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农业院校发展趋同化
农业学科本身的地方性和区域性特征,要求农业院校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学科)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要适应地方经济、服务地方农业的发展。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在校人数迅速增多,大部分院校都热衷于上专业、上规模、上水平,却很少关注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目前,全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覆盖的学科数量均超过国家公布的11种学科门类的一半以上,非农类专业的数量也超过学校总专业数的50%。据统计,在38所农林院校开设的本科专业中,农学类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的平均比例为20.64%,涉农类专业的平均比例为8.52%,非农专业的平均比例达70.84%。农业院校非农专业数量占专业总数的比例高达66.15%,最低为54.17%。[2]这说明,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实际上都已呈现出多学科的发展态势。“多学科”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但这种一哄而上,不顾学校是否具备相应条件,是否适应当地农业生产需要,盲目的开设新专业的做法,最终将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办学经费相对不足
长期以来,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投入不足,几乎所有高校都在为筹措资金煞费苦心。高等农业院校的经费问题相比于其他科类的高校显得尤为紧张。在我国,除了教育部直属的6所农林院校外,大部分农业院校属于地方政府管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拨款经费极为有限,很多院校靠银行贷款建起了新校区,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也导致了办学经费的进一步紧张,很多地方农业院校都面临着债务危机。而且高等农业院校的融资能力也明显低于其他科类的院校,致使高等农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三)生源质量难以保障
高等农业院校对青年学子的吸引力不强,无法引起考生及考生家长的兴趣,考生填报志愿时只是怕丧失入学机会而“服从分配”进入这些专业学习,许多学生因此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实际上是一种有志愿学生的“招生难”,即招进了许多不愿学习所学专业的考生。[3]在实际招生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的录取线已经是同层次院校的最低线,但由于生源不足,各省大多实行了降分录取的保护政策,即便如此,往往仍难招满名额。高等农业院校的招生难,以及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少兴趣,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埋下了隐患。
(四)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目前我国农业人才就业市场面临结构性问题。一方面,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而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的比例仍然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农业人才外流,“学农不为农”现象较突出,更多其他学科人才进入了农业领域。2009年,据对江苏某农业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在440名就业人员中,不相关就业238人,比例超过一半,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限制了农业高校作用的发挥。[4]另外,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在近年国家“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优惠下并不占优势。“尽管政府出台了众多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每年农业院校毕业生报考‘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被录取的实际人数很少,绝大部分被录取的考生都是非农院校的毕业生,如2010年河北省招收选调生900人,河北农大报名1244人,仅录取了31人。”[5]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农业高校科研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据统计,我国每年获奖的农业科技成果高达6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30%~40%。究其原因,主要是过于偏重纵向课题的研究,教师们侧重于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忽视了面向市场的横向项目合作。我国农业高校90%左右的科研项目来自于政府资助,其中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少,致使相当数量的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6]另外,高等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与成果推广机构分离的体制性障碍,导致科技成果研发不是以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而是一切从属于“计划”和主管部门的意志,科技成果严重脱离农业生产实际。
二、新时期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呈现新特征
(一)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直以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及农业吸纳从业人员的能力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截止2011年底,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占34.8%、29.5%、35.7%。[7]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1952年为85.3%,1970年为77.2%,1978年为70.5%,1990年为60.1%,2000年为50.0%,2010年为36.7%。[8]农业从业人员的减少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需求和条件,可以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职能。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对科技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不短提升,从“一五”期间的19.9%提高到了2012年的53.5%,其中良种在科技进步贡献率中所占比例达到43%以上。[9]
(二)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政策环境出现新的变化
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为高等农业院校提供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2010年开始的《农业农村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强调农业科技人才2008年、2015年、2020年研究生学历比例分别为17.8%、23.0%、30.0%,农业推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这三年分别为59.4%、65.0%、80.0%。《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及《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都提出了“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关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与此同时,2012年被确定为“农业科技促进年”,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
(三)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存在挑战
相对于社会大环境,高等教育系统环境也为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挑战。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多科性及综合化发展趋势挑战了农业院校在农学领域的绝对优势。第一,高等农业院校的农学领域开始面临来自综合性大学的挑战与竞争。近几年来,综合性大学通过合并、新设立等方式拓展新学科,建设了一批与高等农业院校相同或相近的学科,由于综合性大学拥有的独特地位和社会知名度,使其获取人才、科研、建设资源的能力明显高于农业院校,使得农业院校的特色学科开始遭遇不平等竞争。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7~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来看,浙江大学几乎所有的农业学科都参与了评估,且评估都是在全国前5名之内(兽医学第6)。[10]高等农业院校特色学科的绝对优势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第二,部属农业院校与地方属农业院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部属的高等农业院校原来都是处于农业院校排头兵位置的院校,在农业类院校中地位较高,对农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因其地处高校集中的中心城市,地方政府要求其为地方服务的压力不大,因此很大程度上可以继续保持了以“农业”为主的服务指向。而地方所属农业院校在向“多科性”大学转型的过程中特色学科的优势地位却逐渐削弱。鲜明的“农业”与“农学”特色给两类农业院校带来了不同的发展选择,尤其是地方属农业院校面临着更多挑战。除此之外,以综合性大学为标杆的大学评价机制、社会上的轻农意识,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等农业院校的资源获取和特色发展。
作者:莫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