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境的相关概念
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诗学领域,唐宋时期基本属于诗学范畴。元明以后,意境理论逐渐渗透到其他文艺门类,清代开始提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和其他一些著作中对意境的解释亦是如此,意境开始被纳入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到了现代,宗白华先生认为意境是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景交融,而发掘出更深的情与景,为人类增加了想象,为世界开辟了新境。叶朗先生在《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也明确意境属于现代美学体系的研究范畴,但否定了意境的“情景交融”说,认为意境是一种特殊的美感,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和历史的某种体验和感受。虽然学术界对意境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只要承认“意境”是现代美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就可以通过意境理论来指导建筑学。对意境一词的定义,一些权威的汉语工具书的解释如下。《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辞海》则认为:“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可见意境是一种情调和艺术境界,但是指界定意境存在于“文艺作品”中似乎有所片面,难道说中国古典园林没有意境吗?其实中国的古典园林空间最能说明什么是意境: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子,把外部无限的山水草木之景吸纳进来,使游览者从小空间到大空间,突破有限,进入无限,引发出一种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可见意境应该不限于某些文学艺术种类,同样适用于建筑美学中。英语里并没有意境一词,对意境的释义是个合成词组,如“Artisticconception”,“Poeticimagery”,其意也指文艺作品中所传达的意蕴和境界。但这不代表西方艺术作品中就没有意境。贝多芬的交响曲就充满了人生和宇宙感,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就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能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同理,源起于西方的现代建筑,也是可以存在意境的。
2.建筑意境的探源
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游历了北美和欧洲的大量城市,以人文学者的敏锐和前瞻,深切感受到纽约新城现代化之弊端和欧洲老城深厚的人文气息。他更向往的是人性化的现代化,并非西方现代化的简单壮美,并开始致力于面向全社会的科学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播,充分肯定了东方意蕴在建筑中的重要。得益于梁启超的启引,梁思成和妻林徽因先生共同走上了挖掘中国“建筑意”的道路。1932年,梁、林二人在《平郊建筑杂录》中最早提出了“建筑意”的美学命题。他们认为北平四郊的众多建筑遗物是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其所描写的北京西山十方普觉寺(卧佛寺)琉璃牌楼,汉白玉的须弥座和圆洞门,黄绿琉璃的柱、额、斗、瓦。极其精细的雕文,乾嘉年间某个不知名的匠人手笔。如林徽因先生所述:“在光影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请问那时的锐感,即不叫他做‘建筑意’,我们也得要临时给他制造个同样狂妄的名词,是不?”此后,侯幼彬教授在《中国建筑美学》一书中,对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的“建筑意”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建筑意是建筑意象和建筑意境的结合。随之对建筑意境的涵义进行了解读,虽然其解读依然借鉴接受了美学理论,把建筑意境作为美学上意境的一个延伸,但提出了意境对建筑创作,包括现代建筑设计的诸多有利因素,如:意境之“境”与建筑的空间环境的契合;建筑与自然之美的融合,也渗透着山水诗画的意趣;包含着政治、文化、宗教等多重功能的建筑本身,也具有着引发情思的人文内蕴,常常能形成人文轶事和历史事件的积淀,容易触发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
3.对现代建筑意境的再读
结合前文所述,作为对叶朗先生从美学角度给出的意境定义以及侯幼彬教授对建筑与意境之间关系的衍伸,希望给现代建筑意境一个明晰的概念,即:在特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作为审美客体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其所表现出的特定氛围和艺术情趣,以及审美主体所产生的对人生、对自然、对历史的感悟。这种建筑意境存在于东方,也存在于西方;存在于古代传统建筑之中,也存在于现代新建筑的内外。但是在不同环境因素和历史背景下,其表现是不同的。如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在法国巴黎卢浮宫美术馆扩建中设计的巨大玻璃金字塔顶,在法国人眼里,其象征着强有力的权力,像方尖碑顶一样激起了对伟大法兰克王朝兴衰之感慨。在埃及人眼中,这个现代的巨大玻璃顶,再现了远古人类寄托他们财富、智慧和理想的金字塔形象,引起了对那千百年前神秘而伟大历史的共鸣。而对于每一个今天的博物馆造访者,他可能又象征着艺术和艺术品的高贵、永恒与脆弱,兴许还能感受到西方文明的象征(卢浮宫)和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超然而静穆的威仪对峙间的感动。这些在不同民族背景下,不同的历史感就是新卢浮宫意境的体现。再如贝聿铭先生在日本甲贺信乐山景区设计的美秀美术馆,一座山和一条峡谷将接待中心与主馆分置开来,来访者需要通过一条长长的隧道和吊桥缓缓进入。这段深幽的入口空间序列,采用了江南园林入口空间欲扬先抑的手法,再现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那幅场景:山有小口,迂回通过,豁然开朗,如入仙境,乐而忘返。而建筑主体,受到用地的限制,被巧妙地隐藏于山地之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中国山水画般诗意的效果。穿过入口的月亮门,进入大厅,刚才还半遮半掩的建筑主体,一下子变得通透明朗,透过一排落地长窗,近景苍劲的松柏和远景壮观的山谷如微缩景观被收进了建筑的胶卷一样,一览无余。人们置身其中,品味着自然与人生和那不断涌进的壮阔之景所带来的天人合一的感觉,对现代建筑之意境再次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作者:饶峥 单位: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