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或经商。这些农民无力解决子女进城受教育的问题,只好将他们留在农村,让家里的长辈或亲戚照顾,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交由父母单方、其他亲人或者委托人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存在诸多的社会问题,如:教育、安全、心理健康、医疗等,其中,以教育问题较为突出。那么,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将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本文以XX县为调查对象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一、XX县留守儿童基本状况
XX县位于云南省的南部,下辖5镇2乡,县域内居住着彝、哈尼、傣、拉祜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全县总人口数为122900人,其中农村人口数为99856人,占总人口的81.2%。5镇2乡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分别为86.5%、85%、81.3%、78.8%、98%、84.2%、75%,平均为81.4%。全县18岁以下人口数有41300人,占总人口的33.6%。据调查,全县共有留守儿童519人,占儿童总人数的1.25%。该县留守儿童中少数民族有482人。519名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为:0~5岁的58人,6~12岁285人,13~18岁的176人。经分析:与全国28.29%相比,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比例较低;该县留守儿童中92.9%为少数民族儿童,超过全县少数民族比例11个百分点,可见,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儿童留守的比例较高;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呈现低龄化,66%的儿童为12岁以下。
二、XX县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结果分析
在519名留守儿童中,笔者对250名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下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进行分析。1)家庭教育。在被调查的250名留守儿童中,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监护的比例高达75%,有11%由其他亲戚代为照顾,5%由父或母一方监护,还有1%的儿童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调查数据表明: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年龄都在13~18岁。尽管在该年龄阶段的儿童已基本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但还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要监护人对其进行监护。此外,由监护人知识水平的调查结果可知:24%“未受过教育”、57%“小学”、13%“初中”、6%“高中”、0%“大学”。被访留守儿童在回答“监护人对你在学校受教育的关心程度”问题的回答中:13%“非常关心”、17%“一般关心”、57%“很少关心”、13%“不关心”。数据表明:该地区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为“隔代教育”,尽管祖辈有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但他们大都文化层次较低,无法担负起辅导学生功课的任务,此外,祖辈们大多思想观念陈旧,不够关心儿童的学习问题,且极易造成溺爱。2)学校教育。从师资的角度来看,该县教育发展较为完善,师资力量充足。以经济发展最落后的A、B乡进行分析,A乡:辖内有1所普通中学,教师数为36人,学生数为294人,师生比为1:11。还有4所普通小学,共有教师57名、学生773名,师生比为1:14,其中A乡的中心小学教师数为32人,学生数为478人,师生比为1:15。B乡:辖内有1所初级中学,46名教师,480名学生,师生比为1:11,还有4所完小,共有69名教师,612名学生,师生比为1:9,以上数据均达到国家核定的中小学师生比例标准。在对250名儿童进行了受教育情况满意度的调查中,回答“非常满意”38人,“满意”54人,“一般满意”93人,“很不满意”65人,各占的比例为15%、22%、37%、26%。该地区大多数(63%)的留守儿童表示对受教育的情况不太满意,仅有37%的儿童表示满意。可见,目前该地区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满意度较低。此外,被调查留守儿童在“学校多久召开一次家长会”问题的回答上,93名“没有或者很少开”,54名“一学期一次”,45名“一年一次”,28名“两个月一次”,30名“不定期召开”。把家长会作为常态化工作的仅占被访儿童的12%,说明学校和留守儿童监护人之间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不能及时关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3)社会教育。据了解,近年来,该县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县妇联和教育局成功协助县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某农业有限公司、某超市爱心人士深入学校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争取爱心资金来帮助贫困的留守儿童;在学校展开以“儿童为本”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孩子提供自我表现的平台。
三、边疆多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家庭方面。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家长普遍存在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认识到教育的投资性和人才筛选功能,如果能让所有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么,留守儿童也将不复存在。因此,家长们应当足够重视儿童的教育问题,外出打工时尽可能让父或母一方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和子女有更多的情感沟通,避免完全的“隔代教育”,彻底杜绝无监护状态。此外,作为监护人的父或母应当及时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状况。2)学校方面。学校作为适龄儿童学习知识,增加本领的重要场所,应当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然而,从调研数据得知,尽管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师资配备充足,可是留守儿童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较低,学校和家长之间没有较好的沟通。因此,学校教师应当走近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此外,还应当和监护人之间有效建立多种沟通机制,如:定期家长会、不定期家访和电话交流等方式。3)社会方面。从教育部门的角度,加强宣传《义务教育法》,正确指导农民处理好外出务工与子女教育问题,把留守儿童的辍学率降到最低。此外,县、乡镇政府要加大对危害学生安全和学校工作秩序的打击力度,尽可能的给儿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政府还应当努力引导社会爱心基金来扶持有困难的留守儿童接受教育。4)儿童自身。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应当要学会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者简介:段淑芬,1984年生,女,云南鹤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喻晓艳,1984年生,女,湖南湘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
作者:段淑芬 喻晓艳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相关专题:护理论文发表期刊 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