奖励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就目前该矿生产存在问题谈谈作者一点粗浅看法,并且,对比较长远的问题也发表一点意见,此外,还有诸如地测采技术资料档案化与公共资源共享化、所有井下采掘工程验收测量化、每一个中段巷道见矿率统计分析、2a之后的连续2个中段同时下掘问题等尚未深入分析。如有不妥,敬请赐教。

作者:王平 单位:江西金山矿业有限公司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矿业公司生产管理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gsgl/159286.html

    相关专题:影响经济的因素 家乐福存货管理案例


    上一篇:信息录入对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