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 >

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探索

一.引言

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的核心暨创新团队,突破了传统金融学理论的思维、教学和实验方式,不再坚持单一的规范性研究。国际金融界对于智能金融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认识已经越来越明晰,市场的巨大需求必然导致智能金融工程研发上的巨大投入和技术上的广泛应用。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以七大创新实验集群为技术平台,通过人机交互的信息技术系统全天候地观察区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状况,预警可能的各种规模的金融风险,为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改、大中型企业等提供金融风险预警服务。再通过区域智能金融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化模拟实验区,专门监控区域金融市场在宏观层面可能出现的各种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等。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国民经济主要枢纽[1][2]。因此,通过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其高度仿真模拟,也将为高端人才培训、实践提供适用平台,以实现“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将为金融领域产品创新和市场化运作提供模拟化预测。因此,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的建设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4]。

二.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必要性

“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实验、金融业务实践、金融产品创新等能力为主线,构建与金融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验与实践体系。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需求,形成学科理论教学、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学科综合实践和衍生金融产品创新创业、模拟仿真的教学试验体系,并以综合性、集成性优势推动智能金融产学研的升华与创新。

(一)贯彻各级发展规划的要求

总体目标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6]。通过本项目建设,高起点平台搭建、多学科资源有效集成、教学科研条件改善、提高智能金融团队的创新力,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以满足重庆乃至西部地区对高端金融人才培养需求。同时,“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也完全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重庆定位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总体要求[7][8]。

(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端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

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在西部大开发中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实现跨越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质量提升以及知识经济等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和改革的要求,其目标要求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学科中心到学习者中心,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到社会化学习体系的转变。根据科学发展观,重庆要成为长江上游乃至中西部金融中心,人才必须先行。随着“建设重庆市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国家战略的实施,重庆将逐步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乃至中西部地区金融创新能力最活跃、金融品种最齐全、金融总量占比最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最广泛、融资功能和辐射力最强的金融中心[9][10]。因此,通过“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完善智能金融教学与实验体系、丰富并更新教学、科研与实验手段,大力开展开放式教学、协同式科研,适应社会对高端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是“政产学研用”合作办学模式和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的要求

智能金融七大创新实验区、工作室或基地,将首先服务于金融专业教学与实验,同时为政府和金融机构进行金融经济政策的预研仿真、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开发和实施、培训培养各类中高级金融人才、开展创新性和实用性金融-经济-管理类研究等。所有有关的教学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和参与者都将能够共享研究实验室的软硬件平台,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11][12]。“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这个平台为培养金融领域实践实干型高端人才提供最切合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实际的信息环境和仿真环境。

三.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目标与内容

(一)建设目标

面向长江上游经济发展需要,根据长江上游经济金融中心建设和结算类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要求,联合国内外智能化金融创新力量,充分发挥重庆金融学院高起点、高水平、多功能等特色突出的优势,有效聚集智能金融创新要素和资源,深化金融创新的组织管理、风险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智能金融模拟与仿真系统科完善等全面建设,探索学校与相关高校、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金融企业、监管机构、国外同行等深度融合和共同服务区域发展的创新模式,以“立足重庆、辐射西南”为目标,建设特色鲜明、开放有序、运行高效的智能金融中心,全面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以科技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既服务教学、科研,还要为一线金融实务部门的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与市场化等提供高端平台。(1)创建智能金融中心的多层次实验室集群建立“智能金融七大创新实验区、工作室或基地”,这七大平台组成完整的智能金融中心,即使在中国也属首创,在国内也是一流水平(见图1)。(2)构建科研创新与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将高校金融专业目前的、以现代金融学为中心的教学和科研体系提升到紧跟信息-金融-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主流特征的科研创新与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为此,“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将增加研发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创新实验,增加面向重庆市和国内金融机构中高层人才培训的技术转移示范和面向金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实训和专业(仿真模拟)设计,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提高创新平台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依托“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集中力量主攻区域宏观金融统一模型,形成前沿性研究优势和成果;与重庆主要的金融机构及其管理部门、金融企业、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建立学术合作联盟,开发并不断升级维护智能金融核心技术系统,成为推动重庆和国内智能金融发展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和“政产学研用”示范基地。(4)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与技术转移通过现场开放和网络开放,为各级政府、各类金融机构、各类企业和事业等单位和人员提供智能金融、金融工程和商务智能的科技创新和实验条件,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作为智能金融核心技术的研发中心,为重庆市和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商务智能、智能投资、产品创新及其市场化等仿真模拟支持。

(二)建设内容

(1)区域性金融监管智能化与风险监测仿真实验区该实验区在西部高校第一个专门针对区域宏观金融风险监控的实验室。这是专门针对西部宏观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预警,因而有着明确目标,并有着科学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这种区域范围宏观金融风险的监控本身应该形成专门或广泛服务网络,定期为重庆市和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大中小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有较大需求的个人用户提供国际金融市场分析-预测-预警-预判服务。(2)区域智能金融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化模拟实验区该实验区专注于区域性金融产品创新,以及产品开发的市场化仿真模拟,以监控金融产品创新不当,在区域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中可能导致出现的各种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3)区域金融企业智能管理与风险预防仿真实验区该实验区将重点监测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人民币外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中的市场秩序健康度、金融泡沫、资金流动、各行业景气度、投融资关系网、市场投机活动、市场欺诈等市场情报。这种监控在方法上、频度上同“全球宏观监控室”类似。然而在监控对象上将会更加细致,从区域宏观到行业、主题等甚至到股份公司、大股东、机构投资者、中小投机者等。该实验区在服务实践中滚动式发展,直接向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各类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有着较大需求的个人提供金融市场分析-预测-预警-预判服务。(4)智能金融量化投资交易仿真模拟实验区该实验区将充分利用智能金融中心核心团队,在智能金融量化投资交易领域十年以上学术和技术积累,集成国内外在智能金融和量化交易领域最好的学术思路和技术平台,支持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外汇、股票市场的市场形势分析、动态投资组合、量化程序化智能化交易策略与系统开发等等。(5)中高级金融人才培养与模拟实验基地该实验基地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与实验的整合,投资购买相关的金融-经济-管理数据库。同时通过购买和独立开发建设实验案例库,新建实验课程资源库(含课程要件、课程网站、实验教材、教学视频等)和建设核心技术软件组件库等。(6)地方政府投融资及债务管理智能模拟实验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通过划拨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或多个资产和现金流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以政府的名义担保进行融资,并在必要时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的载体。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8000多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贷款总量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政府信用风险、资金信贷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也不容忽视。该实验区的创建,旨在创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宏观模型,探索地方政府投融资智能运作的途径,理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管理体制,健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体制,规范运作机构,为合理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提供决策依据。(7)重庆国际智能金融人员交流与创新合作实验区该实验区将采用两条腿走路策略,平行研究基于宏观经济学主流路线的范式模型和基于智能主体(agent-based)的计算实验仿真。目前国内外这类仿真模型还大都远离市场实际,主要限于行为金融学实证研究。因此加强交流极有必要。本合作实验区还强调最大限度切合金融市场的实际行情,建立以区域金融市场为目标的仿真模型,为各类市场参与者即国际智能金融界人员交流创造仿真条件。通过交流参与者互动与合作,可以完成生成市场价格(宏观表现)、将宏观经济模型同宏观金融模型统一建模等研究工作。因此,该实验区建设强调对金融业内数据和外来信息全面挖掘和综合利用,真正实现基于事实的商务决策和及时的决策执行。

四.预期效益分析

“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将着力凸显金融学科优势,促进金融理论与工程化技术手段和思维的交叉融合。即利用先进的数学及通讯工具,在各种现有基本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实现金融教学、研发和应用的协同创新,着力构建契合特色优势学科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科研平台、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模拟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致力于为中国西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

(一)成为重庆市和中国西部智能金融教学、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金融创新产学研用以及和人才培养的典范

通过“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把智能金融中心建设成为全市、中国西部乃至于全国的典范,使其成为特色鲜明的智能金融教学、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金融创新产学研用以及和人才培养平台。

(二)成为高端金融人才培养和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平台

通过“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使其成为高校经管类学生、研究生和专业教师理论学习、科研实践与产品研发与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成为经济管理教学实验与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集成化载体,成为学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支撑。

作者:李虹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gsgl/150508.html

    相关专题:假期刊 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上一篇:灰土路基施工技术探索
    下一篇:安全工程人才能力框架及评价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