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就必须改变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运动训练学理论教学仍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机械的跟着做的现象占据主要地位,这与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不相符。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改革运动训练学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是创新教育的一部分,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运动训练学教学,引导学生将讲、做、练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运动训练学是专业必修课程,其理论来源于训练实践,又用来指导训练实践。运动训练学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封闭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那么如何推进运动训练学教学模式改革呢?本文主要从运动训练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入手,探讨运动训练学教学模式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二、运动训练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运动训练学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单纯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走,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训练实践中。因此改革教学模式,探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放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运动训练的变化要求改革教学模式
运动训练教学模式改革是符合运动训练变化需求的。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世界体育水平不断提高。这是因为新时期人们的运动训练观念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经验训练、师徒训练转变到知识技能训练。改革教学模式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使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迅速融入社会。同时运动训练学教学模式改革与体育发展方式相结合。现代体育不是练得多就能收获的多,要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必须改变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
(二)社会对人才需求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当前社会需要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具备竞技运动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现代化的训练方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能成为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也即是说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过去运动训练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不高,所需的多是单一人才,而现在对人才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现在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符合专业的工作,与学生能力有一定关系,这就要求改变教学模式,使其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人才的需求。运动训练理论教学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改革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逐步渗入到竞技体育领域,这也是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我们从奥运会看到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其他领域都带着精密的武器向奥运进军。竞技体育也受此影响,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现在运动训练需要培养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更为明确、具体。这种情况下,传统人才培养很难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难以适应现代运动训练培养目标。因此改革教学模式会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所以改革教学模式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实验教学、课外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发展。从过去的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育人功能发挥,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运动训练学教学模式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改革教学模式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新的教学模式如同一座桥梁,一边联系着理论知识,一边联系着实践,这是培养现代人才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动脑、动手的平台,避免被动的灌输知识,把理论知识放在操作实践中掌握、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运动训练教学模式改革应注意一些问题。教学模式改革结合实际,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符合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体育人才,解决面临的就业问题。教学模式改革为了改革而改革,不能走形式化的路子,不能跟风。运动训练学教学改革应结合实际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等方面的改革,使之符合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
四、结束语
运动训练教学模式改革比较注重学生技能与能力的提升,但不是简单的压缩理论教学,而是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既要让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平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作者:来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