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 >

教育管理下育人功效研究

一、隐性课程的特点

隐性课程不受限于学校的课程设置方案,它不是“有数”的,而是存在于学校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环境之中。而且,以物质方式体现的学校教学与生活设施、校园环境,以非物质方式体现的校园文化、学校精神、学生在校活动、第一课堂的氛围等,其本身的广泛性和影响的广泛性都是显性课程所难以相比的。第三,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由两个方面所决定:一是学校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可能在某一阶段所体现出的氛围与前一阶段有较大的不同,从而对学生产生不确定的影响;二是即使学校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处于不变之中,基于学生的个体性格与心理差异,其对接收到的信息的“译码”结果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对隐性课程的管理与引导是有着较大难度的。第四,隐性课程容易被忽视。因为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课程,又没有体现在课程表上,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及学校管理者,对学校的环境氛围早已经习以为常,容易产生“环境也就是环境而已”的观点,难以将其上升到“课程”的地位来认识,使隐性课程容易被忽视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出育人的作用。

二、隐性课程的育人功效

首先,隐性课程是“非强制性”育人。这是其首要的育人功能特色。学生尤其是中学高级阶段和大学生,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形成之中,往往喜欢从自身认识的角度接受或者排斥教育者提供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行为。在此过程中,一旦被学生认为是被强制性地、因为要完成学业、获得成绩而必须接受的某方面教育,在其心理上就会产生反感甚至抗拒。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因为厌学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而逃课甚至不能毕业的现象是不少的。而隐性课程则是从“非强制性”的角度,提供一种或多种让学生受教育的方式。就算要学生参与,也是“引导性”的,不会让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逆反心理。这样的育人方式,效果是很好的。其次,隐性课程是“感知性”育人。其感知性从两个方面而来:一是学生接触到校园物质环境形成的感知性,如学校的大门、道路、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室设施、操场、餐厅、商店、绿化等,这些物质性事物的颜色、形状、材料、结构、数量、规模等无不在向学生传递着教育信息。这些信息或表达着俭朴,或表达着先进,或表达着人性化,或表达着管理精细化,都会在学生的认识上打下印记。二是学生接触到校园的非物质环境所形成的感知性,如对学校校风学风的认识,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教学感知,在宿舍和餐厅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感知,在学校办事时对管理的感知,参加或者主持学生活动时对活动和规则的感知等,都会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这种感知性的教育,是难以用标准规范来衡量的,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是非常重要的。第三,隐性课程是“创造性”育人。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显性课程重视学生的创造性,但其对知识传递的要求及考核更突出一些,且其对创造性能力的验证多停留在文字表达层面。而隐性课程则可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集中培养与训练。如学生在组织校园文体活动时,从调研、策划、组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无不是对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尤其是一些年度周期性的学生活动,如运动会、辩论赛、“五四”纪念等,组织者们都以“创新”为最重要的要求,一年年积累下来,创新出的方式会让学生受益匪浅。而且关键在于学生的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自愿性的活动,是在最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愿望的环境下开展的,且都是实践性和验证性非常强的。创新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客观需要,很快便能得到验证,这些验证过程时刻给学生上着生动的课。第四,隐性课程是“弥补性”育人。之所以称其有“弥补性”,在于其能够使相当部分学生在其他方面竞争失利而心理产生不平衡甚至障碍时,通过隐性课程可以得到适当的心理补偿。常见的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中如果处于失利的状态,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可以通过参加隐性课程的活动展示自己其他方面如体育、文艺、组织能力等方面的特长,获得隐性课程参与群体的承认与尊重,由此平衡心态。更进一步而言,学生通过参加隐性课程的活动,可能会发掘出自己的其他特长或潜能,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打开另一扇窗户,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第五,隐性课程是“持久性”育人。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隐性课程的持久性。因为学生在教室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接受某一门课的教学时间也是有限的,但校园物质和非物质环境是时刻存在的,是随时随地影响着学生的。二是学生在毕业后,仍然受到隐性课程的影响。学生毕业后,其所学的知识会在一定的时期内重新更新或者淡忘,显性课程所产生的效果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隐性课程的育人效果却会持久存在,如对某位老师教学风格的学习,对学校某次活动组织的记忆,对校园环境校舍的深刻印象等,这在学生召开毕业若干年纪念聚会时,特别能反映出隐性课程的持久育人效果。

三、重视教育管理,促进隐性课程育人功效的更好实现

因为隐性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其在育人方面的特色,教育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其功效的实现,使其与显性课程一道,共同形成对学生有益的培育环境,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在全校形成对隐性课程重要性的统一认识。对隐性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是让隐性课程育人功能更好发挥的重中之重。如果这方面的认识没有到位,隐性课程的作用是难以有效果的。隐性课程是无处不在的,它既存在于校园环境中,也存在于论文指导中,存在于师生关系中,还存在于专业与培养方案的设置方式,甚至是要求学生的着装等方面。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们,应当树立起隐性课程的“课程”概念,要像重视显性课程一样重视隐性课程,将隐性课程纳入学校管理和育人规划,并通过各种方式向全校教师和职工传授隐性课程的基本知识,必要时可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大讨论,明确隐性课程在本校实施的措施,鼓励教职工提出发挥隐性课程作用的创造性方案。当然,在此过程中除了非常必要的情况下,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讨论和学习,以免产生负面作用。其次,努力培育富有特色的健康积极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观念文化,以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为基础,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育人理念、价值追求等,以校史、校训、校歌、特色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也通过学校的民主管理与治学方式、工作作风、师生的精神面貌等表现出来,富含育德因素。校园精神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它反映一所学校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具有恒久的凝聚力和长远的影响力。富有个性的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健全人格、批判与创新精神培养等,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渐进长远的教育。

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根据大学的历史与现状,营造富有特色的健康、高雅、文明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其次,努力把握并用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如用作为学校办学思想理念、内在精神和文化传统集中体现的校训校风来激发学生自强求索精神、敬业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并使其成为学生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再次,抓好隐性教育载体建设。隐性教育载体,就是指课堂等显性教育载体以外的承载着教育内容尤其是德育内容的环境、氛围、活动等形式。如举行升旗仪式、校庆典礼、青年节庆典、学术竞赛、辩论赛等丰富多彩、活泼高雅的活动,使教育痕迹不外漏,把教育意向蕴含在相关的形式中,对学生进行暗示和启迪。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来施加教育影响,不知不觉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第三,加强科学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办学规律,我们通常说要“以文化人”,其中一个要义就是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加强制度建设。教育应该是培育人的自由个性而展开的活动,那么教育管理就应该注重人的价值关怀、道德理性和人文精神。培育校园制度文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注重制度文化的伦理价值导向。制度总是与教育管理相关,但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管理制度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充分正视校园制度尤其是德育制度的合理性问题,要有利于唤起人的德性意识,不能过分强调刚性约束,要以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来体现人文关怀的“柔性管理”,使制度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起激励规范作用。在教育管理伦理视角下制定的制度,才能让学生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其次,要提高制度建设的民主化程度。英国学者KennethSike曾探讨了教育权威与民主的关系问题,认为教育管理应该有民主理念。制度建设要体现隐性教育的意图,就应使制定制度的过程成为师生民主参与、民主讨论的过程,要反映学生的自主要求,尊重学生的权利。第三,制度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融入人本管理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形成和谐的有魅力的校园制度文化。第四,优化学校物质文化环境。学校物质环境是进行教育的空间,物质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具有道德熏陶、规范和养成的功能。物质文化环境对人成长和成才的潜在影响,被很多教育学家提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因为校园物质环境蕴含着潜在的丰富的涉及政治、历史、伦理、美学等诸多教育因素。这些教育因素的重要功能是能有效地凝聚师生的向心力,陶冶人的性情,唤起学生对母校、自然、社会的关心和热爱,唤起作为主人翁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之,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要力求体现学校的价值日标和审美意向,做到人格化,内涵丰富又品位高雅。第五,要有效整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资源,切实提高隐性课程的育人实效。“多种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共同产生教学的准备性价值,只重视正规教学,保证不了正规教学会释放出非正式、非正规教学中潜在教学价值生长”。要有效整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整合人的资源。教育者要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不能仅仅把教师、实验室视为育人的场所,不能认为育人工作仅仅是政工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每一名教职工都应积极主动地配合隐性教育活动的实施。其次,要发掘和整合各类隐性课程资源,如除教学活动之外自然环境、制度环境、活动环境、文化环境等,使它们自然形成一体,对学生的知识、意志、情感、态度、行为等产生整体的感染与熏陶作用。再次,要有机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源,发挥隐性教育的综合效应。因为学校虽然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对学生能力培养、品德陶冶和个性形成,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性格、才智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隐性课程的育人方式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作者:苟朝莉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教育管理下育人功效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gsgl/147140.html

    相关专题:法理学 第四版 pdf 中国直销企业名单


    上一篇:节油技术下的农业机械论文
    下一篇:即兴伴奏在教学中的问题及方法探微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