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企业生产规模仍偏小、经济实力弱、牵动力不强。组织保障还不够。个别县区组建绿色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专门机构工作尚未真正启动,使绿色食品开发工作缺乏组织和人力保障。为进一步促进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绿色食品开发的浓厚氛围。针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越来越迫切的形势,重点围绕齐齐哈尔市的自然优势、各级党政组织对绿色食品产业重视程度、农民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信心、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品牌效应等方面,加大宣传造势,使更多地人了解齐齐哈尔的绿色食品。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进行宣传引导。增加绿色食品的宣传内容,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绿色食品健康、营养、安全、优质的特点。二是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网站进行宣传引导。发挥网络媒体开放、快捷和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增强宣传攻势。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展会进行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市领导带队推介、举办绿博会和参加各类展会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宣传阵地和渠道,使更多的绿色产品和品牌,得到更大范围内的认可。
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快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一是抓好国家级标准化基地建设。继续建设好现有的16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积极争创新的标准化基地。二是创建绿色食品核心示范区,使每个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5—10万亩。三是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做到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
抓住重点,做大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充分发挥资源、地域和品牌优势,大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升级,逐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加工体系。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壮大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和支持现有龙头企业扩张发展,扶持飞鹤、元盛、中粮、恒阳、北大仓、富裕老窖、瑞盛、安泰生物等现有龙头企业尽快做大做强,不断增强其对产业的牵动能力。进一步做好各县(市)区园区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载体的作用,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入驻园区,推动绿色食品的产业聚集。二是以主导产业为重点,做大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重点推进玉米、大豆、马铃薯、水稻、杂粮、白酒、乳制品、肉制品和优质矿泉水等九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搞招商、上项目、拓市场,延伸产业链,加快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构建优势产业集群。三是以生产监管为重点,规范绿色食品的加工标准。引导企业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标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检测程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开发市场,提高绿色食品市场占有率。一是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知名品牌。结合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市场欢迎的实际,全力培育品牌,做大做强一批特色明、规模大、质量高、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农产品。重点打造雅鲁河牌小米、嫩晶牌大米、港进牌粉丝、粉皮系列产品、红光牌绵白糖和苏达矿泉水等5个品牌。同时,积极引进已经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品牌,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争取与他们合作,搞好贴牌贴标。二是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发挥特色产品优势和原产地优势,采取各种方式发展专营店、连锁店,在大中城市商场、超市设立专卖区、专卖柜等销售网点,不断扩大销售空间。三是建设稳固和长久市场。在巩固、开拓现有“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其它省会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市场。四是充分发挥网络销售的优势,积极开辟新兴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推进大宗商品的网上交易,不断扩大网上的交易品种和交易规模。五是继续办好绿博会。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进一步开拓销售市场,使绿博会成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同时,继续坚持“走出去”,利用各种展会、推介会,展示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的精品和品牌,提高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强化龙头,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水平。立足资源和产品优势,发挥品牌效应,开发更多的绿色食品,提高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建立利益联接机制。通过采取订单、合同、租赁等各种形式,加强基地与加工企业有效对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食品生产管理模式,大胆探索和创新龙头企业与原料生产基地的利益联接机制,把基地作为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减少基地农民经营风险。二是强化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和培育绿色食品协会、联合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壮大各类经纪人队伍,切实发挥他们在基地生产过程中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作用。
加强监管,打造绿色食品之都诚信品牌。组织协调农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等相关执法部门,围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操作规程,实施“四统一”生产模式,突出投入品监管,确保基地生产高标准。围绕绿色食品加工标准,突出生产原料、添加剂监管,确保加工产品高质量。以基地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市场销售和知名产品的保真、诚信的品牌效应,合力打造绿色食品之都这块大品牌。
认证产品,积极稳妥推进绿色有机食品开发。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不放松质量标准,不降低准入门槛,切实维护精品形象,不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注重速度、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对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有规模、质量好、市场潜力大的产品,及时受理,及时认证,不断扩大标志产品总量。
制定政策,建立完善绿色食品发展扶持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集中扶持绿色食品核心示范区建设、新产品开发、检验监测、市场建设和品牌宣传。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应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结合起来。在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项目给予优先安排。积极争取科技、商贸、质量技术监督、畜牧、环保、水务、林业等部门支持,把扶持重点向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倾斜。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部门增加信贷投入比重,优先办理基地农户贷款,优先安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贷款和原料收购贷款。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领域。鼓励保险部门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增加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三是充分利用支农惠农政策。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补贴的前提下,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支农惠农的硬性条件之一,研究制定出台生产优质农产品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绿色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
作者:孟凡辉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