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注重学科知识而忽视学科附加价值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汉语相关知识和文化,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同时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汉语言文学知识内容的讲授,而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则基本忽略不考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化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这也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人文素质培养贯穿汉语言文学教育始终,在保障传递知识文化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展开积极互动,形成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学课堂,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够发展情感、提高人文素质。
2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目前高师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一味的将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学生只能是被迫的接受知识文化,而不能够与教师之间形成能动的交流,这种教条呆板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加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但是部分教师过于这种教学手段,而忽视了对知识本身的传递,有时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3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应对措施
3.1培训教育理念,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
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大量的教育活动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的基本认识和信念。目前,高师院校的汉语文学教育理念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传递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探究知识;构建积极健康实用的课程体系。高师院校要将这些教育理念形成文件材料,组织教师进行系统学习,并切实的将这些教学理念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去,强调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杜绝浅尝辄止的学习后,教学依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选择教学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学生的人文素质难以提高,不符合高校课程改革发展要求。汉语言文学是涉及到民族发展的基础学科,因此,其教学工作要遵循统一的直道思想和原则,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实施,许多汉语言教师努力专研教法,发明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从课程改革的层面上看,要对教师的这种积极性予以肯定,但是从教学实际效果和实用性层面上看,很多教学方法的效果有待商榷,究其原因,很多教师只是为了改变教学方法而改变,并没有结合汉语言本身的特性和课程内容的需要,还有一部分教师为了应付课改需求,而任意改变教学方法,这与教育理念产生了背离,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掌握教学的实质,制定可行教学方法
目前教育届对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实质众说纷纭,但对于汉语言教学的本质却达成共识,即主要由文字、文学和文化三部分递进组成,这三部分中,文字是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基础,是文学和文化的重要传承的载体,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字规范性的教学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用性汉语言文学知识,并不意味着指讲授汉语言文学的应试知识,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而是传递给学生今后能够应用到生活工作中的汉语言知识。可见教师要从分认识汉语言教学实质,制定可行的方法。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分数是教学的指挥棒。而高校新课程改革后,素质教育成为重要的教育目的,汉语言教学也从分数的高低转变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学由表层知识传递转为文化内涵培养,基于这种教育转变,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3确定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思想
高师院校汉语言教师一定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想,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指导工作和生活。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教师理论知识极其丰富,拥有不少理论研究成果,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理论知识并不是来源于实践,实践总结也没有去完善理论知识,致使成果很多,而效果有限。汉语言教学的底蕴深厚,拥有着大量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结合当代人才培养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作者:张万年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