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维动画艺术的基本概述
现代三维动画的产生主要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性质上可理解为新型影视艺术。实际进行三维动画制作过程中,多采用计算机生成的方式,设计师根据所构建的虚拟三维世界确定动画形象的相关尺寸与形状等,并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目标对象无论在材质、机理以及颜色等方面都具3D效果,最后再利用摄像机镜头使画面呈现出漫游或运动等轨迹。因此,三维动画实质为通过计算机设计的具有立体感的动画与场景。在此基础上对三维动画艺术的概念可总结为,其是满足大众听觉享受、视觉美感要求的影视艺术。相比以往影视艺术,从作品体现的艺术美角度,三维动画艺术囊括所有如灯光、音乐、色彩、目标对象以及场景等内容,从内容中可挖掘出更多的艺术美。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模拟现实,具有较强的透视效果,空间方位为360°,而且改善以往二维动画场景限制的问题[1]。
二、三维动画艺术主要表现特征
三维动画艺术在特征表现方面与传统艺术相似,都具有明显的审美特点。但区别于平面设计,其将空间与时间概念引入其中且需要较为繁琐的设计过程。具体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设计过程要求做好节奏、色彩、构图等方面的控制,而且在设计法则方面需结合平面设计的相关内容,以此保证三维动画艺术效果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真实感且符合审美需求。第二,三维动画艺术在可操作性以及精准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许多因客观因素如温度气候等影响而无法实地拍摄的镜头,都可通过三维动画艺术实现。但应注意的是这种艺术方式要求设计人员在掌握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更具创新意识,使作品质量得以保证且更具吸引力。另外,现阶段许多企业针对难以重现、投入多且危险性较高等镜头也通过三维动画艺术实现,极大程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三维动画艺术无论从设计或具体设计过程,与传统平面设计相比都较为繁琐,其需保证设计人员与相关硬件设备满足设计制作要求基础上,使动画作品在立体感与真实感等方面都得以增加,与人们审美需求相适应[2]。
三、三维动画艺术所体现的艺术美分析
1、造型美在三维动画中的体现
三维动画中为人们带来视觉感官的主要以动画场景以及角色为主,通常进行塑造过程中主要利用相应的制作手段使虚拟环境中的相关细节能够缩小或被放大,这样所营造出的人物造型将极具感染力,所形成的艺术美也较为奇特,这种美便可称之为造型美。但应注意的是设计师营造造型美过程中往往还需将运动美赋予其中,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其中的运动美主要指设计人员结合现实运动动作内容进行影视动画中运动效果的模拟,以运动效果使动画美学特征更具吸引力。无论造型美或运动美在三维动画艺术中的体现实质为设计人员对现实世界的充分理解,结合自身的感性与理性思维实现环境氛围的烘托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或者在不考虑现实因素的条件下直接加完成艺术加工过程,充分体现出三维动画艺术自身的感染力。
2、技术美在三维动画中的体现
任何三维动画作品其在美学特征表现出技术美,原因在于三维动画艺术主要依托于计算机技术而实现其自身审美价值,动画中任何能够冲击视觉的效果实质都为新技术应用的结果。三维动画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技术应用下获得更多的艺术美,如皮克斯相关研究表明,技术应用下营造的效果更趋于成熟如《红色的梦》在效果营造时主要以雨滴为主,而后期动画制作中逐渐形成雪粒或更多灰尘颗粒;而技术应用下形态的塑造如人物造型或动作等更为流畅优美,如《超人特工队》中人体形态呈现的有机多变特点,而非早期动画作品如《锡铁小兵》等单纯局限于人物动作方面;技术应用下动画光效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如前期动画作品中在光效方面往往为人们呈现更多的为光源重合且阴影较多的效果,而技术应用下画面效果表现极为细腻丰富。综合来看,三维动画艺术作品为人们营造的视觉效果主要得益于现代技术的应用,其展现的技术美是提高三维动画艺术审美价值的关键所在。
3、意境美在三维动画中的体现
意境美学内涵在我国古代审美思想中便可挖掘,要求从“意”与“象”角度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现代三维动画艺术中主要通过利用夸张手法完成场景的营造并使影像更具动态特征,以此为人们带来强烈的精神意向,实质为与人类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三维动画艺术下所应用的大多设计创作手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开发性特征,许多人类在现实世界中难以体会的景象都可利用三维动画实现,或直接营造出全新的世界以激发受众欣赏的好奇心。例如,利用技术手段为受众营造的幻觉或历史场景等,使人们欣赏动画中产生更多的联想,所产生的精神感染力极为强烈[3]。
四、结论
三维动画艺术是促进动画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正视其基本内涵以及所展现的具体特征,通过与传统二维技术的比较分析其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下所体现的审美价值,包括造型美、技术美以及意境美等内容。具有这些审美价值的动画作品将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以及丰富的想象内容,有利于促进人们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因此需在未来动画事业发展中注重美学价值的体现并进行不断创新。
作者:吉薛白宁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