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 >

高职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当前的高职教育面临学生文化基础不断下降,在校学习时间短的窘境,为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电工电子技术》是众多非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包括电路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低频电子线路和数字电路4个部分,分两学期讲授完毕。该门课是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桥梁,其实践性、综合性较强,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着力体现该课程“基础性+应用性+先进性”的特点,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当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为适应学制变化,大多数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讲述为主,过分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学生会觉得抽象难懂。虽使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扩展知识面,简化抽象内容,但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学生参与性差;虽加大了实验课的比例,但理论与实践相对独立,经常是内容脱节,进度不一,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差。

2.实践课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应用性较欠缺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多数专业基础课都增加了实验个数,像电工电子技术课每学期都安排了8-10个实验,但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对所学知识点加以佐证,缺乏有针对性的提高技能和与岗位与生活挂钩的实际项目,达不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1.针对不同环节的学习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

高职教育的目标不同于本科教育,要在具有一定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培养一定的职业技能,完全不涉及理论或理论内容过多过难,都不符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集知识与技能为一体,实践性与操作性很强,而各部分知识点在学习时又各有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有限的课时内,对各部分知识点简化理论推导,运用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地认知规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创造性。(1)电路部分,基础理论较强,内容比较完整且抽象,在学生完全没有电的认知的情况下,对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我们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为了使抽象的内容更直观,更便于理解,我们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在课堂上利用仿真试验对理论进行验证,通过直观的数据,加深对电压、电流概念及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达到对电路的整体认识。另外仿真软件的引入也增强了学生对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兴趣,对实验过程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缩短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电机与电气控制这一部分我们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部分内容技术要求较高,既有理论分析,又要联系实际学会安装运行和调试维修,还要注意安全操作和规范操作。我们将讲授、演示和练习合为一体,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在知识的运用中学习技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充分结合。在讲练结合的过程中,我们提倡精讲多练,压缩理论课程,以大量的实验实训课取代原来的课堂教学,避免了学生因为理论知识难懂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3)低频、数字部分,由于知识点多、碎、散,我们采用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法。通过两个大型综合性项目,分解成多个具体任务,由学生在完成实验实训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把问题总结起来,集中讲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低频部分,我们以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为例,不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突出理论的针对性、实用性。数字部分,提出数字钟的设计,从而将逻辑代数的概念,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等问题引入。不同的专业,相关知识点讲解的深度广度有所不同。同样引入仿真软件,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2.设计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着“注重基础,突出应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我们从多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1)分层次设计校内实践内容实践内容由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和创新研究三个层次构成。为加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训练,我们仍设计大量的基础常规实验。由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多实验操作、演示与理论知识讲解同步进行,或先进行仿真验证再进行实物的连线、测量,使学生能更好的将电路图、原理图与实物图,理论数据与表的指针刻度、灯的亮灭联系起来,在训练动手能力的同时,掌握了理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在完成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训练的基础上,将较多单元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实训、设计,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低频、数字这两部分,每部分学习完成后,都会由教师给出设计方案,学生用6个学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实际电路(如麦克风声音放大系统,数字电压表等)的组装与调试。而在每学期期末,在所有课程停课的前提下,开设一周的课程设计。给定多个题目(如水厂冷却泵的控制设计、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数字钟设计等),学生自行选择其一,查阅相关资料,从理论设计到动手组装,最后写出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进行PPT汇报,真正体现出所学课程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也是体现出学生设计、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表达、文字写作能力。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式的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我院成立了创新实验室,实验室的时间、地点和元器件完全开放运行,学生可自由安排时间。实验室合理安排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既有简单也有综合,可与上课内容结合,也可以进行实物的制作、安装调试和废旧仪器设备的拆装,同时配有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操作实践的指导,力争让所有的学生能够产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2)实践教学与技能考证、生产实习、技能竞赛相辅相成通过对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分析,应把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纳入课程内容。准确把握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对初、中、高级工的工作要求,对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将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核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入课程,既达到国家对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要求,又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学习效果和技能证书相结合,使学生在考取证书的同时,学习目标更明确,做到所学即所用。对学有余力的同学,组织成立兴趣小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数控机床操作竞赛等各种竞赛,还可参与到教师承担的重大课题研究中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把知识转化为为生产力的兴趣、动力和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目前,我系先后与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济南长城空调公司、山大华天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建成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定期到企业参观、听专业讲座和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方式,使学生走出校门,接触企业生产,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提高了职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以网络教学

我院拥有先进的校园网,为了辅助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校园网上创建了《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网站,将课程教学资源在网上发布,供学生们随时查阅。内容包括课程标准、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课程录像、习题库、试题库、职业技能鉴定库、相关链接、仿真实验及疑难解答等。网络教学资源的不断完善很好的满足了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三、结语

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的改革是关键。多年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讨,经过教学实践的一次次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关专家、同行和学生的好评。

作者:王兰 冯秀亭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gsgl/143627.html

    相关专题:代写医学论文 金属功能材料期刊


    上一篇: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探究
    下一篇:农作物生态经济评价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