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在数学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进步和收获。它不但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而且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采用营造学习氛围、创设生活情境、探索学习过程、组织合作学习和设计课堂练习等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数学课堂更显无穷魅力。
关键词: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掌握知识水平和运用知识能力更高,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课堂教学有效与否,必须通过学生来体现,能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的课堂就是有效的课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策略。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些特点,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快乐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使学生心情愉快,能激起强烈求知欲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求知欲望。如:课堂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有创造性的见解的学生要给予“你真会动脑筋”,“这个解法很独特”等赞赏的话语赏识他们,激励他们。对于回答有困难或表达不清楚、不流畅的学生,送去“没事,你再思考一下”,“你已经找到方向了,再想想”等鼓励性的语言,减轻其压力,放松其心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一句句赞赏的话,一声声热情的鼓励都会激起学生学习的推动力,消除他们胆怯心理,增强表现欲,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二、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与他们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联系的学习场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主动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小超市”这一数学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与顾客,在“超市”进行“购物”或“售货”的交易活动。比如,1千克西瓜是2.4元,你买5千克西瓜是多少元?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服务员”与“顾客”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在交流中不仅能够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熟练掌握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真正懂得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探索有效的学习过程
新课改指出:课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场所,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由于受年龄、知识和能力诸多方面的局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肤浅、单一。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特别是在学生有疑难的地方或不求甚解之处,更需要我们教师及时加以点拨。其次,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课堂游戏来实施,做到学中玩,玩中学。心理学表明: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是无意占据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为突出,对游戏更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能长时间地玩而不感到疲倦,教师要抓住此特点,在学生精神最为亢奋之时给予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第三,教学中,面对差异生,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敢于放手让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发挥其聪明才智;对学困生则从基础入手,循循善诱,不断鼓励他们,让他们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四、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萧伯纳有句名言:“两个人,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两个人,每人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提供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形式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互补,发挥想象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学具(各种三角形),由各小组根据三角板的拼、凑为学过的图形,并应用已学过的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兴趣浓厚,讨论热烈。汇报时,学生不仅能用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成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甚至还能把三角形通过剪、拼成学过的图形。由此,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互动探究,不但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而且也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作出评判,从中也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五、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此类情况:学生对刚学到的知识很容易理解,模仿教师所教的方法也做得很好。然而在做具体的综合性练习或拓展题时就觉得无从下手,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对知识变成只是一知半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有针对性,设计的练习不但要循序渐进,又要考虑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后,我设计了三道练习:①已知r=2厘米或d=3厘米,求圆的面积?②已知c=9.42分米,求圆的面积?③已知圆的面积s=28.26平方厘米,求圆的周长?学生对①马上就能根据公式求出正确答案。而对②和③就面露难色,特别是③觉得难以适从。我顺势而导、启发他们:要求出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要求出圆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从哪可以求出?学生通过引导很容易找到解题思路,并且领悟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总之,“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采取多种手段与方法,积极打造高效率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尽其所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发展其能力,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林水金 单位:福建省平和县坂仔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