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1、材料影响艺术设计的运用目标和效果
材料是艺术设计的物质基础,对于材料的考虑决定了艺术设计的方向、性质和功能应用。在自然生成和人工制造的众多材料中,不同的材料都有其自身特殊的属性的性质,并且能根据不同的设计和加工体现出不同的运用效果。不同材料的颜色影响着艺术设计的色彩运用,不同材料的属性材质影响着艺术设计的产品的造型特点,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又影响这艺术设计产品的使用功能。同时,新技术产生的新材料,也使艺术设计的理念更加多元,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工业革命的发展是钢铁产业迅速发展,水泥、钢筋、玻璃等新材料的使用大大地影响了建筑设计、道路设计、桥梁设计等众多设计领域的思想变革,电子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影响了虚拟艺术设计的理念,新涂料、新瓷砖、新材质的玻璃等材料的出现影响了室内设计的发展等等,这些都说明任何一种艺术设计,都要受到与之时代、功能、审美相适应材料,才能够实现艺术设计所要追求的设计目标和要求。一般情况下,设计必须要通过材料才能转化为一个物化形态的作品,这其中,材料与研究拥有很大的价值,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通过设计师巧妙地设计,合理的利用之后,让材料语言所拥有的特性和造型艺术完美的相结合的成果。材料运用的主题毋庸置疑,是设计者本身,材料自己并不会对自身进行设计。当下,材料的可供选择范围是相当的广阔,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涌现出越开越多的设计材料,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在设计的时候,对各种材料的特性,及其表达方式有着充分而深入的了解。对于材料,我们不仅仅是从视觉上去简单的感知它,而是要材料和设计融为一体,坚持不断挖掘材料的功能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材料的美感,为设计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2、材料为艺术设计带来精神张力
艺术设计其本质也是人的创造性的活动,它贵在创造活动与实践,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即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和物质水平的生活而进行的主观活动。对于艺术设计的材料来说,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和性质。正是这种材料的多样性,才使得艺术设计可以通过人的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形式表达设计者的思想。通过对艺术设计的目标设定,设计者的思想感情呗接受者所感知。因此,材料能够决定这种感知过程的进行,即材料的使用为艺术设计提供的精神张力。材料连接着主观构想和客观表现,是一座桥梁,纽带,没有这种媒介,艺术就只能是想象,不可能转化为实物。柏拉图就曾经说过,现实是思维的模仿,艺术是现实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的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极具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民族特色。奖牌直径为70毫米,厚6毫米,奖牌的正面所设计的图形是国际奥委会的同意图形,一个有着天使翅膀的希腊胜利女神,背景为著名的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在奖牌的背面,是中国有着特殊象征意义的古代龙纹的玉质玉璧,奖牌背部的中间是有金属图形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也是貌似一位打着太极拳的武者,又像一个舞动的京字,玉象征着中国民族的“君子之德”的美好品德,太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和奥运女生一起诠释了中西结合,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包容精神。整个奥运奖牌的设计雍容华贵,有很好地诠释了体育竞技的奥运精神和中华精神,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设计案例。
二、艺术设计中材料的运用
1、材料运用的视觉表达
材料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给予读者的第一感觉就是色彩和形态,人对一个物体的视觉感知通常决定的人的整体感知,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因此,在艺术设计中,要做好对材料空间布局,设计者需要通过对设计标准和目的的把握,想象材料在空间运用中的布置,突出设计主题的特色,使读者在接受作品后对设计的主体有很深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中尽量避免结构布局的重复和繁缛,做到主次分明,为读者在视觉传达中突出设计主体奠定良好基础。当今的建筑潮流可谓是飞速发展,建筑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作视觉艺术,因为它的表达立面其实就是建筑材料。每当人们看到一个建筑物是,第一直面反应的就是它的外观而外观则是通过形状,颜色和材质展现的。好比中国的水立方建筑,从外观上看就像一个蓝色的水盒子,而墙面就像一个个无规则的凸起的小泡泡。给人的感觉就是在炎炎夏日透着丝丝清凉。别看这个建筑外形简单大方,实则处处展现着设计师的智慧,它的设计并不是由某一个人单独完成的,而是由一个团队设计,他们老子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可正是这些差异,让他们相互碰撞,融合,最终设计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当你闭上眼想想水立方的时候,眼前浮现出的场景,白天阳光明媚,暖暖的太阳透过一个个水蓝色的小泡泡懒洋洋地射进来,躺在金色的砂糖上,耳边是人们嬉戏的笑声,还有海浪拍打着沙滩的声音,整个人仿佛置身在一座水蓝色的宫殿里,多么美好的场景,以前好似动画片里水龙宫的场景,被现代科技和独特的设计带到了现实生活中。而这些表面看似柔软,不经风雨的小泡泡泡所用的材料“ETFE”,这种材料的耐腐蚀性、保温性俱佳,自洁能力强。国外的抗老化试验证明,它可以使用15至20年。“水立方”设计采用了泡沫理论,建筑外墙分布着3187个不规则的气枕,即使出现外膜破裂,8小时内就可以将破损的外膜修补或更换。ETFE膜立面装配系统在国家游泳中心的运用、尝试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构造最复杂、技术综合最全面的一次。
2、材料运用的创意效果
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大智大勇的同义;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是宏观微照的定势,是点题造势的把握;简而言之,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在材料运用中,还要注意艺术设计的创意,创意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发放,能够表现出不同于一般思维模式的新的意境的方式。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思想的表现,能够合理使用材料表达创意,是使接受者加深印象,突出特殊情感的重要方法。可以在材料运用方面打破常规,充分利用逆向思维灵活变通。例如在时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不局限于寻常的花纹设计或已有布料设计,而是将目光放在其他材料的特性中寻找设计灵感。在服装的底色和花饰中,设计者灵活运用陶瓷的花纹,进行服装的构思设计,能够给人眼前风格焕然一新的喜悦,同时配以复古金属或陶瓷零件的材料使用,更加加深了服装款式的文化气息。可见,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地和特性,加之原有的文化气息们能够设计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产品。这一点,近年来在废旧材料再利用上体现的颇为明显。很多以前被人们认为是垃圾的废物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我们开始审视自己,那些被我们随手丢弃,或者看似没有用处了的东西就真的没有价值了么?他们就只能被当做废弃物乖乖的进入垃圾桶,等待销毁或者回炉重造么?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新一轮的设计就已经开始了。废旧的小贝壳被拼凑成一张张精美的装饰画,穿旧了的衣物被加工成精致的小玩偶,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出的东西。这些废旧材料加上一点点小小的创意,就变成了一件有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3、材料运用的色彩构成
对于材料色彩的运用,是能够取得设计成功的第一要素。在艺术设计中,运用材料的色彩,往往能够掩盖其他因素的缺陷,设计者要能够把握艺术设计的色彩视觉特性,灵活运用色彩的对比、衬托、调和等手段,是材料色彩增强人的视觉效果,从而引起艺术设计产品与读者的心灵共鸣,达到是观众愉悦的心理效果。材料的色彩表现们能够承载艺术设计的感情表现,例如紫色的神秘、粉色的可爱、黑色的沉稳、白色的纯洁等等。因此在艺术设计中所担当的目的,将会通过色彩的呈现达到最初的效果。时至今日,色彩的差异对我们的情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已经无可厚非,我们饮食起居也无时无刻不在和我们的环境色彩产生着交流。在今天看来,室内设计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很多,但是我们仍可以从过去的设计流派总结经验并推动发展。比如古典主义风格的设计,它吸收传统装饰的“形”与“神”的特征,运用传统美学法则,使现代材料与结构塑造出规整、端庄、典雅、有高贵感的室内造型设计,给居住者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化的特别感受,突出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在色彩上则使用华丽色居多,通常它们的纯度也都比较高。从色彩的明度上说,越是明亮的色彩越感受华丽。另外从西方的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等传统风格中白色和金银色的运用则表达出当两种以上的色配合时,使用色相差较大的纯色和白、黑时,因为有某种明度差的对比而显得华丽、光彩。相反,用低纯度色同黑、白配合时,就显得朴素深沉。这样的色彩样式在现代大多数的室内环境中得到运用,尤其是黑与白的华丽运用大行其道。谈到奢华的空间布局,不得不说起17世纪在欧洲极其盛行的巴洛克样式风格,其艺术特征为打破文艺复兴时代整体的造型形式而进行的变态,在运用直线的同时也强调线型流动变化的造型特点,具有过多的装饰和华美厚重的效果。在室内,将绘画、雕塑、工艺集中于装饰和陈设艺术上,墙面装饰多以展示精美的法国壁毯为主,以及镶有大形镜面或大理石,线脚重叠的贵重木材镶边板装饰墙面等。色彩华丽且用金色予以协调,以直线与曲线协调处理的猫脚家具和其他各种装饰工艺手段的使用,构成室内庄重、豪华的气氛。而现代人简约时尚风格的推崇也恰恰是对奢繁装饰的巴洛我想画了,下意识的拿起习惯的工具。好久没画了会想,需要表达一下。我没有接触过油画,也未曾画过。许多人建议我画油画,事实上,硬要用油画做出水墨效果也可以,但少了意义。西方表现主义跟水墨有共通的东西,我觉得主要差别就是笔墨,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西方人看水墨,或许看得清楚构图、色彩、造型,但绝对看不懂笔墨。文化背景不一样,这种差异绝对是存在的。练过很多年书法的人,看舔过毛笔的纸,就可以看出工夫。西方人是很难理解的,隐藏的东西太多,只会用简单的时间来衡量,画了多少工夫,中国人讲的不是这样。画传统水墨的也大有人在,借传统的旗号打晃,不过大脑的画画,大多都在搞伪传统。我想无论任何画种,感受最为重要,不然,言之无物,就是一篇腐文。“士大夫”已死,文人画不在。现在已经没有了文人传统的社会环境,假如还一味强调,是很做作虚伪的。起码面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我真实。重要的是想说的要表达出来。如果笔墨精到,但是没有情感和意向,笔墨又有何用?好多人把传统挂在嘴边,却依赖于高科技,现代化,用着电脑,看着电视,开着空调,享受着,假模假样画着传统的那种。其实这属于是创作的当代性问题了,怎么体现当代性?创作的价值,并不是去模仿传统或者照搬传统,徒有其表无用。传统的精髓是什么?我觉得是生命的呈现,生命的力量的体现。每个历史时代好的作品里都有这种表现。以我的创作体会,水墨的力度很难体现,用的宣纸和毛笔都是软的,水质材料,真的很难硬起来。所以我就要把握柔性的力度,把力量体现出来。什么样的人画什么样的画。画的问题,其实是人的问题。工具总有一天会适应,但是人的本性很难改变。你看人,再看画,实际上是一体的,画上的毛病,做人也会潜在的体现,只是明确不明确而已。我的画在情节上透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柔性的还是刚性的?其实是矛盾冲突的,两者都有。比如说鹰,生命力的顽强和柔弱,实际上是一体的,是一个共同体。其实我很在乎每一个个体,矛盾体。我都觉得这种东西很奇妙。虽然你拿画人物的方法来画鹰,但画面来说是不是还借鉴了中国传统山水的笔墨。喜欢范宽的山水,宽厚响亮,每次看《溪山行旅图》,都很感动。还喜欢梁楷的人物,徐渭和八大山人的花鸟。他们对我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影响。他们有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和宽度。他们的作品作为我的基准和参照物。
从布局上说,力求不偏不倚,不取巧,不上相的。画面局部式定格而有现场意识的。有纵深感的。但我画面的透视中只有一个焦点,就是眼睛。如果忽略鹰的形象,除了眼睛外,又是一幅山水。眼睛是视觉神明,眼神传递出内心的本质,是很复杂的语言。事实上脸部其他器官很难说明问题。所以我的创作非常奇怪,受过学院教育的,运用传统的笔墨材料,体现出的绘画语言却和西方表现性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传统的确很强大,要分析内在机理,潜在进入,合理吸收,摆脱程式化的习气,笔墨程式,造型程式,图式程式等,没有任何实质的,围绕于虚伪的装饰表面的东西。学习传统,但绝不是形似的迷恋,而摆脱俗成的限制,渗透到本质上,最深刻理解传统,体会高度。今后的创作应该实在一点,单纯一点,直达内心。纯粹,要更纯粹。当然没有招式是最好的招式了,顺其自然。水墨变化多端,自己重复自己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画又是自己画出来的,每一笔都有意识在,都有人的形迹在,还是笔笔都有道理的(自己的道理)。我很想找寻完全陌生的视觉效果,但不可能。人人会有惯性,即是自己成立的东西又是模式化的。已经形成的东西很不职称论文容易摆脱了,自己的道理总在。这种道理也很简单,就是揭露真实,追求本质,呈现生命力量。
作者:蒋梦婕 单位:苏州大学
相关专题: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金融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