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现状
(一)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及课程重复
经过对中高职会计专业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中职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数量远远低于高职;通过对比中高职的课程内容可以发现,中职的课程内容,在高职的课程内容中均能找到;通过对比中高职的课时安排可以发现,开设的同一门课程,高职课程安排的课时数少于中职安排的课时数;通过对比中高职的教学要求可知,二者之间没有太多的差异,培养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是完全体现不出来的,进而使得教育资源受到极大的浪费,严重降低了中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高职的教学质量。
(二)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内容重复
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实习训练方面,无论是内涵上,还是层次上,中职和高职均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在对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内容进行定位时,一些高职院校制定的实践训练项目,基本和中职院校是一样的,因而出现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内容重复的现象,这对于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的中职学生来说,会计专业技能的锻炼机会变得少之又少。
(三)文化素质层次脱节
专业课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课时数是非常大的,因而文化基础课程课时数相对偏少,使得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够扎实,严重降低了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自升入高职以后,中职毕业生在学习相关文化基础课程时,普遍表现为吃力,再加上中职毕业生没有掌握足够的人文知识,许多学生都不能达到高职教学对他们提出的高层次要求。大部分中职毕业生升学后都会进行一次文化基础课的考试,高职院校就会根据学生们的考试成绩进行分班、补习文化基础课,进而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
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中存在明显的学科痕迹
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得知,中高职院校设置过多的专业必须课程,制定过全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学生后期学习过程中国,就会极易出现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在最近几年中,尽管我国中高职院校大幅度改进了会计教学内容、会计教学方法,制定了许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过,总的来说,设置的会计课程仍然存在明显的学科痕迹。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学科内容体系强调的重要内容,如果各层次课程内容频繁出现重复现象,就会大大降低课程的有效值。
(二)专业课程内容标准不统一
由于高职院校不够了解中职院校设置的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导致制定出的会计专业教学的内容、大纲、计划表现过于随意、主观。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时,一些高职院校根本不考虑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之间在能力、素质、知识等方面的区别,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中高职管理体系脱节
为有效解决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问题,中高职必须要共同进行协商、交流、沟通。但是,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受到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约束,尽管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类型是相同的,但是中职院校是由职教司进行管理的,而高职是由高教司进行管理的,由于职教司、高教司之间很少进行沟通,导致二者分别管辖区域内的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之间同样缺少交流,因此交流不顺畅、融合不恰当的现象是经常会发生的,使得中高职教育内部在衔接过程中受到严重影响,进而使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过程也受到严重影响。
三、解决会计专业课程衔接问题的策略
(一)增强中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为不断促进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中高职院校应该要经常开展各种沟通、交流活动。高职院校应该对中职院校加强认识,多多去中职院校去听课,不断掌握中职院校设置的会计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随着中职会计教学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应不断提高对其改革的关注度,加强和中职教育的对接,科学、合理对自身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此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将自身会计专业的技能、知识基础在中职院校内大力进行宣传。中高职院校为实现各自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中应做好详细分工,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应做好正确的指导。
(二)实行学分制管理,全面贯通课程考核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包括课程考核评价的交流,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中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管理。在学分控制方面,中职生源的文化课程学分的比重要比普通高中生源大,但是,专业课程学分比重比普通高中源生小。在学分制管理方面,生源的专业基础、文化基础都比较差时,则需要适时延长学习课程;选用学分制管理,在适时的时间中可以分别协助专业课程、文化课程基础不同的学生实现培养目标,有效提高中高职会计课程体系衔接的效率。
(三)教育部门全面衔接教学内容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统筹中高职教材,根据中高职会计职业教育的特点、每门会计课程的知识结构,组织专家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分别确定中高职院校的必修教学内容、选修教学内容,最后在全国或者各省中进行科学选用,以此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
作者:梁燕华 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