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 >

高职生艺术教育中认知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生的认知特点

由于高职院校入校“门槛”较低,很多高职生学习基础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体现在分析总结问题等方面的认知能力低,语言素材积累少,语言表达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受自身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制约,有待进一步提高。艺术课学习中,高职生的学习情绪化强,感性与理性认知不平衡;认知偏重于机械模仿的方式,对艺术动作、造型观察、分析、记忆等空间智能缺乏;肢体控制,协调的肢体运动智能不足;艺术学习领悟慢,效率低,影响其创造力的发展。

二、艺术教育的特点与优势

艺术具有形象性的特点,这是艺术存在的独特形式,也是界定艺术特征时的一个最被普遍认同的看法。艺术形象是客观的感情具体存在,又包含了主观的思想情感,所以是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统一。这使艺术具有着强烈的感染性,舞蹈、体操、歌唱、器乐、绘画、手工艺等等艺术以其丰富的感官形式,深刻的内涵使学生被感动,被吸引,潜能得以开发。艺术教育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培养“以美促德,以美益智”的艺术教育环境,发挥艺术教育功能,在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健全的人格心理、活跃的创新思维等高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对于艺术教育与能力开发的关系作了这样的深刻阐述:“艺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认知能力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艺术教育获得丰富的感觉与想象,通过手脑并用,开发了更多的脑区功能,提高其认知能力与肢体协调表演能力,在技术实践、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中不断迸发出新颖的思想火花。

三、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真正发挥艺术教育作用

关于认知,美国第一部认知心理学的作者v.莱塞尔(1967)指出:“认知就是指感觉输入被转变、简化、精制、储存、恢复、和运用的全过程”。简单地说,认知的含义是指人怎样通过思维把一件事情搞清楚。一般是指认知活动或认知过程,包括观察、分析、记忆、思维(推理、判断、综合)、想象。认知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素质,是高职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中心环节。认知能力将影响其职业技能的掌握与发展,影响其心理素质、环境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综合能力。在实际教育中,应注意克服艺术教育中的诸多误区,如:认为艺术是真实感觉的自然流露,不注重其感觉与理论的平衡;偏重于反复机械性练习,忽视培养学生艺术的理性认知能力;不注重艺术学习中语言的表达功能等等。在高职艺术教育中,我们应针对高职生的不足之处,根据认知发展的规律、特点,通过良好的方法,有效的改变学生认知方式,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1.艺术教育中注意感觉与理性认知的平衡,以提高认知能力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物具有许多个别属性,这些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就是感觉。理性认知是人思维的高级联合,它对感性的材料进行加工、概括,形成了对事物理解的概念。艺术中的概念是感觉和理性认知思维相结合的产物。艺术的学习中须注重感觉与理性认知的平衡。艺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感觉与情感。在艺术学习中,感觉到了,并不能做得到位,需要有理性的认知。只有控制自己的感情才能更充分地通过技法表达自己对艺术的全部理解,表达艺术的感情与思想。就象哈姆雷特感慨的那样:“怎样把握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才能不被命运玩弄”。尤其在艺术学习中,学生会更倾向于感性思维,忽视其内在的逻辑性、规则性。学习中被自己的感情所带动、支配,缺少冷静的思考、深入的分析判断,致使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效果不佳。感觉与理性认知是相互交错、不断循环的过程与关系。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艺术的领悟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感觉、反复体验后才能找到。通过感觉、实践、认知、再感觉、再实践、再认知等一系列的反复活动过程,艺术感觉以固定的形式上升到认知,形成理性的文字,反过来指导感觉进行表达,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有良好的感觉。认知思维反映的是艺术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在艺术学习中有指导的重要作用。感觉必须要上升到理性的认知,经过思考,获得本质规律的认知,并加以练习、总结,从而形成正确的艺术技能表达方式,这才符合人们对事物认知的逻辑思维发展规律。这种从感性到理性过程的思维发展,是艺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因素。

2.艺术教育关注知识、技能、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提高认知能力

艺术是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体,能力是完成结合体的心理条件。艺术教育中知识、技能与能力应并行协调发展。知识是对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属经验系统,没有知识内涵的艺术,难有高层次。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自动化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它表现了一个人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能力是指顺利实现活动的心理条件,它预示着一个人在活动中可能达到的成就水平。知识技能发展中,能力是基础,又是目标。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范围都比较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能力则有相当广的迁移范围。一个能力强的人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比较小,而一个能力弱的人,可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同样的知识技能。从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与质量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大小。艺术教育中不能忽视知道技能发展,更要注重能力的考量,关注学生技能掌握的速度、质量与总量。

3.艺术教育须注重语言表达,外化发展认知能力

艺术知识技能学习中,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促进其文字架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和总结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在艺术教育中需要关注学生职业发展的长线动力——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语言,反映学生的听课效果、内在认知;通过语言对思维进行整理,将模糊不定的感觉清晰化,对艺术表达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促进学生内省,调整学习方法。舞蹈、歌唱、绘画、体操、书法、武术等艺术技能在表现中虽然不以语言显现,但在教与学过程中都有语言的构建。借助语言来记取舞蹈的拍数、方位、幅度等,记取绘画的比例、尺寸、明暗等,记取歌唱的发声肌能的用力方向、用力关系等等,促使学生认真思索,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艺术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认知能力得到很大发展。

4.艺术教育中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与肢体运动智能,以增强认知能力

美国加德纳博士1983年发表了多元智能理论,其中空间智能与肢体运动智能与艺术学习关系紧密。空间智能让人有能力以三维空间的方式来思考,这种智能使人知觉到外在和内在的影像,也能重现、转变或修饰心像,不但自己的意识可以在空间中从容的游走,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操弄物件的位置,以产生或解读图形的信息,就如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所表现的那样。艺术学习中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心像能力锻炼,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这对唤起大脑神经,增强人的记忆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空间智能发展可减少反复机械练习的数量,提高学习的效率。

5.艺术教育中注重发展学生的肢体运动智能,以增强认知能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容易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机会,就是他们以直观形态呈现出来的地方。据此,他主张应通过各种“手脑并用”的活动,从手脑结合,发展人的肢体运动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使人能巧妙处理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虽然动作技能不像认知技能那样受重视,但是对于许多令人尊重的角色而言,善于支配自己身体的能力是他们赖以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运动员、舞蹈者、外科医生和手工艺者都是例证。《运动改造大脑》一书首度公开革命性的大脑研究,透过美国高中的体育改革计划、真实的案例与亲身经历、上百项科学研究证实,肢体智能运动不只能健身、锻炼肌肉,还能锻炼大脑,改造心智与智商。在运动中动脑,大脑来控制运动,肢体智能运动通过躯干与肢体的高度控制刺激脑干,提供能量和动力,还能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改变既定的自我概念,稳定情绪,增进认知能力。根据神经生理学研究,人脑的右脑和左脑分工和侧重有不同的,大脑两半球分别控制人的左右肢体,高度控制性的肢体运动,将促进左右脑的不同脑区功能。现实中大多数学生肢体的力量与控制性能偏于一侧,而影响其大脑神经平衡与交互,影响学生的动作能力。在艺术教育中,须积极发展肢体运动智能,注重肢体运动的科学合理性发展:一、肢体高度控制性运动发展,避免盲目的、随意的肢体动作。二、左右侧肢体的均衡运动发展,关注左右肢体的基础力量训练,关注左右肢体独立控制能力。三、肢体相互协调的能力发展,通过多种动作组合,促进上、下、左、右肢体相互协调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肢体运动训练,促进学生的心智水平,增强肢体运动智能,提高学生认知能力。高职生认知能力培养是一个精心打造、磨炼的过程。而艺术教育则通过美化的形体、造型表现,对高职生进行外塑内磨,让高职艺术教育开发高职生更多的潜能,塑造更全面的高职生素质,为培养更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绽放能量。

作者:何艳 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生艺术教育中认知能力的培养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gsgl/140484.html

    相关专题:创业理念与原则 有线电视技术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论文
    下一篇: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不足及改进措施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