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设计的理论依据
1.1“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指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引申为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后来被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当中,使得机制的含义得到了很大的扩充。“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则是指决定“综合实验班”运行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其包含有校企双方的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五邑大学于2010年提出了基于“综合实验班”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理念。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由学校与企业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学校的“综合实验班”主要有“3+1”(面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和“3+3+1”(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两种模式。“综合实验班”的“综合”二字主要表现为:第一,专业的综合。综合实验班学生来自多个学科类专业(或同一学科多个专业)。第二,能力的综合,即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包括专业实践能力和非专业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属于非专业的实践能力。第三,培养过程、培养环境的综合。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培养方案。
1.2理论依据
机械设计理论最初是由具有“机制设计理论之父”之称的利奥尼德·赫维茨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对机械设计理论给出的定义是: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的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并且怎样设计一个合理机制(即制定什么样的方式、法则、政策条令、资源配置等规则),使得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在机械设计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原理就是激励相容原理,即机制的参与者根据机制设计者的需求准确完整地报告个人信息。满足激励相容的经济机制,能够保证机制参与者在按照个人信息追求个人利益来选择行动模式的情况下,实现机制设计者的目标。机制设计理论对于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指导意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2.1理论层面
任何承认个人是理性的行动者这一预设的社会科学理论流派,都可以借鉴机制设计理论的某些研究思路、分析工具、概念和理念,来解决实际问题。机制设计理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完全信息、资源有限条件,机制设计者研究如何设计一套博弈规则,能够有效激励机制参与者进行行为模式选择,实现参与者的利益选择的同时实现社会总目标。就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而言,信息不完全、资源有限、激励机制欠缺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想在现存问题的背景下,达成各方利益的协调,建立合理的机制,为协同育人发展创建稳定的环境,完全有必要引入机械设计理论。
1.2.2实践层面
机制设计包含设计、分析、评价、反馈与完善等环节。首先,是预期目标的确定;其次,机制的设计,这是全部环节的核心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激励相容原则和信息效率问题;再次,机制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分析判断出机制的优劣,从而减少相应成本;最后,目标的校对与完善,根据内外部的条件与因素的不断变化持续微调,以达到最优的效果。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设计在引入机械设计理论后,就可以在明确预期目标的前提下,以激励相容原则为指引,使参与协同育人工作的各主体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参照预期目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加强该机制执行管理的有效性。机械设计理论的引入,可以通过激励相容原理,以制度为保障、以利益补偿为推动、以协同发展为前提,逐步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机制设计理论应用于“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其实也是一个对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协调过程,即怎样能激励各参与主体在最大限度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通过积极主动的行动,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这种协调主要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在横向方面,主要是要协调好高校、企业和参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纵向方面,要协调好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预期目标、培养方案、考核评价方式等,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中横向关系的处理——利益协调
吉登斯认为:“存在共享的价值标准即社会理性,人们可以据此对稀缺资源和权利义务配置结果(或社会状态、利益格局)进行优劣比较,并经由机制设计和制度选择来加以弥补和完善,以期最终改善人类境遇。”对于“综合实验班”而言,如何妥善配置有限的资源和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能否处理好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是一项有挑战性且意义重大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积极配合,有赖于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
2.1建立多渠道的利益表达机制
协同育人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主体结构复杂,参与机构包括高校、高校参与协同工作的相关学院或系部、协同单位、协同单位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个体包括专兼职教师队伍、学生、管理人员等。在协同育人工作过程中,搭建一个利益表达平台,配合建立利益诉求反馈处理机制,有利于形成利益表达、获得的顺畅通道。为了使参与主体有顺畅的利益表达途径,学校非常重视“综合实验班”团队建设,做好各个层面团队的组织与管理,保证每一个参与到校企协同育人工作中的机构与个体都有恰当的途径提出并满足自身利益,并对这些利益统筹协调。
2.1.1建立“校企协同、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
“综合实验班”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综合实验班”的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相关部门、学院的院长作为领导小组成员,总体策划、指导建立协同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工作小组设在教务处,以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各试点专业负责人和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为成员,具体组织研究与试点工作;各专业成立试点小组,成员包括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具体实施试点工作。
2.1.2建立“双线管理”的班级管理机制
学校对“综合实验班”的学生采取“双线管理”,即学生在保留原行政班身份的同时,再按照实验班建制组建班级,并为实验班的同学配备班导师,对学生在学校和企业阶段的学习、实践进行管理。实验班内也组建班委会和团支部。校企共同提供师资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毕业时,校企共同为其颁发“协同培养学习证书”。
2.2建立公平的利益共享机制
由于各类制度的实效性和适用范围的局限性,所以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利益获得的不对等情况。就协同育人工作而言,以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为出发点,制定公平的利益共享机制,可以保障协同育人工作顺利开展。基于此,“综合实验班”建立了“双赢”机制。以“综合实验班”为基础的协同育人工作中,校企双方都是利益主体。只有满足双方利益的合作才是受欢迎的、有生命力的合作,才会是长期稳定的合作。学校首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协同单位的需要,把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合作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例如,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为企业提供员工继续教育培训、职业技能认定,完成企业委托的技术研究与管理项目,为企业的产品开发、营销战略等提供技术和人力的支持等。对于学校来说,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工作,一是有助于学校根据积极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结构,使其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二是有助于专业建设与改革,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针对性、适用性;三是学校可以依托企业的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的便利,强化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对于企业来说,也将获得学校为之输送和提供的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先进的生产力,员工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机会和平台,科技研发和孵化的人力资本以及通过员工渗透、奠定企业的文化基础。协同育人模式弥补了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拉近了与企业的距离,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为企业增加了新思想、新活力,企业还可以将每年表现优秀的学生留下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型后备人才,盘活企业人才资源存量。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共利双赢,这是合作成功的关键。
2.3建立公开、透明的利益监督约束机制
公共权力和公共制度能保障利益合理分配,但是必须以健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为前提。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利益监督约束机制,才能使双方的行为受到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共同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法律约束包括政府、行业或相关部门为协同育人工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章程。这其中也包括双方签订的具有法律性质的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应承担的责任,以此约束合作双方的行为。以“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例,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学校方承诺如何配合企业开展人才选拔及宣讲工作,配备班导师、教师等人员与企业一起对学生进行管理,而企业方则承诺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企业为学生提供轮岗培训、管理知识培训,配备管理或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等。如任何一方不能履约,则需按照协议进行赔偿。没有公开、透明的利益监督机制的约束,就没有协同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利益监督机制的框架下,协同育人工作双方都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的力度。
2.4建立多方协动的利益协调动员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工作需要参与其中的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协同育人机制顺畅运行的合力。
2.4.1建立人才培养全过程协同育人机制
“综合实验班”在学校教务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具体指导下,建立人才培养全过程协同育人机制,由工作小组负责学生选拔、培养方案制定与落实、课程与教材开发、学生管理、质量监控等,协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我们还可以成立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高校协同各方面合作力量的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协同育人培养目标,共商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2.4.2建立责任共担机制,突出“协同”本质
在“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的工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充分体现“协同”的本质。首先,在学生学业指导方面,在校内完成基本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企业学习阶段,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制定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制定专业模块课程、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大纲的要求。企业选派有一定经验的管理与技术人员组成兼职师资队伍,完成一定的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教学,同时对学生的企业学习阶段的轮岗学习和毕业设计进行指导。其次,协同双方互相兼职,协同单位的负责人或有关专家可以到学校兼任副职,学校也可以派学院或专业的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到协同单位兼任副职。协同单位的专家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可以成为学校的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等,由学校颁发相应的聘任证书。三是校企双方可以将青年教师、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派到对方单位锻炼,增强人员交流。
2.4.3构建“双主体”育人机制,保障培养方案实施
“综合实验班”教师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组成,由他们共同完成综合实验班的教学任务。学校专业教师承担专业理论课和课程实验的教学任务,担任综合实验班班导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除承担学生在企业期间的部分课程教学任务和技术技能指导、毕业论文指导外,还要到学校承担部分与行业、产业相关的课程任务。
3“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纵向关系的处理——激励相容约束
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兼容约束原则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可以通过机制参与者的反应不断修正实施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最终实现社会总目标。为达到协同育人机制纵向关系处理的最佳效果,我们需以激励相容约束原则为指引,首先确定预期目标,然后对运行机制进行设计,通过对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不断修正运行机制,达到机制运行的最佳效果。
3.1预期目标的确定
就“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工作而言,在机制设计理论的指导下,以激励相容约束原则为指引,学校确立了协同培养的预期目标:第一,“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工作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总目标的。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协同育人工作也不例外。制定并执行协同育人机制,其终极目标必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第二,通过“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要完善学校的办学结构,提高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协同育人机制可以帮助学校摆脱当前办学主体单一的不足,拓宽办学路径。同时,通过与各类机构的协作,提高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资源的能力。第三,通过“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推动政府在协同育人工作中的参与度,提升企业、行业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的责任感,构建良性的社会育人机制。
3.2机制的设计
激励相容约束原则认为,由于获得信息需要成本,且机制参与者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私有性,作为机制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就需要根据激励相容理论,通过制定具有激励性的机制,鼓励机制参与者以个人行为的选择主动寻求实现总目标。这也就是激励相容约束原则带给我们的启示:“如果一个机制既满足参与约束,又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则这个机制就是一个可行的可实施机制”。具体到协同育人工作,不仅要制定刚性的、供参与者参照执行的机制,更要制定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的参与者在满足合法利益的前提下,更加积极地实现协同育人工作的总目标,使协同育人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是由各个主体共同参与构成的机制结构,首先是政府占主导作用,地方政府要从税收政策、财政制度、协同平台等几方面入手,为协同育人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传统主体要勇于创新,不断创新知识,改革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最后,作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另一个新型主体,企业、行业等要在协同人才培养与激励、科研投入等方面有明确的定位,将行业、企业全新的实践经验与高校的理论知识有效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来说,这些主体的参与模式可以分为四个大的模块:高校创新能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行业企业知识流动、行业企业创新能力,这四大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根据这些参与主体以及四大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初步形成了协同育人机制的框架。
3.2.1建立“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政府推动占主导
从对国外协同育人工作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在推动行业、企业积极承担责任,与高校协作育人方面,政府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为了保证高校能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政府要主动出台相关政策、有效整合相关资源,创造适合协同育人工作顺利开展的政治及文化氛围,搭建协同育人的政府平台,引导整个社会在协同育人工作中的参与热情。具体而言,协同育人机制的顺利构建及运行,有赖于政府的各方面政策:通过改革税收政策,有效激励行业、企业参与协同育人工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协同育人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维护参与各方的正当利益;为协同育人工作搭建平台,完善促进协同育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定相关计划,引导协同育人工作长期稳定发展等。当前,广东省在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学校积极响应广东省政策,以“综合实验班”为基础,申请并通过了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大学生实践基地,获得了经费支持。这些基地的建立,促进了学校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层次发展。
3.2.2建立“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的“双主体”模式
“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由高校这个单一的培养主体转为高校、行业、企业等单位协同育人的“双主体”模式。所以,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时,这两方面的主体都要积极行动。首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在完成学生选拔工作后,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个性差异,共同为实验班中的每个学生制定相应的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内容包括前三年开设的所有课程,最后一年在企业学习阶段的课程、轮岗学习、毕业设计、考核标准等。其次,校企共同实施协同育人,并对育人全过程进行监督。主要是指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并共同对培养过程、培养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在此过程中,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学校聘请企业的管理或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部分课程的讲授任务,企业指定导师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采取“双导师制”,坚持选题来自企业、真题真做,校企双方教师共同指导、共同评价,毕业论文的答辩也在企业完成。校企共同监控学生是否完成综合实验班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以及完成质量,保证学生在“综合实验班”学习过程中切实提高了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3.2.3“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在“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及运行过程中,需对整个机制的运行情况随时进行监控、分析与评价,及时调整不合理的部分,以保证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要保证协同育人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以机制设计理论为框架,结合激励相容约束原则,循序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4成效与启示
4.1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
首先,就学校而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与运行,促进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互动交流。参与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企业,不仅与学校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指定专门的技术或管理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同时还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校企双方在技术层面、理念层面达成了共识,学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经验“无缝”对接,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其次,经过学校的不断努力,已经形成了以“综合实验班”为抓手的、各学院积极参与的多样化协同育人模式。如土木工程专业“企业嵌入式”、电子商务专业“项目化”、机械专业“COOP-CDIO”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等,进一步推动了我校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最后,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参加“综合实验班”的学生数量受到学校改革试点的规模控制,但是参与的专业数逐渐由工科专业扩大到学校的文科、经管类专业,受益的专业面越来越广。
4.2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学生通过参与“综合实验班”,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升,这些综合实践能力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所必须具备的。通过“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大大缩短了学生的适应时间,提升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尽快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企业、行业提供了急需的人才,减小了企业的人才培训成本。
4.3企业血液更新换代加速
“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另一个最大的获益者自然就是合作的行业、企业。通过“双赢机制”、人员流动机制等的实施,企业不仅获得了需要的人才,从学校获取了所需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而且其员工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得到提高,大大地提高了企业劳动力的素质,为行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和强大的人力资本。
5结语
通过多年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科学、健全的协同育人机制在“综合实验班”运行中的重要性,必须不断地反省与审查相关的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协调机制等,保证“综合实验班”的工作成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断走向成熟。
作者:杨文芳 单位:五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