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诉诸感性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的文化建设形成了一个化成的传统,传统的身后是文化的精神内涵。因此,进行儿童瓷器欣赏教育,为人师者心中对中华五千年陶艺文化传承变异的过程应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了解甚至熟悉瓷器背后包罗万象的人文背景:景德镇颜色釉发明的历史背景、五大名窑的辉煌鼎盛与当时特定的政治、艺术审美观的联系、名瓷背后辛酸落泪的传说……比如,“祭红”是陶艺中具有代表性的名贵釉之一。“唐宋人尚青,明清人尚红。”红瓷的出现使中国瓷器跨入了新时代。如何让儿童理解这种釉的珍贵?教师充分利用《祭红》的传说故事,通过图片、录像和实物赋予“祭红”这一抽象的专业词汇以生命。物我同一的核心是情景交融,是审美主体受物感动的结果。当听到出窑的瓷器釉面上那殷红艳丽的颜色是用女儿的鲜血凝成的时候,幼儿的心沉寂了,他们以清澄凝思的心灵在体悟故事中生命的精神。“老师,故事里讲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你希望是真的吗?”“不希望!”“没想到瓷器造出来这么辛苦!”“这些人太可怜了,老师,现在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人之初,性本善”,追随儿童挚真挚爱的本性,教师在先人血泪铸造的瓷器景象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二、潜移默化
“目日生视,耳目生听,心日生思。”日生日成,人性是在时光的推移中渐成的。这说明审美化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潜移默化地对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产生影响,如春风拂面,逐渐沁人心脾。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形成有赖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岁月的流逝中,中国文化及艺术的本质不断更新与重建,民族的内在精神与气质贯穿于整个过程的构建。陶艺气象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摇篮里发育、长大、成熟,我们应充分挖掘与推进这一伟大发明。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儿童进行陶艺艺术的熏陶,使人格逐步完善,性情得到陶冶,艺术修养得到提升。譬如师生一起乐此不疲地摔泥、堆泥,欣赏景德镇美术大师现场进行瓷盘画创作,玩“淹城”观陶器展,参观陶艺展馆,甚至偶然的机会在校内共同挖掘大量的古代碎瓷片,……多渠道、多方位地“玩陶”,让儿童体验陶艺的纯净与多彩。文化的传承特征还体现在形式的多元化上。“茶艺”“戏曲”“剪纸”这些民俗文化与陶艺相得益彰。这些民间艺术的挖掘使儿童对瓷的理解更深透。如茶道表演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对品茶文化的了解,而且相关的紫砂陶器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动手捏制的欲望。
三、怡情养性
审美欣赏教育从心理上分析实为修身、养性的方式,即“怡情养性”。陶艺的“怡情养性”价值,有其主观依据。“我们传统文化的结构,是以儒、道、释三家为主的中原文化大流呈放射型渗透……所谓儒道释为主的文化大流,又都是中华古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思想精义。”各派各流,又以“和”为本。在瓷象万千中就鲜明地体现出了这种“和”的思想,例如,“喜神”“和合二仙”等瓷雕作品。在引导儿童欣赏这些作品时,琴瑟竽笙缥缈入神的乐音聆听能让儿童有感而发,在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中细细体味着陶艺艺术的气象万千。动作的夸张模仿,可以让儿童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这和儒家的“乐从和,和从平”的思想不谋而合。审美对人感化的最终目的是“爱”。从陶艺起源中可以知道每一件瓷器上都凝结着先祖们的精神气节。欣赏瓷器,应从体会艺人们的思想情感开始。《美人祭》《釉里红》《风火仙师》,众多传奇故事都向孩子们传递着同样的信息:爱,铸就了艺术。于是,在欣赏完宋五大名窑瓷器后,儿童发出了由衷感叹:“老师,我们祖先做的陶器和瓷器真漂亮,太了不起了。我想把这些瓷器都留给下一代的人。”“老师,这些瓷器都很珍贵,我真的不想它们都破损掉,我要把它保存下来。”“对呀!”一位女孩歪着小脑袋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想把瓷器都埋在土里,等到将来,就可以开一个陶艺博览会,那我们的孩子又能看到没有破损的瓷器了。”……瓷器欣赏,孩子首先想到了美的延续:我要好好保存它们,让子孙后代也能欣赏。“反情以和其志”,人性自然流露,身心才能得到和谐发展。这就是陶艺艺术“怡情养性”最真挚的体现。在陶艺欣赏的过程中,儿童无论是获得寄寓恬淡的情趣,还是得到享受人生的快乐,都是自我观照、人格升华的过程,这也正是儿童陶艺审美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方式的魅力所在。于是,在儿童人之初的血脉中,在陶艺教育中,中国文化得到了传承。
作者:左孋萍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